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冬天優美的散文
冬天優美的散文范文篇3
是否記得,冬天,那次的相見。雖不是在杏花煙雨的江南,可柳絮飛過,寒梅未香的時候。遙遠的地方能夠傳來一聲絕響----將你我帶到那個山谷。讓我們共聽山谷的悲鳴。走進空洞的山谷,我們與此相聚,聽那層積已久的歷史音韻,回旋于谷中。想那歷史的強音可是在歌頌那位千古帝王;優柔的音律繚繞在那對才子佳人的耳畔;還是將人生的壯歌帶給遠方征戰的戍人?只是隨著落葉飄下,凋零的樹干孤立,一陣風吹來,便在這谷中打著轉了。
頹然的樹枝呵,枝頭的那一聲悲鳴,是不是烏黑的絨毛下那有著哀怨的眼神所發出的,也不知道那衰老的皺腳能否站立黑溜的高枝日日夜夜唱著凄苦的歌。
凸顯的苔痕是濃濃的稠密,看那烏舊的石階下是否埋葬著有刀光劍影的古戰場,也許還能找到一把銹跡斑斑的鐵劍,可那銀光戚人的越王之劍又該何處去尋找呢?
茫然的步履步于石階,蕭然的山谷便留下一串印記。朝著這段剛剛走過的古道,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聊無人煙或許早已在這兒定居,但一毛驢踏空定打破了這山谷的寂靜。撥動歷史的琴弦,我便站在了他的身旁。伏著毛驢,傾著葫蘆掛下---串串玉露瓊漿。道旁山叢中,墨綠墨綠的老竹緊佇,那擺動身軀的仍然不肯倒下。也許長安宮城的繁華,昔日君主膝下的填詞在他踏出長安城門之際已經消散。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禁錮定已消失散盡了。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田野情趣則充斥在他的腦中,在也揮散不去了。
“走吧,歸人,那才是你的天地。”
余音未絕,又響耳畔。山中的小泉拍打,楓葉又落,像帆一樣的它帶著一顆漂泊著的心來到這里---那丟棄在北宋王朝的蠻荒。
一位衣著襤褸的老者來到這里,手柱長杖,似松非松的頭發下面是一張鐵青的臉,瘦弱的身軀卻能支起寬大的衣袍。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面對滾滾東去的流水,他能誦出“大江東去”。面對江南的美景,他也能“一曲滿庭芳”。面對朝廷的排擠,他感慨。初貶黃州,卻能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闊達。
“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月下惆悵,也會是“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長琴,一壺酒,一溪云。”
“蘇子,那黃州將會是你的另一片天地。”我與風共語。
離開了,那會是鋪滿酒香的石階。再回頭看時,卻才發覺自己走過的路竟是如此的遠,那有著滄桑歷史的歲月。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難怪你們會喜歡了。我喃喃的說道。
冬天優美的散文范文篇4
原野上落葉飄零,叢林中繁花落盡,而城市的樹木依然蒼蔥,路兩邊綠草如茵,點綴在冬青叢中一簇簇月季花毅然在冷風中搖曳著、綻放著,火紅的、淡黃的、粉紅的、純白的,色彩繽紛,艷麗無比,給人以暖暖的感覺。
白楊樹挺拔向上,蔥綠的葉子中開始有泛黃的樹葉點綴著,似乎僅僅是初秋的感覺。路邊的法國梧桐黃葉多起來了,風起處,飄落了幾片,也只是秋風掃落葉的意味。街心公園里的龍爪槐,頭上還頂著那奇形怪狀的綠色帽子,顯得還是那么精神抖擻;一棵石榴樹,已滿樹的金黃,稀疏的葉子中還點綴著幾個漲紅了臉,開著口笑的石榴,好像在為人們的思想境界的提高而高興。
馬路右面的洋槐葉已落盡,干枯的枝丫顯得蒼涼,而左側的國槐還一如既往地郁郁蔥蔥,顯得精神抖擻,似乎在展示著中國人的氣魄,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
一個大型超市的門前,一些退休的老人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等著購買白菜和大蔥。盡管現在中國社會物質生活日益豐富,新鮮蔬菜一年四季都能買到,可經歷過艱苦歲月的老人還是保留著那些悠久的傳統習慣,過著樸素的日子,他們不辭辛苦,冒著早晨已顯寒意的冷風,站在那兒排著隊,為漫長的冬季儲存白菜和大蔥而等待著。
騎車穿行在馬路上,不時有穿著前衛的時髦女郎擦肩而過,惹來行人的注目,她們大多身穿長裙,腳蹬長靴,披著灑脫的風衣,凸現出婀娜的身姿,漂亮的秀腿,給初冬的城市街頭帶來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個老太太推著三輪車有點蹣跚的走著,車上是腿腳更加不便的老伴,他們邊走邊說著什么,面帶著微笑,沒有一點對生活的哀怨,這才是“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真實畫面,我想這也許這就是我們年輕人所要追求的幸福吧。
以一顆平常之心,感恩之心,感受著大自然的美麗,感受著社會的美好。今年的初冬沒有寒冷,心里是柔柔的、暖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