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認識實習報告
前言
水是萬物之本,生命之源泉,人類和社會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水。消除水害,變水害為水利史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首要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占有顯著的地位。
“水利認知實訓”是水利系為了提高學生實踐認知能力,做到與實際相結合的一門科目,使學生做到學有所用。使學生把課堂中學到的運用到實際中去,本次實訓主要通過觀看壩體由胡老師講解完成的。
第一天下午我們觀看了四號副壩至十一號副壩,期間了解了副壩的主要作用、及壩坡排水溝的特殊布置及作用和土石壩觀測儀器的布置與外形;其中八號副壩是陸水樞紐中最大的副壩,也被譽為亞洲第一大壩;還觀看了南干渠的渠道,老師還跟我們說了渠道設計時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第二天上午我們參觀了陸水樞紐主壩,陸水樞紐作為三峽實驗而巍然聳立在陸水湖上,現主要負責陸水試驗樞紐的運用管理于維護、水庫防洪抗旱調度、水庫水資源管理于保護,承擔有關水電工程科學試驗任務。這是中國水利史上第一次采用大塊預制安裝筑壩施工方法的試驗。
第二天下午我們看見一號副壩上面有混凝土板的下面是原來用于千年一遇洪水時預留埋放炸藥的地方,起到泄洪作用,自從在2號副壩上修有閘門,可以用來防千年一遇的洪水時,就不并要在炸壩了。
第三天上午我們觀看倒肘灣水庫、馬井水電站都是雙曲拱壩,其中倒肘灣為塊石砂漿壩體,五孔泄洪,挑流式消能,因其地形結構,沒有設置消力池。云溪水庫是一座土石壩,主要特點是在云溪水庫旁有五級溢洪道。
第四天上午去的是青山水庫,該樞紐工程由主壩、東副壩、西副壩、第一和第二溢洪道、引水放空隧洞、東西輸水隧洞及電站等建筑物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供水和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上由老師講解并提出相應的問題由學生自行解決,從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力。
本次實訓通過學過的有關水利的知識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并通過觀看壩體認識到學習水利的主要目的并了解到以后工作的條件為以后的工作目的、工作環境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時也能使同學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而樹立專業思想,明確學習目的,自覺吧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煩人才。
實訓問題及我的解答與認識
1、什么是副壩?
答:修在主河道的大壩為主壩,同時不是修在主河道上的大壩為副壩。副壩主要作用是擋水。副壩的存在是輔助主壩的作用,副壩是在山岔口修建的,保證下游大量土地在水庫蓄水式不至于淹沒。在下游地區是山谷和住宅少時,副壩有起到防洪的作用,當遇到水較多是,可以炸跨副壩。
2、漿砌石是怎么施工的和使用的材料有哪些?
答:(1)材料:
1)砌筑石料 漿砌條石所用石料部分為場內舊條石,其余為外購條石。石料必須選用質地堅硬、無風化剝落和裂紋的巖石,其抗水性、抗凍性、抗壓強度等均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砌筑面石應進行加工至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