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電工實習報告模板(通用3篇)
畢業電工實習報告模板 篇1
我們機電學院電氣兩個班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電工電子實習,還沒有實習之前,我們對電子電工實習充滿了期待,因為在為期兩年的電氣知識學習中,我們所接觸的知識大多是理論,沒有進行實踐操作,都說“實踐出真知”,但是對于大批量的理論知識,我們可都還沒有實踐過,而且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電烙鐵、萬用表等等電子儀器都沒怎么碰過。所以大家當然對這次電子電工實習充滿了期待。
本次實習雖說只有短短一月,但在這短短一個月里面卻依然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理論知識方面,了解了鋼絲鉗、尖嘴鉗、螺絲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對電器元件及電工技術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認識,對電工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熟悉了常用電子器件類別.如電容、電阻、二極管等型號、規格、性能、使用范圍及基本測試方法,掌握了內熱式電烙鐵的使用方法。
電工電子實習,是以學生自己動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親手設計、制作、組裝與調試為特色的。它將基本技能訓練,基本工藝知識和創新啟蒙有機結合,培養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作為國家重點培育的高技能人才,基本的動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創造的基礎和必要條件。通過此次實習,在動手的過程中,我掌握了基本的焊接技術,收音機的檢測與調試,知道了電子產品的裝配過程,讓我的動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讓我們第一次體會到如何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當遇到實際問題時,要認真思考,用所學的知識,再一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決遇到的一般問題的。
可以這樣說,在這樣一次實習中,大家的態度比正常上課還要認真,短暫的一周實習時間,大家都不愿意放過學習的機會。接下來,我將分項目,對每一個任務做總結和體會報告。
焊接訓練:
在實習的第一天,老師在介紹完安全用電以及常用電子元器件知識之后,開始讓我們進行焊接訓練。對于焊接訓練,當然必不可少要提到電烙鐵。
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之前都沒有使用過電烙鐵,電烙鐵算是我們本次實習接觸到第一件危險工具。有的人在第一天的實習中就燙出了水泡,這是使用知識不當所引起的副作用。我們第一個焊接訓練是焊接一個簡單的發光二極管電路,還算比較順利。我很快就找到了焊接的竅門,所焊接的焊點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要把空隙完全包裹住,不能有虛焊,寧愿多用一點焊錫,也不要有虛焊。我對焊接的理解,最重要有兩點,第一是不要有虛焊,第二是不要把兩個焊點燙在一起。這是最基本的兩點,一般來說,把握好這兩點,一個電路板就算是成功的。當然如果要提高層次,還有美觀等因素。
PCB板的繪圖和制作:
我個人認為,這是本次實習我學到最有用的知識。眾所周知,我們學電的同學們一定要會繪制、cb板圖,那么說到繪制、cb,就不可缺少軟件、rotel。本次用、rotel繪圖鎖使用的是、rotel的99SE版本,之前用過、rotel的AD版本,比99SE高級一點。所以最開始上手99SE的時候,覺得比較麻煩,有些功能不是太人性化,但是還好,大多數的功能和AD都是一樣的。
就說一下難點吧。我覺得這一次主要有兩大難點困住了我,一個就是導入元件封裝,一個就是連線。元件封裝的導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做的,原理圖畫好后找老師要了本次電路圖的元件封裝圖庫,然后一個一個的拷進去,在原理圖上面對應寫封裝,個人覺得還是比較麻煩的,相對來說AD的就高級一點,不用自己導入。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圓滿完成這樣一個任務。說到連線就頭疼了,因為這次的元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如果排列的雜亂,很容易就線交叉了。為此,我排了整整大半天才弄好,要不斷的調整,不斷的調整,調到最后,頭的暈了,眼也花了。要做好一個復雜電路圖的PCB板圖,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說到這次、rotel的訓練,我們也只是學習了皮毛,要想學好,今后還要下很大的功夫啊。
在印刷電路板的過程中,我覺得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而且比較好玩。因為見識的比較多,首先要把圖紙印在板上,還要腐蝕,鉆孔,磨銅等等。最后在拿到自己親手制作的、cb板的時候,有無限的成就感,這是我一生中第一塊自己制作的、cb板。迫不及待的就焊上了元件。
