精準扶貧個人工作日志優秀范文(通用5篇)
精準扶貧個人工作日志優秀范文 篇1
7月6日,肩負著雨湖區地方稅務局黨總支的重托,我們一行人在副局長尹燦文的帶領下驅車數十公里來到了韶山市銀田鎮鳳家村,這里是我局開展“干群一家親、黨群心連心”精準扶貧活動的目的地,也是我們踐行“兩學一做”的重要載體。
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我們開始逐戶走訪慰問前期工作中確定的17戶困難群眾家庭,在送上慰問金的同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困苦,傾聽他們的訴求愿望,和村干部一起為扭轉他們的困難局面出謀劃策。
來到鳳家村中沙組郭楚才老人家,低矮的房子,外墻大片的霉斑,門前堆砌的垃圾紙箱,和周圍幾戶干凈漂亮的院落相比顯得格外的扎眼。老人正好外出歸來,挑著擔子的身影佝僂而單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郭老今年82歲高齡了,老伴、兒子均已過世,媳婦攜孫子改嫁,只有已嫁人的女兒隔三差五地過來照顧一下老人。看著老人坐在簡陋家中的孤單情景,我們的心情很是沉重。當村干部說每月村委會組織人員給郭老家打掃三次衛生,每年還有經濟補助時,我們頓覺欣慰許多。在尹局長的帶領下,我們和村干部商量研究了后續幫扶措施,安排了具體人員一對一解決老人生活困難并負責與有關部門對接,落實相關幫扶資金。
在執意送我們出門時,老人嘴里一直念叨著“感謝黨”和“感謝組織關心”兩句話,這讓烈日下汗流浹背的我們心中升起一種莫名的神圣感,揮別老人,繼續向下一戶進發……
精準扶貧個人工作日志優秀范文 篇2
今天的天氣很好,陽光明媚,下村又再次去走訪結對幫扶的精準扶貧戶。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一路上田地間一群群忙碌的群眾,有的在地里拔花生、有的在割晚稻、有的田里放牛,有的在土里挖紅薯.......秋天豐收的喜悅,笑臉寫在每一個的臉上。
看著勤勞的人們,沿著彎曲的小路,不知不覺就到了自己幫扶的貧困戶王恩娣家門口,走進他家第一眼就看見她老公羅林長和小孫子在摘花生,他看到我起身招呼我。我們拉了拉家常,問了問目前的生產生活情況,他告訴我老伴在幫別人割稻子,就自己和孫子孫女在家,現在生活都能吃飽穿暖,感謝黨的好政策,干部們隔三差五的來關心我們老兩口,真的很感謝。聽到貧困戶的心里話我心里很高興,自開展結對幫扶以來,貧困戶沒有把我忘記,還能喊出我的名字。最后我相信有精準扶貧的好政策,有了他們的自身努力,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幸福富裕的生活一定會夢想成真的。
精準扶貧個人工作日志優秀范文 篇3
4月27日,陽光明媚,春山如笑。漢陰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康明帶領縣人社局第二批幫扶人員18人,再次來到了平梁鎮酒店村。
為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打好扶貧脫貧攻堅戰,縣人社系統全體黨員干部分為三批,先后到酒店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第一批幫扶人員已于4月21日先行深入酒店村各貧困戶,了解了各戶家庭狀況、貧困原因,并與貧困戶進行了脫貧幫扶討論研究。
在農戶張天軍的家中,幫扶人員了解到張天軍家中共三口人,父親張世樹,現年78歲,右手殘疾。母親唐家清,現年81歲,雙眼失明。張天軍,現年42歲,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
得知了他們已經按政策規定領取了養老金,享受了農村低保、高齡補貼、退耕還林補貼等。劉局長對張天軍說,首先要改善你們的住房條件,老房子留著,莊稼繼續種著,雞和牛繼續養著。今年的豬肉價格漲了,你們不要怕銷不出去。你們喂的豬、雞、牛賣了就能變成錢,有了錢就能改善你們的生活條件。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怕娶不到媳婦。
在胡志遠的家中,了解到該戶僅有兄弟兩人,哥哥胡遠銀,現年62歲;弟弟胡遠志,現年58歲,去年在砍油菜時右手受傷,落下了殘疾。劉局長說,你們的條件完全符合五保戶,隨著你們年齡越來越大,可以安排到敬老院去安度晚年,由政府來管你們的生老病死......
