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洪救災一線創先爭優
7·18特大洪災給紫陽縣金川鄉帶來重大損失,全鄉4200余名群眾受災,171間房屋倒塌,3500畝農作物遭到洪水和泥石流侵襲,公路、電力、飲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受到嚴重損毀,直接經濟損失達1020萬元。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駐鄉縣級領導、全鄉黨員干部、駐村干部第一時間奮戰一線,抵抗洪魔,以實際行動創先爭優,使災民損失降到最低。
7月19日白馬村五組深溝口出現險情,約50萬方的滑坡直接威脅到下方5戶17名群眾的生命安全。鄉防汛指揮部總指揮、黨委書記李曉華即命紀委書記郭申堂率領應急三分隊組織群眾轉移。趕抵現場后,4名干部各包一戶,或背或攙,迅速撤離4戶16名群眾。70多歲的吳老漢舍不得老房子和家當,不愿撤離。郭申堂硬是將老人拉上肩,一氣背出,脫離險境。
三壩村是金川鄉這次受災最為嚴重的村,暴雨洪水形成多處滑坡、泥石流,80%的農田、河堤、公路被損毀,房屋垮塌嚴重。聯村領導、武裝部長袁超帶領工作組和村干部奮戰在救災一線,組織撤離災民138人。在鰱魚河田壩幫助災民清理水毀河堤時,他的左腳被石塊插傷,毅然堅持救災。
洪災沖毀了松河村烤煙大戶柯玉才的20畝烤煙,剛建起的烤煙房被洪水浸泡。鄉人大副主席雷澤平帶領鄉干部沖破漢江的阻隔,冒著生命危險強渡過江,組織村干部和20名黨員連續三天三夜奮戰,撤離災民58人,轉移6戶煙農和950斤烤煙葉,搶救煙爐等烤煙設備5套。
7月24日第二輪強降雨來襲,三元村告急。該村救災總指揮、副鄉長毛磊立即帶領3名干部跑步向重災區趙家院子沖去,組織黨員干部緊急撤離災民。縣駐鄉救災工作組組長唐梟邦帶領工作組成員前來增援。7小時的緊張戰斗,35公里的往返行程,三元村處于危險地段的126名災民全部安全轉移至三元小學安置點。
黨員干部李家紅負責桐安村救災工作,在田灣滑坡處通知群眾轉移時,從摩托車上摔下,右腿被劃傷,不顧傷痛的他仍奮戰在救災一線。
7月18日災情發生后,駐鄉縣級領導、人大副主任周靜第一時間電告鄉黨委書記李曉華,詢問災情,要求鄉上盡一切力量搶險救災。7月22日,漢江河段開航放行,周靜帶領駐鄉工作組、縣環保局干部立即趕赴金川鄉,展開緊張地搶險救災工作。無論是深入現場組織群眾撤離轉移,還是聯系協調搶修基礎設施,駐鄉領導和干部時時處處盡職盡責,為災區貢獻力量。
據統計,7·18洪災以來,金川鄉累計投入560余人次搶險救災,90%以上為黨員干部,其中4名干部在救災中受傷,災民無一人傷亡。截止目前,全鄉已撤離轉移災民572人,落實臨時安置點7處,搭建帳篷20處,發放救災款5.8萬元,搶修村級公路15.3公里,通訊、電力、飲水基本恢復,災后重建正有力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