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藥房實習心得體會
從小體弱多病的我,醫(yī)院幾乎成了我每周必進的地方,感冒發(fā)燒事小,又一次竟流鼻血不止,怎么看都不行,最后卻是幾幅中藥給吃好了,從那時起我就特別佩服中藥,也想以后再中藥學方面有所建樹,實習期間在中藥房的時間也比較長,更是覺得中藥必西藥甚是有趣。
首先是中藥的分類比較繁多,很多東西都可入藥,例如明代的李時珍編《本草綱目》一書,分類方法始有重大的發(fā)展,他采用了根據(jù)以前本草的分類方法略加修改,把藥物分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蟲、鱗、介。禽、獸、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藥物按照其生態(tài)及性質分為六十類。例如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雜草等。而且他還往往把親緣想進或相同科屬的植物排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類中的53種藥物中,有21種屬于菊科,而且其中10種是排在一起的。這種分類方法有助于藥材原植物(或動物)的辨認于采收,對于澄清當時許多藥材的混亂情況起來很大作用,F(xiàn)在記載中草藥的教科書所采用的分類方法,根據(jù)其目的與重點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種:1安藥物功能分類——如解毒藥、理氣藥、活血化瘀藥等。按藥用部分分類——如根類、葉類、花類、皮類等。3按有效成分分類——如含生物堿的中草藥、含揮發(fā)油的中草藥等。4按自然屬性和親緣關系分類——先把中草藥分成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如麻黃科,木蘭科,毛良科等等。
上述各種分類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究竟以采用哪種分類方法比較適宜,主要取決于我們的目的與要求。
總而言之,在藥房實習的這段期間,我以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熱情的服務態(tài)度,得到了領導和帶教老師的一致好評。在以后的工作中,本人會更加努力,遵守職業(yè)道德,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當中,為我國的醫(yī)藥事業(yè)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