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實習報告集合(精選3篇)
生態實習報告集合 篇1
20xx年3月,我來到東勝園林花卉公司實習,這里是一家培育溫室花卉的公司,占地面積500㎡,有經理一人,副經理三人,組長10人,園藝花卉培育員50多人。我們每天都要檢測溫室溫度和適度,適時為花澆水、育肥,對有病理現象的花卉進行營養液治理。這里的實習讓我切實感受到園林花卉工作的艱辛和快樂,對花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實習目的
(1)通過花卉實習觀察植物園露地花卉和觀賞溫室花卉識別與應用,實習華東花卉實習使學生在掌握東北地區露地花卉及溫室花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華東地區及華北地區花卉,同時擴充溫室花卉的種類(擴充華南、西南地區植物)。使我們能達到社會需求,滿足畢業生服務去向。
(2)結合花卉識別聯系花卉應用形式及特點,進一步熟悉花卉生長發育與環境的關系;花卉的產地、氣候型與植物習性的關系;不同地域花卉選擇應用的特點。
(3)培養獨立考察、記載的實踐能力;
(4)通過實習,培養愛崗敬業、熱愛專業的目的。
(5)通過對花卉的實際應用形式的實習,培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其創新能力。
2、實習基本內容
通過對《花卉學》課程科目的學習,讓我們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有關于花卉植物的分類、生長繁殖過程、管理等相關知識,并初步了解到一些關于花卉產業的形成、進步與發展方向等市場信息。在幾次花卉學實驗和實習過程中,我們又親自體驗了有關花卉植
物種類的識別、花卉設施類型參觀、花卉種子的識別以及花卉的種子繁殖、栽培管理等過程,在實踐中對花卉學的相關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補充。《花卉學》與我們生態學專業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本學期花卉學的學習,對花卉學有一些個人的收獲和>心得體會,現將其分類敘述如下:
1、花卉學的理解和花卉產業的意義 花卉學是以花卉植物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花卉的分類,植物學性,生態學特征,生長發育規律,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的關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術,栽培設施及病蟲害防治,花卉的裝飾與應用,>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及操作的一門學科。 花卉產業發展到今天,使花卉的栽培意義更加重大,不僅美化了生活環境,改善了生態環境,豐富了了社會社會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活,還促進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2、花卉的分類 花卉的分類有利于鑒別和培育管理,但是花卉的分類需要我們對花卉學相關的學科有一定的了解,如園林美學,土壤學,植物學等。目前花卉的分類依據大體上有四種:
(1)按生活類型
(2)按觀賞應用特點
(3)按花卉的生態習性
(4)按花卉的原產地氣候特征
3、環境條件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 花卉栽培成功與否主要起決于花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和適應性以及人們對環境條件的控制,影響花卉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主要有: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營養元素,空氣。
4、花卉設施為了滿足花卉的生長發育要求,花卉設施必須能提供給花卉適宜的環境條件,現在的花卉設施主要有:
(1)溫室
(2)塑料大棚
(3)蔭棚
(4)其他設施,如加溫、降溫、通風、灌水等設施。
5、花卉的繁殖 花卉的繁殖分為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和組織營養三種,花卉種子繁殖, 采用盆栽方法具體操作步驟
(1)準備花卉用土,采用混合用土 ;
(2)用碎盆片把盆底排水孔蓋上,填入1/3碎盆或粗砂礫,其上填入篩出的粗粒混合土,厚約1/3,最上層為播種用(土,厚約1/3;
(3) 用木條將土面壓平實;
(4) 用浸盆法將土壤浸濕,多余水分滲出厚,即可播種;
(5) 細小種子用撒播法,中大粒種子用點播法或條播法,播后覆土;
(6) 蓋上玻璃或報紙等,減少水分蒸發,并置于室內陰處;
(7) 注意維持盆土濕潤,幼苗出土后逐漸移。
3、實習體會:
為期8個月的實習結束了,我在8個月的實習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收益非淺。現在我對這8個月的實習做一個工作小結。
3.1在學習方面
通過此次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東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學習的意義,時間的寶貴,人生的真諦。明白人世間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勇敢去面對人生中的每個驛站!這讓我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讓我認識到了>文秘工作應支持仔細認真的工作態度,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和不恥下問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總代表地去思考,多聽別人的建議,不要太過急燥,要對自己所做事去負責,不要輕易的去承諾,承諾了就要努力去兌現。單位也培養了我的實際動手能力,增加了實際的操作經驗,對實際的技術工作的有了一個新的開始,更好地為我們今后的工作積累經驗。
