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實習報告(通用3篇)
土壤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區概況
城郊區劉李莊村位于昌黎縣城郊區東側,與縣城接壤,臨近外環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同時輻射周邊西沙河村、太平莊村、東高莊村、中卓莊村、西錢莊村、東錢莊村。城郊區劉李莊村是秦皇島市無公害蔬菜水果生產基地,每年種植大棚甘藍、菜花多畝,油桃400畝,草莓100多畝,年生產各類蔬菜多萬斤,年產油桃160萬斤,年產草莓100萬斤。
二、實習目的
為培養學生野外研究土壤和環境的工作能力,使學生正確掌握土壤調查與制圖的一般程序、原則、原理和主要內容。同時也為培養學生艱苦奮斗、事實求是的工作作風,增強體質,逐步適應野外工作環境,特進行本次教學實習。通過本教學實習要求學生能正確掌握"土壤調查與制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同時也為激發學生專業興趣、樹立為資源環境事業獻身的思想奠定基礎。
三、實習計劃
實習時間共安排5天,分野外調查和室內制圖兩個階段。
1.野外調查階段
1)上午進行基本路線調查的原理和技術的講解,領取實習工具。下午,在帶隊老師的帶領下到達劉李莊,同時進行路線勘察,了解劉李莊的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第一天)
2)開始對劉李莊進行詳查,并繪制成圖。(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上午)
2.室內制圖階段
1)室內拼圖。
各小組進行邊界區域的拼接,對差異較大的地區需在進行野外定點調查。(第四天下午,第五天上午)
2)寫實習報告。(第五天下午)
四、實習內容與過程
1、準備工作
周一,我們于上午8:00在資源與環境實驗室開始實習準備工作。吳老師首先把我們分成了六個工作小組,并在每個組選出兩個小組長,負責統籌本組的工作。然后,就實習內容、步驟、出圖精度、驗收標準及安全等相關事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指出在實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接著,每個小組分到一套實習工具:底圖(航片)一張,地形圖一張,三角板一套,圓規一套,鉛筆一支,小刀一把,gps定位儀一臺,標桿一個,卷尺一個,橡皮一塊,木板一塊,書包一個,地質羅盤儀一個。最后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區域制定了勘察路線和工作計劃。
下午,在吳老師、張老師和常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向目的地出發,進行路線勘察工作。每到一個小組的目的地,老師們都進行了認真的講解如何辨認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和如何確定工作區域的邊界。然后,帶領其他小組繼續前進。我們小組被分在最遠的區域劉李莊周圍的土地,正好有幾條道路穿過整個區域,把我們的區域分割成幾部分有利于我們展開分布調查。我們首先進行初步的調查,熟悉調查的技術和技巧,然后在從最遠處向近處開始調查,在熟悉的調查技術的情況下完成整個村莊典型區域的調查。
2、調繪與補測
周二,我們上午7:30到達目的地,開始進行調繪,由于剛剛開始,找不到工作的特點,進度稍慢。首先對南和西的邊界以內的土地利用狀況進行了gps定位。并繪制上圖,具體工作方法是:將實行區的同一土地利用的邊界進行gps定位。并換算出在地圖上實際到我們所在位置的距離,進行繪制上圖。gps儀是經三個點校準后的,緯度不差,經度差—4。5′。測完西邊及南邊后,向東走,調查大棚里種植情況。毛桃、油桃和草莓居多,然后我們將各大棚進行定位。并測繪上圖。然后,由工作底圖上的路結合實地情況繪制圖斑,最后繪制耕地。
土壤實習報告 篇2
三天的時間,我從遼北看到遼南。
經歷了從沙漠到大海的變化,我終于在如此近的時間內看到了我最熟悉的沙漠和我最渴望見到的大海盡管我見到的大海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漂亮?茽柷叩陌装咨匙雍偷|紅紅的海灘是我現在唯一的印象。
我在遼北看到了我熟悉的沙子:
在我長大的那塊土地上,我見慣了沙子。而科爾沁的沙子給我的是一種既親切有陌生的感覺。我見過的是黃黃的,太陽下能閃光的那種,科爾沁的沙子卻是白白的,好象還攙雜著一點點黑。如果沙子多了,那就成了沙漠。我在科爾沁看到的,就是沙漠。幸運的是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的沙漠。這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現在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因為它距離東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沈陽大概只有100公里,據說這里的沙子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沈陽是靠近。如果按這個速度算下來,那么沈陽市被沙子覆蓋似乎還是很遙遠的事情。然而事實是距離這片沙漠較近的彰武、康平、法庫等市縣已經受到了沙漠的困繞。每年大約有1.5萬畝的土地被沙化。于是治理這片沙漠便成了官員首先考慮的問題。在這里我們有幸參觀了設在距離科爾沁沙漠較近的彰武縣的一個治沙研究所。當汽車駛進這座小小的治沙研究所時。被綠綠的小樹苗所環繞的小樓顯得格外搶眼。常年駐守在這里的工作人員用復雜的心情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成果:他們大概在這里待了3年,在他們實驗地范圍之內的沙子已經被固定住了。在我們視線之內的那些小沙丘是不會再向前移動了。而且在這片實驗地內,我們還看到了他們種植的蔬菜、藥材、用來固沙的小灌木、樹木等等。這里已經變化的讓你想象不出來它曾經是一片沙漠。但是這僅僅是一塊被圈了起來的沙地。在這之外,仍然是荒涼的沙漠。我們沿著一條被風吹的已經不象樣子的小路向北走過去,在這片被封閉的實驗地之外,是荒涼的不能再荒涼的沙漠,你根本看不到綠色。在實驗地的周圍,還有農民的土地就是那種玉米只能長到一米高的土地。種在這里的種子有時候根本連本都收不回來,可是農民還是不停的種。就連小站的工作人員也弄不懂農民為什么寧愿虧本要他們的土地上長玉米而不是可以固沙的草。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這里根本是不適合發展農業。
