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實習周報(精選19篇)
工地實習周報 篇1
又是酷熱的一周,又是砰砰砰的沖擊聲,我們工地在這周迎來了第二個班主,三軸攪拌樁班主,早在這個龐然大物還沒來的時候我就研究過它了,三軸攪拌樁又稱swm工樁法是以多軸型鉆掘攪拌機在現場向一定深度進行鉆掘,同時在鉆頭處噴出水泥系強化劑而與地基土反復混合攪拌。
在各施工單元之間則采取重疊搭接施工,然后在水泥土混合體未結硬前插入h型鋼或鋼板作為其應力補強材,至水泥結硬,便形成一道具有一定強度和剛度的、連續完整的、無接縫的地下墻體。
工地實習周報 篇2
實習的第天,我們來到了正在施工的xx校區。本工程由四建施工,9月1日前要完工。足球場看臺的頂棚為鋼加膜結構,成一排漏斗形。膜是從德國進口的,寬為2米的條形,它屬于卷材,質輕,美觀而且環保。但20年左右要更換。
室內網球場采用空間網狀結構。空間網狀結構用高空拼裝法組裝。屋面為毫米的鋼膜,不再做防水。場里面的地基加固:在需要加固的地方開挖深為xx米左右的圓柱形坑。在坑里填入生石灰,然后加水生成體積膨脹的熟石灰使土受擠壓密實,進而達到加固的目的。
經過這次的建筑工地實習,我體會到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很少。理論與實際總是一差距與區別的,在注重理論研究的同時也應該去實地考察。我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能力,多去做一些實際性的東西,多學些書本上沒有學的東西,這會對我的將來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工地實習期間,我看到了學到了許多課本是沒有的東西。但我覺得自己所學的知識還遠遠不夠!所以我還需要繼續努力學習,不斷的豐富知識,不斷的積累經驗,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最 堅實的基礎!
工地實習周報 篇3
周一,我和師傅帶上白灰,建筑線,水準儀到現場指揮挖機整出有只支撐梁的地方。而另外兩個同事則與測量員藍工去定出支撐梁與冠梁的搭接點。首先,他們把搭接點定出來。而我們則在搭接點與搭接點上綁上建筑線。白灰順著線撒下去。由于第一次撒白灰。我并不熟練,撒得有點歪而且很粗。在師傅對我手勢和站位的指導后,才漸入佳境。很快的。我們便定了出5號樓附近的支撐梁了。冠梁與冠梁間的支撐梁叫主梁。梁與梁之間則稱為次梁。一共三條主梁,六條次梁。次梁的標高比主梁略高5公分。位臵有了之后,便開始指揮挖機進行初步的平整。
到第二天早上,又進行了人工平整。我和師傅這次帶上水準儀和幾把竹簽到現場打標高。因為底部沒有裝模板,而是用10公分的墊層隔開了混泥土與雜土的。所以,我們帶的竹簽便是控制這墊層的高度。墊層的高度打得與竹簽頂部平即可。
又過去了一天。一切鋼筋進場了。他們的工人不多,因為目前只有冠梁和支撐梁需要鋼筋。很快,他們便進入工作狀態,忙碌的綁著支撐梁與冠梁的鋼筋。而我則是在師傅的安排下拿著圖紙到現場對鋼筋。圖紙上的這兩種梁是剖面圖。所以很直觀。我也沒有發現什么錯誤的地方。
工地實習周報 篇4
這周天天都在下雨,心情都變差了。在這一周里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獲,實習結束后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第一周實習具體也沒開始做什么,第二周呢,就算是正式開始學。剛剛開始放線。
工地實習周報 篇5
好吧,一星期七天下了五天的大雨基本上什么都沒有做,不過還是寫幾個字吧!誒,天氣開始熱咯,好像睡午覺,可是工地時間還沒改作息時間,中午只能照常去上班。現在升吊臺也干,做試塊也做過,雜七雜八的事情都干,干的最 多的還是樓層放線,打水平,最 近打了個過梁的水平,打了以便門過梁高度不會搞錯。有時還簽下混凝土單子,多看,多想,多問,慢慢的熟悉起來,唉,這行業還真不是一般的苦,尤其是現在和冬天,啊哦,5月中先回了學校再說,呵呵,走一步算一步。
工地實習周報 篇6
又是一周,感慨時間過得好快,實習已將近過去兩個月多月了。現在已經是五月中旬了,可以說是夏天了,所以呢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熱了,白天的時候,室外的溫度高的嚇人,又悶又熱,太陽曬得人大汗直流,心想幸虧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辦公室里,不用經常去工地,想想在施工工地的那些人真是太辛苦了,要冒著高溫在大太陽底下工作,還有住的工棚環境也不好,夏天溫度那么高就更難熬了,真的很佩服那些長年在工地生活的人。
像現在,溫度是一年比一年高,氣溫變化也無常,有時候覺得夏天來了吧,它又突然來了個大降溫,這樣的天氣很容易引發感冒之類的,大家要注意身體啊!
