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健康城市實施方案
(三)建立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5、建立醫療、疾控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同參與、“三位一體”、分工明確、流程清晰、轉診順暢的疾病預防控制服務體系,為城鄉居民提供重大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責任單位: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衛生局
6、推進社區和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以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實現與區域衛生信息網絡的互聯互通,促進城鄉衛生服務一體化發展。規劃與協調各類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精神衛生、衛生監督執法等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加強與其他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和合作。實現公共衛生的全程信息管理,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人社局、財政局
7、加強醫療服務信息系統建設。醫療機構以電子病歷共享為基礎,加快“數字醫院”等業務信息系統建設,推進臨床路徑、區域影像等應用,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水平,實現跨機構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區、街道、社區的
三級遠程醫療服務與轉診網絡,不斷擴大覆蓋面,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人社局、財政局
(四)全面實施“健康湖北”全民工程。
8、深入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進行動,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健康家庭創建率達到60%以上。
責任單位: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衛生局
9、深入開展“健康知識五進”活動。建立健全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體的宣講團和志愿者宣教團,強化區健康教育所的專業指導作用。區健康教育講師團每年開展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宣傳教育活動,講解、傳授基本知識和技能,每年分別組織24場。教育部門要組織中小學校開展健康知識進學校活動,工會組織要組織企業開展健康知識進企業活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深入轄區開展健康知識進家庭、進社區活動,每年至少開展12次健康知識講座。社區衛生服務站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月在轄區舉辦1次針對家庭和居民的健康講座。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教育局、總工會
10、建設“五大健康陣地”。一是以社區為單位,在適宜地段至少建設1個“健康廣場”,為居民提供“寓教于樂,寓教于練”的場所;二是以街辦為單位,在人流量大的地段至少建設1個“健康知識長廊”,長期固定宣傳“健康素養66條”;三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建立1個以上“健康俱樂部”,為慢性病患者創造學習、交流、鍛煉的機會;四是在各媒體建立健康知識宣傳專欄,宣傳健康城市、健康湖北和“健康素養66條”;五是在車站、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健康教育宣傳欄,定期宣傳健康知識。
責任單位:區民政局、房管局、文體旅游局、衛生局、江岸廣電處
11、開展系列健康評選活動。各部門要組織開展“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健康餐飲單位、健康超市、健康市場、健康家庭、健康寶寶”等系列評選活動。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教育局、食藥監分局、工商分局、商務局
12、大力開展媒體健康宣傳。在媒體開設“健康城市”活動專欄,宣傳普及衛生知識,每周一期;在網站上開設“就醫指南”、“健康講壇”等專欄,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宣傳活動,擴大健康教育引導覆蓋面。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
13、積極開展禁煙、控煙工作。廣泛開展禁煙、控煙干預活動,衛生系統、教育系統、黨政機關率先禁煙,從在校生和青少年抓起,通過加強社會宣傳,提高廣大煙民禁煙、控煙自律意識;大力開展“無煙醫療衛生機構”、“無煙學校”、“無煙機關”、“無煙餐館”等創建活動;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人群吸煙率在現有基礎上逐年遞減。
責任單位:區愛衛辦、衛生局、教育局、食藥監分局、工商分局
14、開展慢性病干預。組織開展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干預措施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事業單位等活動。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
15、加強職業相關疾病防治。對企業管理者和各種作業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培訓,做好有毒有害崗位工人
的體檢和健康培訓工作,提高職業病防治能力,有效降低職業病危害和發病率。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安監局
16、抓好精神衛生工作。廣泛開展精神衛生宣傳,傳播心理衛生知識,提高人群心理健康知識和精神疾病預防知識知曉率。加快精神衛生服務人才隊伍培養,建設完善精神衛生防治體系。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
17、加強婦女保健工作。繼續實施免費婚檢,推動婚前醫學檢查。通過補服葉酸專項行動,加強生殖保健服務,降低出生缺陷發生。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
18、完善嬰幼兒保健服務。開展嬰幼兒健康管理,為嬰幼兒進行體格檢查、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進行心理行為發育、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傷害預防、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
