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小學實習30天的教育調查報告
學校給了老師那么大的壓力,那么責任就該學校承擔嗎?現在的小學,家長有了更多的擇校的權利,每個家長都想讓孩子上好學校,而所謂的好學校,就是升入重點中學人數多的學校。兩個相隔不到1里的學校,一個招了20個班,還有人打破頭都要往里鉆,另一個3個班都沒招滿。所以學校為了自己的效益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補課!
我說這些的目的,并不是要呼吁什么教育的改革,在我看來在現在這種環境下任何改革都是徒勞的。道德教育在現在是不太可能被人所重視的。首先,品德是不好用分數去衡量的,如果升學考試加上品德分的話,幕后黑手估計更多,更使更多的百姓得不到平等教育的權力!所以道德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話!
但是這種情況是會改變的,把學生負擔減下來的不是教育部,而是時間。現在學生的父母大多生于60、70年代。他們是充分體會到文憑的重要性。舒適的工作環境、升職、分房、工資,哪個都要文憑來說話。為了讓他們的孩子不在重蹈他們的覆轍,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學,研究生甚至博士。可是這些父母首先沒有看到自己的小孩是不是真的有讀書的欲望,就算在你的壓力下孩子能考上重點中學,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他成長過程中無論哪一環出現差錯都可能使你的努力前功盡棄。其次,家長也忽視了發展的規律,是的,我們都承認學習是一個比較好的出路。你也許又說現在大學擴招,也容易考了。是的。現在大學是容易了很多,就是因為太容易所以現在大學生也不值錢了。大學生的就業現在是如此的困難,一個大學生月薪800就可以去做了,大學生就業不到70%。你想想看,你為教育投資多少而回報又是多少呢?或者你又說那可以考碩士、博士啊,確實現在是很好找工作的。但是說難聽點,并不是每個小孩都是這塊料的。
還有,家長認為好的國家企事業單位,里面人員關系復雜,沒有學歷的人可以穩坐辦公椅,而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卻做著很多初中生都能夠做的事。這個就是中國特色的改革。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現在遠遠不止360行。干無論干哪行,只要你比別人干得出色都可以使自己過得好,無論是美發師或者高級廚師恐怕工資不會比那些端鐵飯碗的人少吧!主要看自己小孩的興趣,如果他喜歡打臺球,說不定就是下一個丁俊輝,如果喜歡唱歌就可能是下個李宇春。在這些對比面前,你如果還是認為只有學習唯一的出路的話我只能說你不開竅了。
其實,我相信家長遲早會認識到的,我只不過想借這個要寫教育調查報告的機會呼吁一下,能起到一點催化的作用,那是我非常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