我在丹東看到了紅海灘
如果科爾沁沙漠給人是荒涼的感覺,那么丹東的紅海灘給人的就是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通向紅海灘的路兩旁全是等待收割的水稻以及養滿了河蟹的池塘,這兩樣東西應該是最讓盤錦人驕傲的了。當汽車轉過一個彎,我就能遠遠的看見海還有一片一片的紅色。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紅海灘了。等走近了一看,原來海灘之所以紅,是因為它上面長滿了顏色發紅的草赤堿蓬。然而這片紅紅的海灘如今也不再完美,它仍然是人類活動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及時的治理。那么這片聞名中外的紅海灘當它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可能已經退化的不成樣子了。在發軟的海灘上,我們發現了螃蟹。掀開一層泥,底下肯定是那些橫著走路的東西。興奮的我們抓了大概有4、5斤才住手。膽子大的同學竟然抓到了那種很大很大的螃蟹,大概有3.4兩。
土壤實習報告 篇3
三天的時間,我從遼北看到遼南。
經歷了從沙漠到大海的變化,我終于在如此近的時間內看到了我最熟悉的沙漠和我最渴望見到的大海——盡管我見到的大海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漂亮?茽柷叩陌装咨匙雍偷|紅紅的海灘是我現在唯一的印象。
我在遼北看到了我熟悉的沙子:
在我長大的那塊土地上,我見慣了沙子。而科爾沁的沙子給我的是一種既親切有陌生的感覺。我見過的是黃黃的,太陽下能閃光的那種,科爾沁的沙子卻是白白的,好象還攙雜著一點點黑。如果沙子多了,那就成了沙漠。我在科爾沁看到的,就是沙漠。幸運的是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的沙漠。這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現在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因為它距離東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沈陽大概只有100公里,據說這里的沙子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沈陽是靠近。如果按這個速度算下來,那么沈陽市被沙子覆蓋似乎還是很遙遠的事情。然而事實是距離這片沙漠較近的彰武、康平、法庫等市縣已經受到了沙漠的困繞。每年大約有1。5萬畝的土地被沙化。于是治理這片沙漠便成了官員首先考慮的問題。在這里我們有幸參觀了設在距離科爾沁沙漠較近的彰武縣的一個治沙研究所。當汽車駛進這座小小的治沙研究所時。被綠綠的小樹苗所環繞的小樓顯得格外搶眼。常年駐守在這里的工作人員用復雜的心情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成果:他們大概在這里待了3年,在他們實驗地范圍之內的沙子已經被固定住了。在我們視線之內的那些小沙丘是不會再向前移動了。而且在這片實驗地內,我們還看到了他們種植的蔬菜、藥材、用來固沙的小灌木、樹木等等。最全面的范文參考寫作網站這里已經變化的讓你想象不出來它曾經是一片沙漠。但是這僅僅是一塊被圈了起來的沙地。在這之外,仍然是荒涼的沙漠。我們沿著一條被風吹的已經不象樣子的小路向北走過去,在這片被封閉的實驗地之外,是荒涼的不能再荒涼的沙漠,你根本看不到綠色。在實驗地的周圍,還有農民的土地——就是那種玉米只能長到一米高的土地。種在這里的種子有時候根本連本都收不回來,可是農民還是不停的種。就連小站的工作人員也弄不懂農民為什么寧愿虧本要他們的土地上長玉米而不是可以固沙的草。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這里根本是不適合發展農業。
我在丹東看到了紅海灘:
如果科爾沁沙漠給人是荒涼的感覺,那么丹東的紅海灘給人的就是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通向紅海灘的路兩旁全是等待收割的水稻以及養滿了河蟹的池塘,這兩樣東西應該是最讓盤錦人驕傲的了。當汽車轉過一個彎,我就能遠遠的看見海還有一片一片的紅色。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紅海灘了。思想匯報專題等走近了一看,原來海灘之所以紅,是因為它上面長滿了顏色發紅的草————赤堿蓬。然而這片紅紅的海灘如今也不再完美,它仍然是人類活動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及時的治理。那么這片聞名中外的紅海灘當它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可能已經退化的不成樣子了。在發軟的海灘上,我們發現了螃蟹。掀開一層泥,底下肯定是那些橫著走路的東西。興奮的我們抓了大概有4、5斤才住手。膽子大的同學竟然抓到了那種很大很大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