聲光控電路:
在這個任務上花了比較多的時間,電路焊完了之后進行了長時間的調試。可能還是由于自己的理論知識匱乏,對于本圖的原理還是一知半解。所以在調試的時候都是像無頭蒼蠅亂試,到最后才發現是滑動變阻器的問題,因為調的不到位導致供電電壓不足,燈泡就不會發光了。當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好以后,相對來說就比較成功了。其間還弄壞了兩個芯片和兩個燈泡,到最后結果的時候還是比較艱辛的。看來,光研究好一個東西的原理圖還不夠,到最后實現功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收音機制作:
老師給我們講解用電安全知識和焊接技術。一竅不通的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對電路、焊接方面的知識有了大體的了解。按照要求,我們要在星期五的時候給老師驗收收音機,我們都感覺那是很難完成的。畢竟我們都還是第一次接觸焊接技術。但我們嘗試將電路板上的元件全部取下來的時候,真的非常有成就感。收音機的焊接裝配調試可以說其實并不復雜,但作為新手的我們還是出了很多的問題。從測量元件開始,到后面的逐步擺放元件,焊接,我做的非常認真,確保自己每個步驟都是對的,沒個元件位置都放對了,沒有虛焊。因為電路板上都將元件標注好了,所以只要注意就不會出錯的。結果也正是如此。將所有元件都焊接好后,我便像其他同學一樣,裝上電池開始調試,可結果就是沒有聲音。我仔細檢查元件和電路,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只能請求老師幫助。老師檢查電路后還表揚我焊接的`很漂亮。最后不發聲原因是一個電阻與另一個元件挨著了,導致了電路的短路。把元件輕輕分開,收音機就能正常工作了。信號好的情況能夠收到很多的臺。通過兩天的努力,自己做的收音機終于完成了,自己也非常開心。這是自己親手做的東西,而且成功了,非常有成就感。收音機完成了,也讓我熟練了焊接的技術,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結和體會:
整個電工實習過的非常的輕松和愉快,每一天都有著新的驚喜和收獲。在體驗到了實驗過程的艱辛、排查錯焊的煩惱、完成任務的欣喜,我們每時每刻都有不一樣的感受!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沒有的東西,這一個月過得非常的有價值。當然,讓每位同學感觸最深的莫過于糾錯的過程,我也不例外。整個排查錯誤的過程無疑是艱難的,需要很多的耐心和細心。在做收音機的過程中,由于這是第一個實驗,我們還是帶著生疏的手法,好奇的心態,來完成任務的。執行焊接的每個步驟,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放了什么錯。星期五上午,我的焊接工作已經完成了,可是收音機還是沒有一點聲音。我便沉下心去排查每個節點。我仔細檢查每個元件的是否正確,有沒有放錯位置,有沒有虛焊,結果都沒有問題,可是收音機還是沒有聲音。這是我的急躁了,讓同學幫忙檢查,還是查不出問題出現在哪里。最后不得不由老師幫忙檢查,結構是電路中某個電阻和旁邊的元件挨著,導致了短路,老師用鑷子把電阻輕輕掰開,收音機就工作正常了。當時真是非常激動啊!我小心地把收音機裝配好,收音機就能收到好幾個電臺了。
在大一和大二我們學的都是一些理論知識,就是有幾個實習我們也大都注重觀察的方面,比較注重理論性,而較少注重我們的動手鍛煉。而這一次的實習正如老師所講,沒有多少東西要我們去想,更多的是要我們去做,好多東西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沒有親自去做它,你就不會懂理論與實踐是有很大區別的,看一個東西簡單,但它在實際操作中就是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東西也與你的想象不一樣,我們這次的實驗就是要我們跨過這道實際和理論之間的鴻溝。
畢業電工實習報告模板 篇2
我們機電學院電氣兩個班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電工電子實習,還沒有實習之前,我們對電子電工實習充滿了期待,因為在為期兩年的電氣知識學習中,我們所接觸的知識大多是理論,沒有進行實踐操作,都說“實踐出真知”,但是對于大批量的理論知識,我們可都還沒有實踐過,而且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電烙鐵、萬用表等等電子儀器都沒怎么碰過。所以大家當然對這次電子電工實習充滿了期待。
本次實習雖說只有短短一月,但在這短短一個月里面卻依然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理論知識方面,了解了鋼絲鉗、尖嘴鉗、螺絲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對電器元件及電工技術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認識,對電工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熟悉了常用電子器件類別.如電容、電阻、二極管等型號、規格、性能、使用范圍及基本測試方法,掌握了內熱式電烙鐵的使用方法。