在辦公室待得時間久了,好像養成一種惰性了,去工地的時間也變的少了。在辦公室很多時候都是幫著師傅做標書,看的多了覺得建筑工程招投標還真是挺復雜的。我也向師傅了解了一些相關的知識,自己也去查詢了一些資料,這次就說說建筑工程招投標的一些評標方法:如最 低報價中標法、百分制評標法(又分為A標法、B標法、A+B值評標法)、評審法、無標底評標法等等。這里我就具體介紹最 低報價中標法,它用的比較廣泛,其它的方法就不一一具體說明了。
通過工作實踐,我們也認識到:針對不同的評標方法,采用不同的報價技巧,結合投標經驗,藝術性的運用就可以從報價上占據較為有利的優勢,從而提高中標率。當然報價優勢僅是中標的一個重要部分,僅掌握報價技巧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從施工組織設計、工期、質量、企業信譽、企業業績、企業人員、財務、設備狀況、公關等諸多因素著手,多方面研究、總結、提高,才能最 大程度的提高中標率。
通過實習,接觸的東西多了,相對的,學到的東西也會變多,所謂實踐能增長經驗,希望繼續學習下去能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工地實習周報 篇7
民工的生活是苦的,我真佩服他們在那么吵的環境之下能安然午睡。在二樓大廳,我發現民工睡的床,其實那不是床,只是大木板而已。幾大張連在一起。他們的大 麻袋裝的便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了。有時,我懷疑,如果他們發生了不幸,他們的家人都不需來收拾遺物。
在另一角落,我發現了一張相比而言優越得多的床。因為這張也是木板的床有個蚊帳。但仔細觀察,在蚊帳上,我看見一些蚊子帶著血跡的尸體。當時,我內心顫動了,有蚊帳都被咬成這樣,剛才看到的那些沒有蚊帳的民工們情形可慘了。
工地實習周報 篇8
在呼呼的狂風,和豆粒般大小的雨水中,度過了兩天,臺風終于過去了。我一大早便尾隨師傅到現場勘查情況,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泥漿池滿滿的水,電箱七倒八歪。幾臺深深陷入水里的打樁機,而有的甚至看不到垂頭。
后事開始進行。首先是整理場地。抽水、臨時電、臨時水的輸送。一場仿佛救災的場景拉開了序幕。而我也參與其中,和師傅幫忙小工們抽水、幫著挖機小劉整理現場場地。直到周末,一切又恢復了正常,工作又進入原來的狀態了。
事后,我覺得,臺風,對一個沿海城市的危害相當之大,而對沿海的施工工地,更是相當的巨大。只有積極做好相關的安全預防,才能把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 低。
臺風過去了,工地的進程還在進行中。這周又來了兩個新的班主,而這兩個也是在今后建設中最 為重要的兩個班主,鋼筋班,模板板。
由于攪拌樁和沖孔樁基的結束,我們本周要開始建造兩個位臵的支撐梁。支撐梁是我們工地基坑維護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基坑支護有多種形式。常見的是樁加支撐的形式。基坑周邊打有三軸攪拌樁,樁頂設鎖口梁,樁與樁之間設內支撐梁。樁收到的基坑土壓力,通過內支撐梁相互平衡。
工地實習周報 篇9
一周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原以為實習的日子會比較枯燥的,不過老實說第xx周的實習還是比較輕松愉快的,嘿嘿,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會繼續努力的。