按照安排,下一步,縣人社局將要把扶貧對象按戶建檔立卡,一戶一頁,登記清楚每戶的情況,根據貧困戶致貧原因和現狀,分類施策,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集中力量給予扶持。
從每一戶出來,劉局長都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有什么困難和想法直接打我電話,相信黨和政府的幫助,我們一起用一到兩年的時間把好日子過起來!”
這樣深入的走訪,與農戶親密的接觸,是縣人社局精準扶貧進村入戶工作的一個縮影。縣人社局聯酒店村共40戶貧困戶,結對子、認親戚,都是這樣開展的。
走訪活動過程中,深入到每一貧困戶家中進行察看,真實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家庭結構、耕地數量,子女就學和就業,家庭經濟來源、收入等情況,對群眾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仔細做好記錄,為后續開展精準幫扶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批幫扶人員兵分三路,從早上十點出發,到下午三點回到酒店村村部。為了不給村上增加負擔,伙食問題自給自足,菜是大家買的,肉是自發從家里帶來的,包括油都是干部從自己家里帶來的。
這次走訪只是初步的對扶貧戶進行調查了解,貧困百姓強烈的致富愿望和惡劣的生活條件深深觸動了大家的心。大家都紛紛表示:走訪回來之后各自根據幫扶對象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個詳細有效的幫扶計劃,爭取讓幫扶對象盡早脫貧致富,走上幸福之路。
精準扶貧個人工作日志優秀范文 篇4
3月25日, 冒著似鵝毛一般,紛紛揚揚,晶瑩如玉、潔白無瑕的雪花。我與村干部來到了村民庫納爾拜家中,了解到他家有四口人,其中有兩個孩子是貳級殘疾人,先天性語言障礙,庫納爾拜本人因受傷導致右腿殘疾,現在只有拐著拐杖行走,媳婦主要以家務活為主,照顧三個孩子的衣食住行。家中有45畝地、2只大牛一只小牛、一輛拖拉機主要靠二兒子拉貨來掙錢。
盡管小兒子葉爾布來提貳級殘疾,但他完全明白家中的負擔,家中的經濟情況,臉上什么時候都帶著微笑,可以感覺到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夏天與弟弟一起打工,專門給弟弟當小工,不要看他是殘疾人員,但是他有一種與生活較量的猛勁,聽村民人說他比正常的小工干的都好,眼快手快。盡管言語表達不是很好,卻使勁了全身的力量來投入到務工上,每天120元的收入,為家中的經濟收入貢獻一份力量。
條件不是很好的,收入不高。這個家庭讓我感覺到了家庭的溫馨,從交流中可以感覺到父母對孩子的無私慈愛之心、用啞語和手勢的與孩子的交流。無意中我也瞬時學了二下子,結果孩子一看馬上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在那一剎那間,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辛酸,在這個小家庭里充滿了多少歡樂、幸福,兒女很聽話、很懂事、有眼色、多么善良的兩個孩子呀?
