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焊接實習報告最新(通用3篇)
金工焊接實習報告最新 篇1
一、實習目的:
掌握了解焊接和氣割的基本要領。
二、實習內容:
安全:工作前穿好工作服,帶好工作帽,檢查所有工具是否齊備,有無損壞,觀察周圍環境并熟悉工作環境,開關電源時用單手,焊接過程中若發生故障應立即斷開電源,氣割中若突然火焰熄滅應立即關掉乙炔再關氧,以免發生漏氣或爆炸事故。焊接內容:先檢查所需工具是否齊備,有無損壞,線路接觸是否良好,電弧焊機是否外殼是否接地,焊條放在指定的容器內,焊接時,打開電源,夾好焊條,焊條與焊槍夾角在90-120度左右,調節電流大小為焊條直徑的30-40倍左右,此次實習主要以平敷焊為主,焊接中,引弧可選敲擊或劃線的方式,引弧后以劃圓的方式進行焊接,應注意的是,劃圓的寬度和焊接的速度,若不注意會引起夾渣和未焊透等現象,焊得好的`其寬度基本相等,表面呈魚鱗狀看起來比較美觀,渣殼自然脫落,工作完后,關掉電源清理工具打掃衛生。
氣割內容:工作前穿好工作服,帶好工作帽隔熱手套及墨鏡,氣割時先檢查管子有無漏氣及接觸是否良好,開啟氣閥,調壓在0.4-0.6MPa之間,并注意保留0.4-0.6MPa在瓶內,點火時,應先開乙炔,待點燃后立即開氧,調節氧和乙炔的比例,適中后,先預熱再在待割件邊緣加熱,后開高壓氧進行氣割,速度適中手要穩,工作后關掉氣閥清理工具,打掃衛生。
三、心得體會:
實習的第一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給我們講解了焊接實習的安全知識和注意事項,之后我們便來到了焊接實訓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接下來的這幾天,我們便學習平敷焊和氣割,在這一周的實習中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一個人要想學一門技術并不難,但要學好一門技術那就難了,要把一門技術學得精益求精那可就難上加難了,常言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我便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便對這次實習的收獲很大,學到了不少東西,使我終身受益,在這,我將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老師,您辛苦了!本次電工電子實習中,學生普遍反映這次實習激發了他們對專業的興趣,培養了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樹立了他們的勞動觀念和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作風。在實驗室的程老師和張老師的幫助下,我也成長起來,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教育不是為了教會學生謀生,而是教會他們創造生活。
這次實習的成功離不開同學們的積極參與,離不開程老師的豐富經驗和認真負責的態度,也離不開張老師做的許多大量、繁雜的準備工作,離不開系領導的關心支持。
通過這次實習,在電工方面同學們掌握了常用的電工工具,如鋼絲鉗、尖嘴鉗、螺絲刀、萬用表、電烙鐵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在電子方面,熟悉了常用電子器件類別,如電容、電阻、二極管等型號、規格、性能、使用范圍及基本測試方法。
金工焊接實習報告最新 篇2
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在金屬的回響中落下了大幕,總的來說這次為期兩周的'實習活動是一次有趣且必將影響我今后的學習工作的重要的經驗。我想在將來的歲月里恐怕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在短短的時間內那么完整的體驗到當今工業界普遍所應用的方法;也恐怕難有這樣的幸運去體驗身邊的每一樣東西到底是如何制造出來的了。
“金工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技術基礎課,是高等院校工科學生學習機械制造的基本工藝方法和技術,完成工程基本訓練的重要必修課。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了機械制造的基礎知識,了解了機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而且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鍛煉,提高了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工程素質。這是一次我們學習,鍛煉的好機會!通過這次雖短而充實的實習我懂得了很多。
金工實習前我們先進行安全教育,主要是老師給我們講解金工實習的重要性和金工實習的安全性問題,在工業生產中,安全要擺在第一位,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每個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忠告。錄像里詳盡的播放了許多工種的實習要求和安全處理,像電焊氣焊,熱處理等。看著那么復雜生于操作的機器還有許多因不按要求操作機器而發生的事故,我們都嚇了一跳。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個無意的動作或是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導致機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在未發生安全事故前,許多人對安全教育不重視,認為太煩瑣,太枯燥。一旦發生了事故,事后諸葛亮就很多。
我們的第一項實習是電焊氣焊,感覺最爽就是這項實習了,上午是電焊,老師先給我們講解電焊的基本知識,然后講解操作技巧,還親自做了示范。接著,我們實習小組又分成幾個小組,大家一起合作共同完成電焊的練習。畢竟是第一次接觸這么危險這么刺激的東西,每位組員一開始都比較緊張,但是大家互相幫組,還是很好地掌握了正確的焊接方法,由于興致大發,我們小組還用以前的舊料焊接了一個簡陋的凳子模型,大家都挺有成就感的。最后也順利完成作業。下午是氣焊的實習,同樣先是老師給大家講解氣焊的基本知識,然后老師給我們操作和講解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氣焊的操作明顯比上午的電焊危險多了,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不時地會發生像鞭炮爆炸一樣的聲音,不過,都無大礙。我們都掌握了電焊和氣焊的方法和技巧,順利通過第一天的實習。
接下來是數控車床的實習就是通過編程來控制車床進行加工。通過數控車床的操作及編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數字化控制的方便、準確、快捷,只要輸入正確的程序,車床就會執行相應的操作。數車980的編程要求非常高的,編錯一個符號就可能導致數車運行不了。編程對我來說,可是一個大難題。結果和同學研究了大半天,才拿出了一個可行的方案。這時候我才知道編程在應用中是多么重要,所幸自己的課程里有學習過c++,對于編程的套路還算容易上手。
后來又學習了數控銑,也是需要編程的。不過那是電腦自動編程的,只要你輸入需要加工的零件圖形,選擇入刀途徑,放好原料即可。那機器是這樣的方便,雖然沒有實際的操作的機會,但是看見擺在旁邊的一些切割好的物件,已經讓我們驚嘆不已了。那些觸感甚佳的徽章,讓我們在科技的偉大力量面前深深折服!