19、加大養老機構建設力度。在健全完善基本養老保障制度的基礎上,加大養老機構的建設,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機構床位數大于千分之二十以上。
責任單位:區發改委、財政局、民政局
20、在托幼機構、學校和大型企事業食堂配備專兼職營養師和營養配餐員,推廣《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指導人群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責任單位:區教育局、人社局、國資委、經信局、衛生局、工商分局
21、倡導居民平衡膳食,合理營養,實現“吃動兩平衡”。倡導少鹽少油飲食,倡導食用低鈉鹽、植物油。倡導集體食堂、餐飲單位對鹽油實行總量控制、總量遞減。倡導飲酒不過量,文明飲酒不勸酒,提高廣大群眾的自覺控制能力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食藥監分局
(五)建立食品安全長效機制。
22、提高群眾食品安全意識。組織形式多樣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向群眾講解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接受群眾咨詢和舉報投訴,引導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主動辨認生產許可標志,主動查看生產廠家、地點、日期等基本信息,一旦發現有腐爛變質等不合格食品,及時向執法部門舉報。
責任單位:區食藥分局、質監分局、工商分局、衛生局、商務局、教育局、城管局
23、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加強生產、流通環節監管,提高食品安全合格率,完善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到20xx年,食品質量總體抽查合格率達到85%以上。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體系,加大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避免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對全區餐飲業實施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到20xx年,餐飲業食品安全量化分級實施率達到80%以上。加強食品準入、交易和退市的全程監督,確保居民食用“放心食品”。大力推進學校標準化食堂建設,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
責任單位:區食藥分局、質監分局、工商分局、衛生局、商務局、教育局
24、保障飲水安全。加強居民生活飲用水質量檢測。 責任單位:區水務局、衛生局
(六)構建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25、全面推進城鄉體育設施建設?茖W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加快公共體育場地建設設施配套,建立群眾身邊15分鐘的健身休閑生活圈,實現社區體育設施覆蓋率100%。大力推進學校、企事業體育場館對公眾開放,實現資源共享,鼓勵社會捐贈建設公共體育健身設施。
責任單位:區文體旅游局
26、健全全民健身組織。健全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組織,發展群眾健身團隊,實現街道體育組織達100%,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條塊結合的健身組織網絡。
責任單位:區文體局、婦聯、團委、總工會
27、開展群眾普及的健身活動。以每年的“全民健身日”為重要活動時間節點,定期組織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全民健身體育競賽活動,吸引每個群眾每年能參加適合自己并有興趣參加的健身賽事和活動。積極倡導廣場體育、公園體育、假日體育和休閑體育,培育和規范大眾健身休閑市場。
責任單位:區文體旅游局、婦聯、團委、總工會
28、實施《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和《國民體質監測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居民體質監測結果,實現實施居民體質測試常態化,并制定個性化的健身處方,為科學評價體育工作、制定全民健身政策提供依據。
責任單位:區文體旅游局
29、建立體育志愿者隊伍。定期組織優秀運動員赴社區、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參加全民健身社會公益活動,向廣大群眾展示精湛技藝,傳授運動技能,力爭現役運動員及在職教練員每年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時間達到7天以上。動員和吸
引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教師、體育科研人員、體育院校學生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每年不少于2次。
責任單位:區文體局、教育局、婦聯、團委、總工會
30、完善全民健身法規體系。開展全民健身科學研究,加強《全民健身條例》、《湖北省全民健身條例》、《湖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的執法力度,實現群眾合法健身權益的有效保障。推進群眾體育科普、法制宣傳工作,實現公民體育科學素質和全民健身科學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責任單位:區文體旅游局
(七)實施“美麗江岸·健康家園”行動。
31、改善城鄉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實行生活垃圾密閉收集和運輸。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進程,逐步實現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責任單位:區城管局
32、綠化美化環境。強化街道、公路、鐵路沿線綠化美化工作,加強江、河、湖等水體沿岸綠化,注重自然生態保護。以綠化攻堅、節能減排等專項行動為重點,嚴把各類廠礦、企業環評關,有計劃地搬遷、淘汰環境污染嚴重企業。
責任單位:區城管局、環保局、水務局、園林局
33、人人動手清潔家園。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日常保潔和周末環境衛生大掃除制度,在做好日常保潔的基礎上,組織群眾周末集中開展環境衛生清理整治活動,保持市容和社區衛生整潔美觀。居委會和村委會應將清潔衛生納入村規民約的內容,鼓勵群眾自覺維護環境整潔。
城鄉居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做好個人和室內衛生,及時主動清理房前屋后雜草污物。
責任單位:區愛衛辦
34、加快衛生創建步伐。以衛生街、衛生社區和衛生單位創建為抓手,探索衛生創建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
責任單位:區愛衛辦
