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生專業實習心得體會參考(通用3篇)
師范生專業實習心得體會參考 篇1
在秋風送爽的九月,我們即將成為一名實習教師站在講臺給中學生講課。為了迎接為期兩個月的教育實習,為了達到實習的“學生滿意,老師滿意,學校滿意,自我滿意”四點要求,為了得到更好的實習效果,本人在實習前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現按時間順序總結如下:
一,寒假見習
1、見習時間:20--/2/24-20--/2/27見習學校:中山市桂山中學
年級:高三班級:三(4)班,三(6)班,科任老師:劉凱釗老師見習情況:聽課:
三(4)班(化學班)共五節復習課。復習內容:《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
三(6)班(非化學班)共兩節講評課。復習內容:講解《潮陽區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級期末質檢理科基礎試題》
上課:在原班主任指導下,給三(4)班上了一節班會課,內容是高考總動員2、見習時間:20--/2/26
見習學校:中山市桂山中學
年級:高三班級:三(6)班,科任老師:全勝超老師見習情況:
聽課:三(5)班共兩節復習課。復習內容: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
二,課程實踐
見習時間:20--/5/16
見習學校: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年級:高二班級:精英班見習情況:
聽課:共兩節新授課,內容: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
三,微格教學練習
次數:6-7次,每次時間一小時到兩小時不等
1、在“化學教學論”課程上要求進行微格考試,課后進行選課題,寫教案,做課件,并和另一名同學到教學樓的微格室進行第一次微格教學
微格教學的時間是15分鐘,而準備的教案和課件均為40分鐘,因此第一次并沒有上臺進行講課,而是當了一會模擬學生,并從中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和找出不足之處,共同進步,并對自身教案和課間進行了修改
2、對自身教案和課間進行了第一次修改后,和整個宿舍的人進行第一次試講,第一次試講完全跟著自己的思路走,給“學生”的感覺是思路很清晰,易懂,但是沒有安排好講課和板書的順序,上課過程中問了太多次的“是不是?”,“有沒有問題?”
3、之后進行了大量的試講和修改,漸漸地第一次出現的問題慢慢克服了,但是講得不夠流暢,知識點的過渡不夠自然,思路還沒有第一次清晰。
4、微格考試時,發揮不錯,成績87分
師范生專業實習心得體會參考 篇2
迎著秋日的陽光我們開始進行為期x周的正式實習。xx月18號下午,我和小組成員一起來到中參加實習會議。懷著激動地心情來到六樓會議室,學校給我們每人備了一瓶水,到了下午4點就有老師陸續走進來。實習小組的成員大都互相認識,大家互相交流著彼此的心情,但很快地隨著“實習要求”下發后,大家便嚴肅起來。學校教育處和學生處的主任和主任分別對我們這群實習老師進行嚴格的要求,他們說會拿正規老師的那套規定來要求我們,這讓本次的實習任務變得更加嚴謹、正式了。
隨后,學校將我們劃分成幾個小組,我被分到初一四班,由xx老師和xx老師帶隊。幾位老師分別站起來與大家打了下照面,看到我的指導老師,我不禁想起當年教我的語文老師,如今我也即將踏上教育之路,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師范生專業實習心得體會參考 篇3
歲月如梭,一晃,一個學期過去了,這一學期,我擔任八年級0911班和122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初次走上了三尺講臺,心情是激動、心中是感嘆,這機會來之不易,所以我格外珍惜。反思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有歡笑、有眼淚,有經驗。
在平時:
平時積極參加全校教職工大會,每周按時參加升旗儀式,從不缺勤、從不遲到及早退。服從安排,人際關系融洽。在教育教學主面,本人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做好課件、認真上課。雖然以前也上過初二的化學課,但深知學無止境,有時覺得有些力不從心,所以積極參加組里聽課、評課,以及積極向老教師請教,不斷完善自已的知識體系,課余時間閱讀大量的教學理論書籍來指導自已的實踐。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晚自習總在教室認真輔導,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易誤解和混淆的地方,分析原因,及時給以解決。特別彭勵學生提問題,那怕問的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從而習慣成自然,教會學生學生提問題。對學生的每一個問題無論巨細,都給以耐心的解答。
在教學中:
1、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于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盡量降低落后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復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2、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通過實驗進行。在上課過程中,發現許多同學從初中升上來時,實驗基礎很差,有的同學居然連天平也不會用。在初中只是看老師做演示實驗,根本沒有動手的機會。
3、要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平時教學與復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4、在教學中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講題不要面面俱到,要注重思路的分析。
5、還要多聯系生活的實際經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我相信經過半年的歷練,我成長了不少,我也相信,我真誠地關懷每一個學生,也必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同樣真誠的回報。在這一條路上,我也會更堅持下去。種元素及化合物和眾多的化學方程式,如若把這些知識孤立地講,往往會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們的內在聯系,區別異同,進行歸納對比,形成網絡,抓住其實質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舉動以及接受效果,針對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知識聯系的轉折點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結合思考題給學生以點撥、啟發和疏通。例如在總復習時,我們把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種氣體進行綜合歸納對比,讓學生親自動手,把常見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氣體收集,集中于氣體的制備之中。通過此實驗使學生對上述三種氣體的性質、用途、制取裝置、原理、收集檢驗等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為此教師還應具有對教材探索、創造和對知識進行篩癬歸納、補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強和改進化學實驗,給學生創造條件。教師可設計某一實驗、檢驗內容,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設計完成實驗。也可把部分課堂演示實驗直接改為學生實驗,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有利于化學概念的形成,從而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實驗和自學能力。
實驗證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通過精講多練,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還可使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有利于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在擔任七年級(132)班實習班主任這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重新的認識,擔任班主任可以給我們帶來忙碌與艱辛,但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從和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相觸中得到的快樂與欣慰。有人作過這樣的比喻:學生的心田是一塊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你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你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我感覺這句話說的非常對。我所帶的這個班學生人數比較多,剛開始我特別擔心管不住他們,但是后來在正班主任褚玉華老師的幫助之下,我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學生慢慢的就比較服我了,在此我很感謝褚老師。
這半年來,我學到了好多,我特別感謝我認識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