金工焊接實習報告最新 篇3
大二的上半學年,我們在位于昆明理工大學呈貢校區工程訓練中心進行了為期四周的工程訓練實習。這段時間里,我們依次接觸了鑄工、數控鏜銑加工、數控車床三個工種的基本理論教學、基本操作過程的學習和其安全技術教程。每周四下午1:30,我們來到工程訓練中心,進行五個課時的工程訓練實習的學習。這段時間里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工種,并在五課時的實習時間里,完成從對各項工種的一無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過程。在老師們耐心細致地講授、一步一步機械操縱步驟的講解和大家的積極認真的配合下,我們較好的完成了每一項訓練任務,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實習要求,圓滿地完成了一個月的實習。
第一周的學習,我們并沒有立刻開始去面對面接觸將要學習的工種,而是分小組集中到了一起就行了訓練前的教學課程,通過老師認真的講課,我們知道了一些關于制造業和制造技術的歷史發展過程,了解到一些制造技術的知識,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下來的工程訓練中必須嚴格按照規范去完成每一個步驟,要注意安全規范,在很好的完成訓練任務的同時確保我們的人身安全。
在接下來的三個星期里我們正式開始了工種工程訓練的實習。
我們第一個接觸的工種是鑄工—砂型鑄造工藝,砂型鑄造——在砂型中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由于砂型鑄造所用的造型材料價廉易得,鑄型制造簡便,對鑄件的'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均能適應,長期以來,一直是鑄造生產中的基本工藝。粘土濕砂型鑄造的優點是:
①粘土的資源豐富、價格便宜。
②使用過的粘土濕砂經適當的砂處理后,絕大部分均可回收再用。
③制造鑄型的周期短、工效高。
④混好的型砂可使用的時間長。
⑤砂型舂實以后仍可容受少量變形而不致破壞,對拔模和下芯都非常有利。缺點是:
①混砂時要將粘稠的粘土漿涂布在砂粒表面上,需要使用有搓揉作用的高功率混砂設備,否則不可能得到質量良好的型砂。
②由于型砂混好后即具有相當高的強度,造型時型砂不易流動,難以舂實,手工造型時既費力又需一定的技巧,用機器造型時則設備復雜而龐大。
③鑄型的剛度不高,鑄件的尺寸精度較差。
④鑄件易于產生沖砂、夾砂、氣孔等缺陷。這次我們在老師的示范下動手進行了一次制作,用型砂來制造模型,感覺這是需要耐心的工作,剛開始還是挺好玩的,但做得多了,這卻是一件體力活,親身感受到了鑄工勞動的辛苦。老師在示范的同時也告訴了許多有關于砂型鑄造的知識,受益匪淺,懂得了其中的心酸苦楚,傳遞一種工藝真的很艱辛。
第三周我們所學習的是數控鏜銑加工。
這個訓練主要目的是讓我們初步了解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簡稱cnc,是由機械設備與數控系統組成的使用于加工復雜形狀工件的高效率自動化機床。加工中心又叫電腦鑼。加工中心備有刀庫,具有自動換刀功能,是對工件一次裝夾后進行多工序加工的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是高度機電一體化的產品,工件裝夾后,數控系統能控制機床按不同工序自動選擇、更換刀具、自動對刀、自動改變主軸轉速、進給量等,可連續完成鉆、鏜、銑、鉸、攻絲等多種工序,因而大大減少了工件裝夾時間、測量和機床調整等輔助工序時間,對加工形狀比較復雜,精度要求較高,品種更換頻繁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經濟效果。
加工中心最初是從數控銑床發展而來的。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開始研究數控機床,195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伺服機構實驗室成功研制出第一臺數控銑床,并于1957年投入使用。第一臺加工中心是1958年由美國卡尼—特雷克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它在數控臥式鏜銑床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換刀裝置,從而實現了工件一次裝夾后即可進行銑削、鉆削、鏜削、鉸削和攻絲等多種工序的集中加工。這是制造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突破,標志著制造領域中數控加工時代的開始。數控加工是現代制造技術的基礎,這一發明對于制造行業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世界上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數控加工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加工中心得到迅速發展,出現了可換主軸箱加工中心,它備有多個可以自動更換的裝有刀具的多軸主軸箱,能對工件同時進行多孔加工。
我國于1958年開始研制數控機床,成功試制出配有子管數控系統的數控床,1965年開始批量生產配有晶體管數控系統的三坐標數控銑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的數控機床已實現了計算機控制并在工業界得到廣泛應用,在模具制造行業的應用尤為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