電工電子實習,是以學生自己動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親手設計、制作、組裝與調試為特色的。它將基本技能訓練,基本工藝知識和創新啟蒙有機結合,培養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作為國家重點培育的高技能人才,基本的動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創造的基礎和必要條件。通過此次實習,在動手的過程中,我掌握了基本的焊接技術,收音機的檢測與調試,知道了電子產品的裝配過程,讓我的動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讓我們第一次體會到如何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當遇到實際問題時,要認真思考,用所學的知識,再一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決遇到的一般問題的。
可以這樣說,在這樣一次實習中,大家的態度比正常上課還要認真,短暫的一周實習時間,大家都不愿意放過學習的機會。接下來,我將分項目,對每一個任務做總結和體會報告。
焊接訓練:
在實習的第一天,老師在介紹完安全用電以及常用電子元器件知識之后,開始讓我們進行焊接訓練。對于焊接訓練,當然必不可少要提到電烙鐵。
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之前都沒有使用過電烙鐵,電烙鐵算是我們本次實習接觸到第一件危險工具。有的人在第一天的實習中就燙出了水泡,這是使用知識不當所引起的副作用。
我們第一個焊接訓練是焊接一個簡單的發光二極管電路,還算比較順利。我很快就找到了焊接的竅門,所焊接的焊點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要把空隙完全包裹住,不能有虛焊,寧愿多用一點焊錫,也不要有虛焊。
我對焊接的理解,最重要有兩點,第一是不要有虛焊,第二是不要把兩個焊點燙在一起。這是最基本的兩點,一般來說,把握好這兩點,一個電路板就算是成功的。當然如果要提高層次,還有美觀等因素。
PCB板的繪圖和制作:
我個人認為,這是本次實習我學到最有用的知識。眾所周知,我們學電的同學們一定要會繪制pcb板圖,那么說到繪制pcb,就不可缺少軟件protel。
本次用protel繪圖鎖使用的是protel的99SE版本,之前用過protel的AD版本,比99SE高級一點。所以最開始上手99SE的時候,覺得比較麻煩,有些功能不是太人性化,但是還好,大多數的功能和AD都是一樣的。
就說一下難點吧。我覺得這一次主要有兩大難點困住了我,一個就是導入元件封裝,一個就是連線。
元件封裝的導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做的,原理圖畫好后找老師要了本次電路圖的元件封裝圖庫,然后一個一個的拷進去,在原理圖上面對應寫封裝,個人覺得還是比較麻煩的,相對來說AD的就高級一點,不用自己導入。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圓滿完成這樣一個任務。
說到連線就頭疼了,因為這次的元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如果排列的雜亂,很容易就線交叉了。為此,我排了整整大半天才弄好,要不斷的調整,不斷的調整,調到最后,頭的暈了,眼也花了。要做好一個復雜電路圖的PCB板圖,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說到這次protel的訓練,我們也只是學習了皮毛,要想學好,今后還要下很大的功夫啊。
在印刷電路板的過程中,我覺得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而且比較好玩。因為見識的比較多,首先要把圖紙印在板上,還要腐蝕,鉆孔,磨銅等等。最后在拿到自己親手制作的pcb板的時候,有無限的成就感,這是我一生中第一塊自己制作的pcb板。迫不及待的就焊上了元件。
聲光控電路:
在這個任務上花了比較多的時間,電路焊完了之后進行了長時間的調試。可能還是由于自己的理論知識匱乏,對于本圖的原理還是一知半解。所以在調試的時候都是像無頭蒼蠅亂試,到最后才發現是滑動變阻器的問題,因為調的不到位導致供電電壓不足,燈泡就不會發光了。當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好以后,相對來說就比較成功了。
其間還弄壞了兩個芯片和兩個燈泡,到最后結果的時候還是比較艱辛的。
看來,光研究好一個東西的原理圖還不夠,到最后實現功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收音機制作:
老師給我們講解用電安全知識和焊接技術。一竅不通的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對電路、焊接方面的知識有了大體的了解。按照要求,我們要在星期五的時候給老師驗收收音機,我們都感覺那是很難完成的。畢竟我們都還是第一次接觸焊接技術。但我們嘗試將電路板上的元件全部取下來的時候,真的非常有成就感。收音機的焊接裝配調試可以說其實并不復雜,但作為新手的我們還是出了很多的問題。從測量元件開始,到后面的逐步擺放元件,焊接,我做的非常認真,確保自己每個步驟都是對的,沒個元件位置都放對了,沒有虛焊。因為電路板上都將元件標注好了,所以只要注意就不會出錯的。結果也正是如此。將所有元件都焊接好后,我便像其他同學一樣,裝上電池開始調試,可結果就是沒有聲音。我仔細檢查元件和電路,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只能請求老師幫助。老師檢查電路后還表揚我焊接的很漂亮。最后不發聲原因是一個電阻與另一個元件挨著了,導致了電路的短路。把元件輕輕分開,收音機就能正常工作了。信號好的情況能夠收到很多的臺。通過兩天的努力,自己做的收音機終于完成了,自己也非常開心。這是自己親手做的東西,而且成功了,非常有成就感。收音機完成了,也讓我熟練了焊接的技術,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結和體會:
