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餐飲業實習報告
可口可樂等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承諾,若干年內根本不考慮賺錢問題。其實這們是為了賺長久的錢。在進入中國之初,可口可樂系統的廠家就購置運輸車輛,負責把飲料送到零售商手中,并且無償贈送零售商冰箱、遮陽傘,想盡辦法鋪市場。可口可樂每年都結合促銷活動推出大量廣告,并參與所有重大社會活動。市場越不景氣,可口可樂越是要加大廣告宣傳的力度。正是由于持續不斷的努力,可口可樂建立了無以倫比的品牌影響力。
超越競爭,注重競爭力與合作平衡。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但怎樣看待競爭、參與競爭則大有學問。中國不少企業一想到競爭,就是你死我活,所以惡性的價格戰此起彼伏,相互間的攻擊不斷升級,最后大家都獲得不了利潤和發展。而跨國公司的觀念是超越競爭。
微軟公司以制訂行業標準的辦法“君臨天下”,占據了“無競爭領域”。認證與培訓是微軟維護自己的壟斷地位的一個重要戰略,它以終端顧客入手,牢牢地把顧客結集在自己的周圍,從而形成很高的進入障礙,同時,通過微軟認證與培訓項目的實施,微軟又成了行業的領頭羊,無形中成了標準的制定者,或者說讓消費者形成維持微軟是行業標準的印象。這必然會對競爭對手形成無形的進入壁壘。從而有效地遏 制競爭,達到超越競爭的目的。
此外,還有ibm公司,最早倡導“電子商務”概念,不遺余力地進行宣傳,幾年后大獲豐收;其實,不少跨國公司注意以差異化的辦法建立競爭的優勢,以持續的服務培育忠誠消費者;跨國公司之間也很注意合作和協同,很少相互攻擊,而是共同維護市場上的秩序。
政府公關與社會營銷的作用。
也許在本土企業看來,政府公關和社會營銷對跨國公司來說是一種無法躲避的成本,但跨國公司的高明之處就在于深諳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巧妙地化解了這種成本,創造了長遠的利益。也讓我們感到他們的遠見了。
諾基亞認為,要融入當地國,實現本土化,單純的產品、人員本土化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公民,這些年來,諾基亞通過一系列創新活動,積極參與和贊助中國各項社會、文化、體育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從而與中國政府建立良好的關系,并樹立優良的公眾形象。1998年諾基亞向中國洪澇災區捐贈了價值人民幣100萬元的賑災款物。1997年它贊助中國第八屆全國運動會。XX年做為主贊助商贊助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998年作為98屆中國國際美術年的主贊助商,還贊助了在美國紐約古根漢姆博物館舉辦的“中國:50XX年文明藝術大展”。XX年組織全國12所重點高校參加:“諾基亞XX年大學生思維挑戰賽”。1999年—XX年諾基亞陽光計劃在20年重點高校全面展開。公益活動最能得人心,體育贊助最能贏得眼球,文化贊助最能滲透并提高品位,教育投資最能攏人心,諾基亞可謂用心良苦。
體育和飲料有著不解之緣,借助體育活動可以樹立可口可樂的品牌形象。XX年1月,在北京世紀壇,可口可樂成為新世紀第一個為中國之隊度身定做了第一首隊歌。8月,可口可樂第一次將“國際足聯世界杯”帶到中國隊主場為他們祝福。1998年,可口可樂向希望工程捐款人民幣500萬,專門用于資助失學兒童。到目前為止,可口可樂在全國各地興建50所希望小學,為貧困地區的100所農村小學捐贈了一套希望書庫,還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青年報社創立了“新中國第一代鄉村大學生”獎學金。多創幾個第一,也就多了幾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