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專業栽培技能訓練實習報告
果樹、蔬菜栽培技能訓練實習報告
一、 實習目的:
(1)進一步明確園藝專業思想,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聯系群眾、了解社會、了解生產,將所學習的理論應用于生產;
(2)提高實踐技能,應用、驗證、鞏固、充實所學理論,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3)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內容:
從XX年5月4日到XX年5月24日,我們開始了為期三周的園藝專業實習。實習地點包括:**大學植物園、**市**村、**市農資市場、農科院園藝分院。實習指導教師:、。實習形式多樣,有親自動手實踐、觀察、參觀、咨詢、調查等等。
5月4日張老師給我們開了實習動員大會,會上主要講了這次實習的目的、任務、注意事項及重要性。還給我們進行了分組,我被分在第一組,指導教師是張老師,組長劉配軍。會后園藝專業實習便正式開始。
(一)*村實習:
我們先后兩次去了**村,這兩次**村之行給了我們很多感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知識的匱乏及局限性,理論知識無法應用在實踐操作上,實際動手能力更是差的離譜,這讓我們開始正視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次5月6日,我們來到**村的一戶農戶家,這家農戶大棚中種的是番茄,番茄苗已長至10cm左右,今天我們的實習內容便是給番茄苗吊蔓。番茄苗吊蔓的方法是:絲繩一端系于大棚頂端鐵架上,用絲繩另一端系在秧苗莖部,注意不能系成死扣,否則采收后拔秧會造成不便。然后繞蔓,注意不要將側枝繞在繩里面,這樣后期栽培管理時會給整枝帶來不便。還需特別注意的是:在系繩時不能給植株造成創口,否則秧苗易感病染病,直接影響產量。在秧苗繞到2-3圈時要特別注意不要碰掉花,因為番茄結果主要在第一到第三花序上。所以操作時應格外小心。
我們所進行的操作屬于傳統的吊蔓方法,即將吊繩的下端拴在番茄植株上。但隨著莖稈變粗,坐果增多,吊繩往往會勒進番茄莖稈內,影響養分及水分的正常運輸,甚至勒斷莖蔓,得不償失。
經過調查,發現現在有一種改進后的方法:在設好常規吊繩鋼絲的基礎上,再在種植行南北兩頭,距地面25厘米處,順種植行扯一根鋼絲,該鋼絲用于固定吊繩下端。用時,把上面鋼絲上的吊繩向下扯緊拴在下面的鋼絲上,然后把番茄莖蔓直接盤繞在吊繩上,無須在莖蔓上系扣。雖然每個種植行多用了一根鋼絲,但把吊繩下端系在鋼絲上,不僅可以避免勒傷莖稈,而且落蔓時,操作起來非常方便,減少了勞動力。
再一次去**村實習是在5月11日,我們還是去了上次的農戶家,時隔近一周,番茄苗又長了不少,我們這次的實習內容是對番茄枝進行打杈。番茄的側枝生長能力很強,如果不進行人為調整控制,番茄就會變成叢生,葉、莖過密,株間通風不良,必然影響產量。植株調整的目的是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減少營養物質的消耗,控制營養生長的速度,促進生殖生長多結果。我們今天進行的是番茄單桿整枝,方法是:植株保留1根主桿結果,將葉腋萌發的所有側枝摘除。在側枝長到3cm左右去除。且植株下部的老葉、枯葉已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較弱,可以摘除。
打杈時要注意以下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