學做預算,是要很細心的,可能一不小心就這個少算了,那個又漏算了,所以說學預算是要有耐力的,也要肯吃苦,我相信自己能堅持下去的。學預算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看圖紙。首先,看圖紙總體閱覽一下總說明及其有關于此套圖紙的補充和聯系單等,其實較完整的翻閱一下整套圖紙是很重要的,這樣心里會對它有個整體的了解,知道自己所算的是什么樣的房子,萬萬不可拿到一份圖紙沒仔細看說明就開始埋頭苦干,那樣可能會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其次,算圖紙時要從基礎一步一步的算起,扣除該扣的,比如后澆帶每層都應扣除,加該加的,如上翻梁之類的。不可以像以前一樣挑自己喜歡的先算了,要一點點的算這樣漏掉的會少點,省的到后來再去翻算這樣會更麻煩同樣也比較容易出錯。第三,每層都有不同的東西,要細細研究,不要急,不要自己嫌麻煩因為工程量小而忽略不計。寧可先算了以后不計入價了再刪。這些是計算工程量時該注意的一些細節。要想掌握好預算這一行的技能,還是比較難的,不過我相信在我自己的努力和師傅的幫助下,我會一步步前進的。
生活并不簡單,我們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堅持下去,只要堅持著,總會有微笑的一天。雖然第一周的實習沒什么事情,比較輕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會本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努力進取,以最 大的熱情融入實習生活中。
這周的情況大致就是這些了。
工地實習周報 篇10
這周似乎過得很是輕松,而我除了每天早、中、晚的對型鋼測標高之外,一有空便跟著師傅到工地轉一轉、驗驗孔,或是看到師傅很匆忙的在趕著一些文件資料,主動提出幫忙。
沖孔記錄是我學會做的第一個資料。第一次看師傅寫這東西的時候,覺得他好厲害。對著地勘報告刷刷刷的寫完一份又一份,我便雀躍著叫他教我。
“編”便是沖孔記錄最 大的特點。在得知巖面、終孔深度與所對應的時間后,對照地勘報告一一寫出何時到達什么地質層,從這個地質層到達下一個地質層花了多少時間。只要定巖、終孔時間、深度對得上,其他的就顯得不是那么正規了,比如多少米到達流沙層地質層,幾點到達強風化,這些顯得不是十分重要的則可以在切合實際范圍內隨便填寫。在一開始,我寫得十分的生澀,寫一份可能要浪費很多表格重寫畢竟沒接觸過這類的事情。慢慢的到后來,已經可以用輕車熟練,揮筆自如的程度了。
工地實習周報 篇11
我們是在建設公司xx項目部實習的,這個項目包括花園洋房和高層兩部分。花園洋房有8幢A30至A38,其中沒有A34,建筑行業還是有點迷信的,畢竟誰也不想出安全事故。高層在建的有C5、C6、C8,其他的不清楚。
我和在高層做了兩周之后,由于花園洋房這邊施工員比較少只有5個人,而有8幢樓,活很多,于是我們兩個被調到了花園洋房來工作。來的時候,A30、A31主體部分已經完工了,正在做砌體工程,張帥就一直在這兩棟樓里放砌體線,A32也做了4層了(共7層),A33還在1層,A35在做地梁的鋼筋,A36還沒開始做,A37在挖基槽,A38做到了2層。聽他們說做基礎的時候是施工員最累的時候,我總算體會到了,因為我們兩個我被分到了A35,被分到了A37。
A35一層有4戶,算是面積比較大的洋房了,我們做的就是照著圖紙上的數據在地梁的`鋼筋上找出柱的位置,這樣便于鋼筋工插柱筋,由于模板已經做好了,走在上面很不方便,很容易被鋼筋、木頭掛到褲子,衣服。當柱筋焊接好之后,就會有各種部門來檢查鋼筋,因為基礎的鋼筋很重要,樁基礎的直徑、箍筋的檢查、梁筋柱筋的檢查都要合格。檢查不合格就要返工,我記得只這一項就花了很長時間才搞定。
有的時候我會去A37幫幫,挖基槽的時候要不斷的用水準儀來檢測,先把很多鋼筋插到基坑里,然后通過標準標高,確定出地梁的標高,用油漆打在鋼筋上,然后用廣線把兩根鋼筋連起來,再用卷尺測量基坑的深度符合不符合標準。因為鋼筋是直接插到土里,不是很牢固,很容易就會偏移,所以要經常檢測鋼筋上的高度是否還合適。
這一周基本上都在做基礎,有的時候會被別的施工員叫去放線,因為這么多棟在同時施工,施工員是很忙的,經常要加班。有的時候會有兩棟樓同時要放線,這就更累了......