3.2在工作方面
回想自己在這期間的工作情況,不盡如意。對此我思考過,學習經驗自然是一個因素,然而 更重要的是心態的轉變沒有做到位。現在發現了這個不足之處,應該還算是及時吧,因為我明白了何謂工作。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會朝這個方向努力,我相信自己能夠把那些不該再存在的“特點”抹掉。感謝老師們在這段時間里對我的指導和教誨,我從中受益非淺。
我知道工作是一項熱情的事業,并且要持之以恒的品質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我覺得重要的是在這段實習期間里,我>第一次真正的融入了社會,在實踐中了解社會掌握了一些與人交往的技能,并且在次期間,我注意觀察了前輩是怎樣與上級交往,怎樣處理之間的關系。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3實習總結
實習期間,我從未出現無故缺勤。我勤奮好學。 謙虛謹慎,認真聽取老同志的指導,對于別人提出的工作建議虛心聽取。并能夠仔細觀察、切身體驗、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并努力學到把學樣學到的知道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盡力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最佳狀態,培養了我執著的敬業精神和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也培養了我的耐心和素質。能夠做到服從指揮,與同事友好相處,尊重領導,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強,能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并始終堅持一條原則: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
最后,感謝這一段曲折的時光,感謝我所在的企業,感謝企業領導以及上司對我的重視和栽培,感謝我所遇到的同事們,你們一路給我幫助和支持,讓我在前進的路上充滿著激情和>勇氣!感謝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讓我在四年時間里認識到許多良師益友,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吸取知識不斷的完善自己,感謝院領導們的英明政策,讓我有機會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充分的運用到實踐中并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的真理,感謝各位輔導老師的辛勤付出與教導,給我無微不至的呵護,讓我在工作中振作起來并且找到迷失的出口。
生態實習報告集合 篇2
1.自然環境特征
青城山景區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山地著名的“華西雨屏帶”的中北段,約30°54′n和103°35′e。全山有36座山峰,諸峰環繞狀如城廓,山上樹木茂盛,終年青翠,故名青城。全境周圍120km,保護面積1522hm2.區內氣候溫和濕潤,屬亞熱帶溫濕型氣候,年平均溫度℃,最熱月極端溫度℃,最冷月極端溫度一℃;平均相對濕度81%;年降水量;無霜期271d(數據由成都市氣象局提供)青城山地質地貌上以“丹巖溝谷,赤壁陡崖”為特征,土壤類型主要為山地黃壤,母巖為侏羅紀紫色砂巖、泥巖和礫巖的坡積物。
2.植被概況
青城山風景區主要植被類型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暖性針葉林。
根據青城山樣地調查資料、野外路線踏勘記錄的植物種類及《中國都江堰市植物名錄》中所記載的青城山植物,初步估計植物346種,其中蕨類植物51種,隸屬于26屬l6科,種子植物295種,隸屬于192屬90科。其中裸子植物7種6計青城山約有維管屬5科;雙子葉植物252種169屬77科;單子葉植物36種22屬8科。植物區系有明顯從亞熱帶向溫帶過渡的。
青城山森林植被可以分為2個植被型5個群系.常綠闊葉林類型基本處于穩定階段,盡管個別樣地受人為影響,一些陽生性的落葉成分侵入林內,使群落具有明顯的次生性質。但是,目前常綠樹種發育良好,落葉成分缺乏更新幼苗。預計經過一段時間群落會演替為頂極群落;暖性針葉林中針葉樹種杉木生長發育情況不良。而常綠闊葉樹種在群落中發育良好。據此可以斷定,群落中杉木的地位將會被常綠闊葉樹種替代,暖性針葉林將演替為常綠闊葉林。
3.青城山森林植被種間聯結的特點
青城山森林植被喬木層和灌木層常見種群的聯結關系大多數未達到顯著程度,種對問的獨立性較強,種間聯結存在明顯的松散性。可以預測,隨著植被的發展,群落內物種之間的關系會變得更加復雜,對生境有相同或相似反應的物種之間,可以利用群落中的共同資源而形成極顯著的正聯結,或者一個種依賴另一個種而生存,也呈現出正聯結性;與此相反,兩個對生境有不同反應的物種,便生活在不同的小環境中,形成顯著的負聯結。另外,如果一個種對另一個種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的影響,也會形成種間顯著的負聯結。
4.結論
青城山森林植被的物種多樣性各種測度指標基本表現相同的趨勢。各森林地的物種多樣性大小依次為灌木層,喬木層,草本層.不同植被類型的群落的物種多樣性大小為常綠闊葉林大于暖性針葉林。植被類型相同的群落,其物種多樣性指數接近,植被類型不同的群落,其物種多樣性指數不同。因此,物種多樣性能反映出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結構等的差異。除環境因子影響青城山森林植被的物種多樣性外,人為因素的干擾也對物種多樣性的大。因此,加強森林保護,減少人為干擾能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
