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活動主持稿
九九重陽節到,重陽節晚會將進行,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九九重陽節活動主持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九九重陽節活動主持稿一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教育戰線的老前輩們:大家好!
甲:在這金秋送爽,金桂飄香,碩果累累的時節,我們迎來了又一個九九重陽節,迎來了老人們自己的節日。
已:今天,我們學校非常榮幸的邀請到教育戰線的老前輩們歡聚一堂共度這美好的時光。
甲:九九重陽節祝各位老前輩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萬事好意!
已:在過去的歲月里,你們為教育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現在你們雖然退居二線了,但仍然關心著教育事業,為耿圩小學的教育工作獻計獻策,我們學校的全體師生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甲: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已:是啊!人間情,最深數親情。親情是母親油燈下熬白的雙鬢,是父親肩頭扛著的行李。
甲:親情是暮色中那一雙祈盼的眼睛,盛滿的全是思念的淚水;
已:親情是千里外那幾聲輕輕的叮嚀,串起的都是牽掛的音符。
合:親情啊,她是孟郊詩中的“慈母線”,她是朱自清筆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鏡頭中的“我的父親母親”。甲:萬物會隨時間而模糊,可深刻在親人皺紋里的親情卻不會模糊;
已:萬事會隨空間而淡忘,可烙印在親人老繭中的親情卻不會淡忘。
甲: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是一個高尚的人。
已: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
甲: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是文明向上的社會。
合:讓我們一起加入尊敬前輩的行列吧!讓一個個小小的好習慣支撐起閃光的美德;讓一個個默默的美德支撐起深厚的修養;讓我們用深刻的思想這一撇和堅實的行動這一捺,共同支撐起不俗不凡的“人”字。
甲:九九重陽里的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
已: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留下了不少關于重陽的詩詞佳作。
……
學生合:敬愛的爺爺、奶奶
老師合:尊敬的老前輩們
甲:是您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把美好的年華、熱情和精力都貢獻給了祖國。
已:您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學生1:有一首重陽節賦 寫得特別好: 九九重陽金光照,
學生2:萬紫千紅大地明。
甲:人老不失戎馬志, 余熱生輝耀九重。
已:振興九洲心不老,祝與青松永同齡。
甲:最后,我們忠心的祝福您們
合: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九九重陽節活動主持稿二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老前輩們:
大家好!
1、在這金秋送爽,碩果累累的時節,我們迎來了又一個九九重陽節,迎來了老人們自己的節日。今天大家歡聚一堂共度這美好的時光,我代表水務局的全體干部職工以及參加聯歡的藝術家們祝大家健康長壽,萬事好意!
在過去的歲月里,你們為水務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你們是水務部門的寶貴財富,現在你們雖然退居二線了,但仍然關心著水務事業,為水務工作獻計獻策,水務局的領導和全體在職干部職工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重陽到來之時,我們邀請了運城市名家藝術團的藝術家們同臺進行聯歡。今天請來的有著名眉戶表演藝術家李英杰、郭高計、張俊芳等。
李英杰曾在電影《一顆紅心》、《澗水東流》、《嗩吶淚》中成功地扮演了幾個性格不同的主要角色,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今天給我們帶來的是膾炙人口的六十年代的流行曲《一顆紅心》選場,為他配戲的是當年在《一顆紅心》中扮演田秀的郝淑玲,下面請欣賞他們聯袂演出的《一顆紅心》選場。
2、《一顆紅心》中“探槽”這一唱段,在我們河東大地,甚至全山西,可謂是家喻戶曉,人皆哼唱。他表現的是模范飼養員許老三被隊長田明蠻橫地趕離槽頭后,身在家中的他擔心病牛,立坐不寧。大家看一心為公的許老三正手提湯罐,步履艱難心情沉重地向槽頭走來……,請大家欣賞由名人演唱名戲中的名段《探槽》,會唱的可加入演唱。
3、《嗩吶淚》是眉戶戲中的又一部精典之作,他所表現的是農村中一些人對樂人的偏見,表現了人們兩種思想觀念的碰撞。《河灣情》是嗩吶淚中的一場,他講述了大齡青年木墩和寡婦桃葉的愛情故事。著名眉戶表演藝術家郭高計飾演的木墩堪稱一絕,他的表演常叫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為他配戲的是青年演員張麗娟,今晚木墩要在河灣與桃葉相會,大家看手提嗩吶的木墩來了……
4、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贍養老人是每一個中華子孫應盡的義務,獨幕劇《打碗記》說的就是老有所養的故事。著名眉戶表演藝術家張俊芳飾演劇中雙目失明的老奶奶。張俊芳老師唱腔優美,表演細膩,劇中的大板唱段被她發揮的淋漓盡致,為他配戲的有山西省戲曲金牌獎獲得者韓孝忠和優秀青年演員陳先草、侯娟、楊艷芳,下面請大家欣賞他們的精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