35、加大城市環境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各地要增加執法力量,加強對城區街道、廣場等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便溺,亂倒垃圾、污水、糞便等違反《湖北省愛國衛生條例》和《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行為的監督檢查,對違法行為依法實施處罰。
責任單位:區城管局
36、實行愛國衛生工作檢查評比和檢查結果公告制度。區愛衛辦每年對轄區愛國衛生工作進行檢查評比,并對愛國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責任單位:區愛衛辦
(八)實施健康產業發展行動。
37、大力培植和發展健康服務產業。通過政府引導,大力培植和發展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私人醫生、健身服務、健康咨詢和調理康復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為人民群眾提供不同層次、多種需求、更高質量的健康服務。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
38、振興中醫藥產業。將深化醫改與促進內需結合起來,統籌兼顧健康領域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鼓勵、扶持和造就一批以中藥產品、保健品、健康服務為主體,具有江岸中醫藥特色的產業。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
四、方法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4月):宣傳啟動階段。制定《江岸區創建健康城市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召開全區動員大會,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宣傳,全面啟動健康城市活動。
第二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組織實施階段。按照創建方案,組織、協調、督促各街、各責任單位積極開展創建活動,扎實推進實施創建工作,確保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期間,每年對創建工作成效組織進行一次科學、全面、客觀考核評估。
第三階段(20xx年7月-2**年12月):考核評估階段。對照目標任務,組織進行考核評估。同時,研究措施,鞏固和深化創建成果,推廣先進健康模式,建立健全全民健康的長效機制,推進創建工作持續向更深層次邁進,確保全區人民身體健康指標顯著提高,全區人民幸福指數全面提升。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成立江岸區創建健康城市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統一領導全區創建健康城市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衛生局,工作人員從區衛生局、區城管局、區文體局、區愛衛辦等單位抽調,辦公室主任由區衛生局1名副局長擔任,辦公室具體負責健康城市創建活動的具體組織、指導、監督、檢查等工作。各街、區直各相關單位也要明確領導,建立機構,制定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組織,有序推進創建工作。
(二)強化督辦。區健康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把健康城市創建工作與衛生創建、文明創建相結合,加強對各責任單位創建工作的指導和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的
督查考核,對創建工作中的先進典型要予以通報表彰,對創建責任不落實的要跟蹤督辦,限期整改。各街、各責任單位也要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經常性督導檢查,將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單位年度目標和領導班子考核內容,實現年度目標考核,確保創建目標責任落實。
(三)加大投入。區政府要加大對創建健康城市工作的投入,按人均1元的標準,將創建健康城市工作經費(“健康湖北”行動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各責任單位也要通過向上爭取項目、社會融資、自籌資金等多渠道籌措資金,保證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加強宣傳。區衛生局、江岸廣電處要制定創建健康城市宣傳工作方案,開辟專欄、專題、?,宣傳健康城市創建工作,傳播健康知識和健康理念,營造創建工作氛圍,引導市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各級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固定宣傳欄、電子宣傳屏、內部網站等載體加大對創建工作目的意義和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市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斷提高市民的文明健康素質。
創建健康城市實施方案三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市、區、辦事處有關創建健康社區的精神,不斷改善轄區環境,提高居民健康意識,我社區積極按照區、辦事處要求,結合社區實際,特制定該實施方案。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緊扣創建健康社區標準,以強化居民的環境意識、衛生意識、健康意識、文明意識為重點,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在全轄區形成健康的氛圍,切實推進創建健康社區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規范制度,加大宣傳力度
1、創建健康社區由社區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專門負責此次創建工作,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2、做好各項健康教育工作,如:控煙工作,無煙家庭評選活動,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禁毒工作等。做好有計劃,有總結。
3、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宣傳陣地,不定期對健康教育進行檢查,提高居民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等。
4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知識宣傳活動,在轄區范圍內形成濃郁的健康氛圍。
三、積極開展活動,求真務實
在加大宣傳的同時,積極做好婦女、兒童及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工作,定期免費開展活動為困難老年人和困難家庭免費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