其中有一個施工員給我印象很深,名叫,平時我們叫他舒工。他應該是最認真負責的一個,他總是起的最早,施工員所有的工作他都很熟悉,其實他也只是在工地上待了1年而已,能做到這個成績,我覺得和他的付出是分不開的。我們覺得和他在一起能學到很多東西,他也總是很耐心的給我們講施工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也正是因為他,讓我覺得施工員這工作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工地實習周報 篇12
這周天氣太熱,經常給澆筑好的板上澆水,因此我總結了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對混凝土的裂縫的影響:1、實踐證明,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溫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區的溫度驟降也容易構成裂縫。因此說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表面早期裂縫尤其重要。2、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搗后,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務必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混凝土澆注后,如氣候炎熱、空氣干燥,不及時進行養護,混凝土中水分會蒸發過快,構成脫水現象,會使已構成凝膠體的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轉化為穩定的結晶,缺乏足夠的粘結力,從而會在混凝土表面出現片狀或粉狀脫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備足夠的強度時,水分過早的蒸發還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出現干縮裂紋,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體性。所以混凝土澆筑后初期階段的養護十分重要,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養護,干硬性混凝土應于澆筑完畢后立即進行養護。
工地實習周報 篇13
第一次去施工現場的時候,心里還是有點害怕,因為來之前上了葉貴老師給我們講的施工現場要注意的安全問題的課,那一幕幕血腥的畫面在腦海里揮之不去......
到了現場給我們安排了宿舍之后,羅總工把我和周操安排到了C8高層,李明航李工是我們的帶班師傅。能親眼見識到現場施工,我覺得還是挺好的,至少比坐在辦公室算量好......我們去的時候C8已經在做標準層了,就是個循環的過程。大約3至4天就可以做好1層,C8每一層有4種戶型:A(三室兩廳,二戶)B(一室兩廳,二戶)C(兩室兩廳,二戶)D(一室兩廳,一戶)共7戶。每戶都有景觀陽臺和生活陽臺,適合不同情況的家庭或者個人,感覺還不錯。
標準層開始要從上一層的混凝土澆筑完畢開始,等混凝土凝固之后,施工員們要早些進入現場放線,因為這個時候鋼筋工要把柱筋的箍筋按規定數量套到柱筋上、焊工要焊接柱筋,如果去晚了,現場會有很多箍筋和機器在地面上,影響施工員放線。放線的時候要先用垂準儀從底層把控制點的位置打 到這一層,高層一般要3個控制點,控制點一定要盡量縮小誤差,如果這個點歪了,可能樓層就歪了......控制點找到之后,就要用電子經緯儀根據控制點在地上打出更多的點,然后用墨斗來彈線,彈出幾條控制線之后,就根據圖紙,按照圖紙上標注的尺寸在地上描點、彈線。一層一般要用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完成,做完了手上都是墨。放完線,施工員還要用水準儀打出1m線,這是方便腳手架工人搭腳手架的時候控制高度的。
腳手架搭到3米左右,模板工人就開始支模板了,他們要嚴格按照施工員放的線來控制模板的尺寸,同時還要留出梁、柱、剪力墻的鋼筋的空間。柱和剪力墻的箍筋綁扎要在模板做完之前完成,施工員要檢查鋼筋的數量、直徑、間距等是否符合標準,不符合的要返工。檢查完畢后,外層要包上一層模板,施工員要檢查模板的垂直度,一般上下的誤差不能超過2cm。上面的模板做完,施工員要用水準管或者墨線儀來放出50線,這條線是用來檢查板的厚度是否符合標準的。檢查完畢后,鋼筋工開始做梁和板的鋼筋,做好之后,施工員要照著圖紙檢查鋼筋,這個要仔細檢查,因為很容易出問題。當鋼筋都檢查無誤之后,就要開始澆筑混凝土了,施工員要在現場盯著,指揮塔吊、混凝土車、混凝土工人協調工作。為了工期,一般是鋼筋做好之后就開始澆混凝土,不管是什么時間,有的時候要通宵,有的時候是大中午太陽很大的時候,感覺施工員還是挺累的。
