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安徽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鳳陽縣小崗村是我們本次實踐活動的一站。這里曾經是我國農村改革的排頭兵。如今在活力四射的新班子的帶領下,小崗村也翻開了新的篇章。小崗村位于安徽省中部,自然條件一般,經過~的十年浩劫,農民生活愈加困苦。現在的村長嚴家昌一家想我們實踐團將了他們搞承包聯產責任制的經過:19178年村民們大都過這又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究其原因,不是地里不長莊稼而是種莊稼的人心不齊。那時的大鍋飯制度講的是有飯大家吃,有房大家住,干多干少一個樣,這種做法看似完美的體制嚴重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經過長期的公社化許多人不思進取,結果是惡性循環,全村人都挨餓受凍。天上也不會掉下餡餅,村里的十八戶村民先覺醒了,與其這樣餓死還不如分開干,興許還有條生路。可在當時這是冒著觸犯政策,殺頭的危險。雖然他們簽的合同上寫著誰要被抓走,別人把他的子女養到18歲,可在連自己都吃不飽的年月,誰又會管別人的孩子呢?當時搞大包干的人都是抱著反正沒偷沒搶,靠自己雙手吃飯的想法按手印的。一年后國家相關政策出臺了,小崗村人這才敢放開手腳大干一常如今的小崗村,早已不再為溫飽犯愁了,村民不但立足于世代生長的土地,還內引外聯,修路辦廠,創造著更加輝煌的明天。聽完這個故事,我們不僅為小崗村人政治,敢闖,的品格折服。同時也對農村問題有了更深的思索。在以前,我們又幾時想到這些農民呢,對我們大學生的責任和任務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是小崗村人讓我們學到了這些!
此次合肥之行,我們看到了與我們同在象牙塔下的同學的風采,領略到了在物理領域內高新技術科研人員的風采,也注意到了占中國絕大多數的農民的過去和現在。所有的這些都是在書本上所學不到的,這次考察更加啟迪我去思考自己的價值,作用和責任。作為初入物理領域的探索者,我們正應繼往開來,努力拼搏,正所謂"物格無止境,理運又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