整個電工實習過的非常的輕松和愉快,每一天都有著新的驚喜和收獲。在體驗到了實驗過程的艱辛、排查錯焊的煩惱、完成任務的欣喜,我們每時每刻都有不一樣的感受!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沒有的東西,這一個月過得非常的有價值。當然,讓每位同學感觸最深的莫過于糾錯的過程,我也不例外。整個排查錯誤的過程無疑是艱難的,需要很多的耐心和細心。在做收音機的過程中,由于這是第一個實驗,我們還是帶著生疏的手法,好奇的心態,來完成任務的。執行焊接的每個步驟,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放了什么錯。星期五上午,我的焊接工作已經完成了,可是收音機還是沒有一點聲音。我便沉下心去排查每個節點。我仔細檢查每個元件的是否正確,有沒有放錯位置,有沒有虛焊,結果都沒有問題,可是收音機還是沒有聲音。這是我的急躁了,讓同學幫忙檢查,還是查不出問題出現在哪里。最后不得不由老師幫忙檢查,結構是電路中某個電阻和旁邊的元件挨著,導致了短路,老師用鑷子把電阻輕輕掰開,收音機就工作正常了。當時真是非常激動啊!我小心地把收音機裝配好,收音機就能收到好幾個電臺了。
在大一和大二我們學的都是一些理論知識,就是有幾個實習我們也大都注重觀察的方面,比較注重理論性,而較少注重我們的動手鍛煉。而這一次的實習正如老師所講,沒有多少東西要我們去想,更多的是要我們去做,好多東西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沒有親自去做它,你就不會懂理論與實踐是有很大區別的,看一個東西簡單,但它在實際操作中就是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東西也與你的想象不一樣,我們這次的實驗就是要我們跨過這道實際和理論之間的鴻溝。
畢業電工實習報告模板 篇3
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對課堂教學的新關注和大膽革新,正是廣大青年教師可為之地。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這節課的勝利,我們可以發現它有一個很大理論支撐,那就是新課程規范的精神。課中明顯突出和實踐了“美術課程是人文性質的課程”,將美術教學從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中解放出來,使之融合在更為豐富而多元的人文背景中。
如課一開始,教師就讓同學帶著問題進課堂、充沛發現疑問,對面具質疑。接著,教師就利用現代多媒體課件,詳盡地展示了古今中外豐富多彩的面具實物,生動形象的傳送著古老面具神秘文化和現代面具藝術浪漫狂歡的想象力、發明力。在這樣的情景中同學感動著,在浸潤多元的文化中,主動探究,思維噴發著發明火花。往日那些以傳授美術知識和體能為唯一目的的影子不見了;往日教師滿堂灌,一桿子講到底的教法不見了 ,體現的更多的是師生民主的交流,同學間的相互合作和興趣濃濃的探究質疑。理解新課程創導的方向,課就在這樣生動有趣、有效合作、激情探究、率直發明中不時推進。
又如,教師在對面具制作資料的選擇上動透了腦筋,從類別有竹、木、紙、泥、棉毛、布、金屬、自然植物、蔬果種子等等;從形態上有方、圓、長、短、粗、細、塊、線等,豐富多元,而且這些資料都是日常生活廢棄物,既體現了環保教學的新理念,又為同學自主發明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再有,在教學實踐發現中,大膽地鼓舞同學對教師帶來的多件面具范例進行拆解。探究面具范例的造型特點和 制作方法,了解“是什么資料做的”、“底坯是什么”、“裝飾物可以用哪類”、“各種風格與資料選擇的關系、”“怎樣粘貼、綁扎上去的”、等各種疑問。由于資料集中堆放,每個同學“發現巧用”‘“看誰是發明能手”’故而同學們踴躍參與,積極競爭。小組間的合作,男女間的互助,前后間的照應,加上教師時而參與這一組,時而加入那一隊,有意煽情調動了場上的氣氛,喚醒發明潛能。
遺憾的是我們有好多教師存在對新課程的認識不清,理解太淺,或從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形式主義現象,口頭上講“大家討論討論”、“你有問題請提出來”、“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實際上還是不放心,怕同學放開后收不住,怕時間拖延完不成教師自身設想的目標。問題一提出,沒等同學考慮,教師就接著望下講,生怕完不成任務,生怕同學質疑問難收不了場,生怕課堂因此“亂”起來。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訴我們:“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自身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素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是需要特別強烈。”讓我們給同學多一些參與機會;多一點探究的空間;多一次實踐需要的滿足;更多一些個性的張揚和發明激情的宣泄。為這我們為何不大膽地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