工地實習周報 篇14
第一周很快就過去了,對施工員的工作有了大體的了解,上周已經介紹了標準層的大致流程,這周就介紹一些施工員所用到的幾種儀器。放線要用到幾種儀器,我所見到過的有垂準儀、電子經緯儀和水準儀。垂準儀,是利用一條與視準軸重合的可見激光產生一條向上的鉛垂線,用于測量相對鉛垂線的微小偏差以及進行鉛垂線的定位傳遞。垂準儀主要用在高程建筑上,一般在每個樓層中間預留一個小孔,將控制點引到樓下,架設垂準儀,嚴格整平,打開激光,這樣在樓層上面方便建站及放線。
電子經緯儀在工地上一般是利用它的90°旋轉,這樣可以比較精確的畫出兩條垂直的線。把電子經緯儀架設到一個控制點上,嚴格整平后,找到另外一個控制點,將角度歸零,固定,調整鏡筒的高度,在這兩個控制點之間再打出幾個點,這樣放線的距離會縮小,次數會增多,但是誤差也要小很多。然后旋轉電子經緯儀,當角度為90°或270°時,固定住,再打出幾個點,彈好線后,轉移到其他控制點,一般打出5條控制線(4條控制線形成一個矩形,然后連接兩條長邊的中點再打出1條控制線)就可以。
水準儀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儀器,用的也比較多,尤其是在做基礎階段,基槽開挖的時候,要經常用水準儀來找標高,來檢測工人挖的深度符合不符合標準。做標準層的時候主要就是放1m線和50線,先從底層±0處用鋼尺拉上來相應的高度,盡量減小誤差,然后在該層1m處刷油漆,這就是標準標高,把塔尺0刻度對準油漆處,然后從水準儀里讀塔尺上的讀數,記住這個讀數,旋轉水準儀,在需要打1m線的位置,把塔尺豎在腳手架上,操作水準儀的施工員打手勢告訴操作塔尺的施工員上調還是下調塔尺,這里施工員都有一套自己的手勢,該慢慢上調還是快速上調,什么時候停止,都可以通過手勢告訴對方,兩個人配合默契的話很快就會完成。當正好讀到那個讀數的時候,就停止動塔尺,在塔尺底部用鉛筆描一條橫線,然后刷油漆。
另外,在做基礎的時候還要用到一種很重要的儀器,叫全站儀。這個儀器在學校沒見到過,它的主要作用是確定樁基礎的位置,底層控制點的坐標也是由它來確定的,所以說這個儀器對一棟建筑物來說是很重要的,要求很精確。根據圖紙上的坐標,在實際中輸入坐標,通過棱鏡找到目標,然后用對講機與控制棱鏡的施工員配合,通過移動棱鏡達到相應的坐標,然后打出一個點,并用鋼釘釘在點上,噴上噴漆,使點更明顯。
施工員主要就使用這幾種儀器,要做好施工員,這些儀器一定要能熟練使用。
工地實習周報 篇15
大三開始我們就要走上工作崗位實習了,些許好奇,些許憧憬,些許不舍。這次實習是我們學習理論知識以來的第一次具體接觸現場事物,是理論知識與實際相印證的過程,同時這次實習也是我們大三畢業生在畢業前的一項必經的考驗,好處重大。當帶著一份既欣喜又緊張的情緒踏上實習征程時,我再次感受到了實習難,找實習單位更難!實習的第一周就在和公司及項目部的師傅、同事相互熟悉的過程中度過了。或許建筑業的交際也是務必學習的吧。想想口才與交際,想想協作與團結,看來實習不僅僅僅是理論知識與實際相印證的過程,還有經驗和交際,生活與學習融入社會的過程。為此我制定了接下來六個月的實習計劃:1按時上班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領導交給我的工作資料;空閑的時候多看看圖紙,熟悉熟悉圖集;晚上把學校的課本看看,將理論和實際印證;擠時間將學校的實習期間要將的材料完成。呵呵,我很期盼!當然也必須期盼。
工地實習周報 篇16
這周,我們工地的隔壁工地有個工人從12樓掉到了5樓,項目部的領導和監理單位都對此進行了安全工作強調,我也學習到了不少施工現場作業安全知識:(1)懸掛標牌與安全標志。施工現場的人口處應當設置“一圖五牌”,即:工程總平面布置圖和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及監督電話牌、安全生產規定牌、消防保衛牌、禮貌施工管理制度牌。在場區有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等危險部分應懸掛安全標志牌。(2)施工現場四周用硬質材料進行圍檔封閉,在市區內其高度不得低于18m。場內的地坪應當做硬化處理,道路應當堅實暢通。施工現場應當持續排水系統暢通,不得隨意排放。各種設施和材料的存放應當貼合安全規定和施工總平面圖的要求。(3)施工現場的孔、洞、口、溝、坎、井以及建筑物臨邊,應當設置圍檔、蓋板和警示標志,夜間應當設置警示燈。(4)施工現場的各類腳手架(包括操作平臺及模板支撐)應當按照標準進行設計,采取貼合規定的工具和器具,按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搭設,并用綠色密目式安全封閉。(5)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應當貼合臨時用電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架設,嚴禁任意拉線接電。(6)施工單位應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做好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工作。(7)施工現場應當設置必要的生活設施,并貼合國家衛生有關規定要求。應當做到生活區與施工區、加工區的分離。(8)進入施工現場務必配戴安全帽;攀登與獨立懸空作業配掛安全帶。