我便留下了聯系方式,用簡單的哈語對庫納爾拜老人說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幫忙的就和我聯系。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他們都極需要照顧與關懷。
走訪結束回到宿舍,我卻有了不一樣的心情,我在思索。該如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如何讓他們過得更好?能給予困難群眾更多的幫助。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勵、微薄的資助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困難群眾的困境。國家的惠農政策日漸豐厚,社會保障日益完善,農民的生活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但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沒有脫貧。要解決他們的貧困,主要還是要靠黨和政府的幫助,社會的關心。
精準扶貧個人工作日志優秀范文 篇5
10月23日星期三 天晴
和馬主任一家吃過早飯已到九點了,今天我們的工作計劃是上午下田收割玉米,體驗農活,下午到四社走訪農戶,并把村里的黑板報辦起來。這些也是我昨夜思考良久的。特別是作為從機關下村的干部,下田體驗農活很有必要。村委馬主任忙于村里的工作,三四畝玉米還在田里,所以我們決定到馬主任田里收割玉米。
到了田里,我學著馬主任的樣子掰玉米棒子。雖然小時候幫家人下田勞動,但是老家那邊種的都是小麥、豌豆等作物,所以掰玉米棒子還是頭。不過這活一學就會,就是一手抓住玉米棒子,另一手拿小刀在包葉上面劃一道口,然后順著那道口子剝開包葉,再把里面的玉米棒子掰下來,工序就這樣簡單。由于海拔較高的原因,每株只結一個玉米棒子,偶爾也有兩個的,不過其中一個很小。掰了一會兒后,我的手法越來越嫻熟,速度也很快了。這時,海東農牧局科技推廣站洪站長打來電話,讓我今天趕緊領上昨天我給他說要辦養殖場的村民馬哈比,到民和縣畜牧局補報家庭養殖項目。我一聯系馬哈比,他正好在縣城。而且我們的幫扶組成員小孟從縣城還沒向村里出發,所以我讓他領馬哈比去縣畜牧局。不一會兒,馬主任夫人也干完家務活到了田里。隨后,我們幫扶組的老謝、小羅,還有村支部馬書記都到了,田里一下子熱鬧起來了。人多力量大,我們七個人每人占一個壟,一壟一壟掰,馬主任負責鏟秸稈,一下子加快了收割的速度。收玉米不太累,大家又說又笑地干到了中午。回頭望去,身后金黃的玉米堆越來越多,騰出的空地也越來越寬,很少勞作的原因,大家興奮不已。
下田勞動的原因吧,中午大家吃飯很香。馬主任夫人給我們做的是熬飯,一個個都吃了兩碗,還把一大碟子油餅吃到底了。
下午我們走訪的是距馬主任家所在的二社兩公里多的四社,即小庫土社。這個社是個自然村落,坐落在一社山梁下邊的陰山根,地勢較低,但坑洼不平,莊廓布局雜亂。我們的車歪歪扭扭地行走在村道上,好像在流水似的白土里游泳,又好像在厚厚的白土塵煙里騰云駕霧。村民們很熱情,不管以前見沒見過都會打招呼,并往家里邀請。我們先后走訪了五戶農戶,了解的內容基本一樣。但是今天走訪的一位老農,讓人心酸。他叫馬索來么,已六十九歲了,家里只有長病在家的老伴,也快七十了。四個兒子都不爭氣,一個個在外過自己的日子,根本不顧兩個老人,用當地的話說就是“不上路”。為了維持貧寒的生活,這位老大叔耕種13畝地,還當村里的護林員,管護大家的退耕還林地。盡管如此,但不知為什么他沒有享受到農村低保。我的心里很酸楚,能為他做點什么呢?我從兜里摸出一百元錢塞在他手心,讓他買雙鞋,因為他穿的鞋實在是太破了。他激動得一時不知說什么好。我轉過頭悄悄的對村支部馬書記說下次調整低保,一定不要忘了他。
從四社小庫土返回到一社山梁時,時間已不早了。我們把村里簡易的公開欄用墨汁刷了兩邊后,大家一齊動手,劃線的劃線,寫字的寫字,畫邊的畫邊,不一會兒把黑板報辦了起來。黑板報的右下角還寫上了讓村民們抓緊開展秋季覆膜等工作的通知,左下角我用彩色粉筆畫上了一朵紅牡丹,遠遠望去還有點意思。
又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回想起來,感到農村工作雖然苦點,但也十分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