青城山風景區森林植被種子植物種類豐富,珍稀瀕危植物和特有植物眾多,種子植物屬區系起源古老,植物區系成分十分復雜。溫帶成分和熱帶成分在這里相互交觸,充分顯示了其植物區系的過渡特征。
生態實習報告集合 篇3
專業:森林生態旅游
年級:X級級
姓名:
學號:
指導老師:王靈芝,楊明涵
實習單位:云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 旅游經貿系
實習地點: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
實習:時間:X年月X日至X日
實習內容提綱
1熱帶花卉園概況
2曼閣佛寺參觀 傣族的宗教信仰,小乘佛教
3曼聽公園,趕擺
4傣族潑水節
5個人實習總結
前 言
為了加強對專業的認知和對學習方向的認識,我們于X年X日至XX日到景洪市的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曼聽公園,曼閣佛寺等地方進行了參觀,學習傣族的習俗,宗教信仰的情況,學習帶團的藝術和講解的技巧,
內 容
4月10日至12日:在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進行景點導游跟團實習,第一天是有專門的導游帶領我們參觀,熟悉熱帶花卉園的概況,第二天是按照導游詞自己去熟悉園內的花卉,植物,并由老師安排跟團學習帶團的技巧和講解的技巧,第三天是考核,本來是要進行實地模擬導游講解但是由于下雨就不能按原計劃進行,只能憑記憶講解,通過這三天的學習,讓我對專業有了更具體的認識,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學習,知道了作為一個導游人員除了淵博的知識外還要具備很好的交際能力,這就得從很多方面努力,如:與人談話的言辭舉止要得體,靈活應變,有責任感。
4月13日上午:西雙版納曼斗寨曼閣佛寺參觀,了解傣族的傳統民居個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情況,下午瀾滄江邊觀看民族歌舞表演,賽龍舟,放高升,通過這一天的參觀讓我知道了很多傣族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在每年的4月中旬,節氣3至5天,主要活動有堆沙,放高升,賽龍舟,潑水。趕擺等。關門節由稱“進洼”即農歷六月九日正值雨季農閑,佛教徒利用這段時間到佛寺里靜坐,聽經,開門節有稱“出洼”即90天佛寺生活的結束,佛教教徒舉行盛大集會拜佛,禱告,此后又恢復正常的農事,也是到今天才知道為什么傣族的男性都要當幾年和尚:傣族的文字是傳男不傳女的,所以每個傣族的男性都進寺廟當幾年的和尚就是為了學習傣文,在以前沒有當過和尚的傣族男性是受到歧視的,當然了千萬不要認為傣族是重男輕女,因為他們還有一個規矩就是家產傳女不傳男。下午到瀾滄江邊看民族歌舞表演和賽龍舟,看著柔媚哦的孔雀舞,想起舞蹈老師說過刊授去最柔的舞蹈其實是最用力的。傣族是一個熱愛水的民族,水是至柔也是至鋼的,這種特性在傣族人身上得以很好的表現。賽龍舟時隊員們和著強勁的象腳鼓聲一起用力,用最快的速度劃過瀾滄江此起彼伏的加油聲給不和適宜的大雨來了個徹底的冷場,我看到 一個個火熱熱的靈魂一股團結的力量,晚上看到孔明燈一個接一個的升起,仿佛回到了遠古時代一切喧囂都不再繼續,看者一個個的希望我們能做的就是雯誠的祈禱。
4月14 日:曼聽公園及西雙版納總佛寺的參觀。了解傣族皇家園林及宗教信仰情況,走進 曼聽公園,走進了一片人海這就是傣族的趕擺,路邊有 各種各樣的傣味食物,燒烤味彌漫了整個公園,透過人海,穿過人聲,你依然可以感受到這座獨巨匠心的園林也充滿著“傣味”它沒有以宏偉的氣派聳立在那里,而是以依山就勢的自然美征服每個游客的心,在公園的正大門前方50米處有一尊周恩來總理1961年4月15日在此與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紀念銅像銅像左邊是泰王國公主種下的兩棵象征中泰友誼的菩提樹,公園后園南側有西雙版納總佛寺“八吉寺“。是西雙版納的拜佛朝圣中心,總佛寺旁還有佛學院,很多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人帶著同樣真誠的心前來朝拜,傣族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傣族語“布塔沙散那”它對傣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方面都有極深刻的影響,大約公元六至八世紀傳入傣族地區,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即原始宗教,在這里佛寺建筑隨處可見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還建有佛塔。
4月5日在景洪城區參加潑水活動,潑水是傣族最熱鬧的習俗,其含義是相互祝福,以消除災難祈求平安,人們通過潑水交流感情,傳遞各種信息:向老人潑水表示敬重,想年輕人潑水表示愛慕,想來賓潑水表示歡迎,水是吉祥之水,盡情狂歡,盡情揮灑朗朗笑聲,在這個日子里狂歡屬于每個人,狂歡是西雙版納潑水節的代名詞,無論是當地人還是游客似乎都習慣了用這種超級熱情和狂野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和情緒,或許是因為緊張的生活和高度的生存壓力使然才會在這樣一股特殊的日子里以特殊的方式放縱自己。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的包容,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親近,心理上沒有距離。
實習總結
在實習過程中因為有連續降雨,所以有些環節不能很好的進行名單我們還是在盡可能的抓住時間學習,在實習中學到了很多作為一股導游員應該具備的'素質,也讓我監視到了很多熱帶花卉,熱帶作物,亞熱帶植物,最重要的是 我覺得我走進了一個民族,一個熱愛水的民族,他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有自己的崇拜,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