工地實習周報 篇17
這周去了項目部的一個新工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到了:
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前,必須要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千萬不能想當然地閉門造車。只有詳細了解了現場的具體狀況后,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才有針對性,也才有較好的實用價值。進行現場實地考察要了解以下一些主要資料:1現場供電狀況(線路、容量等);2現場供水、排水狀況(線路、容量等);3現場道路暢通狀況;4現場可供利用的建筑物狀況;5現場已有地下管線狀況;6現場周圍城市測量控制點狀況等。如果是外地工地,還應了解當地施工期間的氣溫、降雨量、風力、風向以及地震烈度、地方資源、地方交通運輸、地方施工協作單位以及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建筑市場的管理文件等。
工地實習周報 篇18
這周我總結了混凝土裂縫處理的知識:溫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縫的措施:為了防止裂縫,能夠從控制溫度和改善約束條件兩個方面著手。控制溫度的措施如下:采用改善骨料級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摻混合料,加引氣劑或塑化劑等措施以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時加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熱天澆筑混凝土時減少澆筑厚度,利用澆筑層面散熱;在混凝土中埋設水管,通入冷水降溫;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氣溫驟降時進行表面保溫,以免混凝土表面發生急劇的溫度梯度;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潛力,加強養護,防止表面干縮,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對防止裂縫是十分重要,應注意避免產生貫穿裂縫,出現后要恢復其結構的整體性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施工中應以預防貫穿性裂縫的發生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為了提高模板的周轉率,往往要求新澆筑的混凝土盡早拆模。當混凝土溫度高于氣溫時應適當思考拆模時間,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縫。為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止開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確使用外加劑也是減少開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減水防裂劑。
工地實習周報 篇19
時光如梭,一周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周我把項目部經理交給我的任務熟悉了一下:“專業線工”,呵呵,本來覺得放線是個沒技術含量的活,但一周的工作讓我改變了想法:1放線首先要熟悉圖紙;2放線能夠熟悉工程的具體流程;3放線能夠學習工程進行過程中技術規范;4放線的工作最簡單也最容易入門,完成后空閑時間多,能夠多學學其他東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知識是個積累的過程,技術員的學習也一樣,所以不應小看放線的工作,就應多從中學習,多看,多問,多想。而且只有把小工作做好,領導才會給咱大工作,嘿嘿。第二周的生活學習就在忙碌而充實中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