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廠公司實習報告(通用3篇)
自來水廠公司實習報告 篇1
20xx年7月16日,經過簡單的面試,我和同學來到了羅莊自來水。羅莊自來水公司,主要經營居民飲用水的生產運輸。羅莊自來水公司是個重要的地方,它擔當起了全羅莊區所有人民用水需求的重任,是關系民生的重要部門。保證水質安全,以及充足的出水量是他們永遠不懈的追求。工人師傅們以其嚴謹負責的態度保證了我們的用手。向工人師傅們致敬。
第一天去水廠,我們都很激動,終于能夠去實習了,這也算是我們走入社會的第一步。我們在水廠工人師傅老王的介紹下認識了整個工廠的工藝流程圖。其實,自來水的生產流程并不簡單,共分為四道生產工序,第一道生產工序——反應,其過程包括“原水——→混合槽——→網格反應池”。原水是指未經加工的自來水生產用水。第二道生產工序——沉淀,其過程包括“網格反應池——→斜管沉淀池”。經此處理后的水質變得近乎清澈如鏡。第三道生產工序——過濾,其過程包括“斜管沉淀池——→氣水反沖洗濾池——→清水池”。第四道工序——加壓供水,其過程包括“清水池——→二級泵房——→供水管網”。經消毒后的自來水貯存在清水池中,通過水廠二級泵房的水泵加壓之后,潔凈的自來水沿著供水管道,流入千家萬戶。
隨后,水廠工程師給我們詳細介紹了下中央控制室的操作流程,通過介紹,我們知道了水廠的工作原理以及自來水是怎么從水源進來,如何凈化,最終又是如何輸送到用戶管網的。水廠是通過重力來輸入和輸出自來水的,僅僅這一項每年就可以節約電費開始好幾十萬。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蛟S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
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么簡單,但為什么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么吃力呢?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有時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有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著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畢竟,3年之后,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煉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選擇了環境工程為專業的我,在這次實踐中自然比較關注這一環。雖然在實踐中只是負責比較簡單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出來也使我頗感興奮!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內,我們在羅莊自來水公司水廠的中心控制室里面幫忙記錄水質的數據,接收搶修、關于水質的來電,幫忙清洗濾池,做好水廠安全的監控工作,感受著工作的氛圍,這些都是在學校里無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時候,我不時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在學校里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這里,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自覺地去做,而且要盡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里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里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盡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的身份。而走進自來水廠,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同事、上司等等,關系復雜,但我得去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
在學校上課時都是老師在教授,學生聽講,理論部分占主體,而我自己對專業知識也能掌握,本以為到了自來水公司水廠實踐應該能夠應付得來,但是在企業里并沒想象中如此容易。平時在學校,數字錯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水廠的中心控制室里,數字絕對不可以出錯,因為水質是水廠的第一生命,水質不行,水廠就會被用水客戶投訴。就因為這樣,企業會對每一個在廠的員工嚴格要求,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這種要求在學校的課堂上是學不到的,在學校里可能會解一道題,算出一個程式就行了,但這里更需要的是與實際相結合,只有理論,沒有實際操作,只是在紙上談兵,是不可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別小心謹慎,而且一旦出錯并不是像在學校里一樣老師打個紅叉,然后改過來就行了,在水廠里出錯是要負上責任的,這關乎水廠的利益損失。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說寧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讀書;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愿回校讀書。很快,三周的實習時間就過去了。在這三周的實習時間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不可能學到的知識。通過實習,我們對整個制水環節和工藝有了清楚的認識,當了解到羅莊水源非常貧乏,原水需要從其它地方引入的現實后,我們對節約用水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當了解到羅莊為了提升飲用水的安全水平所做的努力,當親眼看到原水隨著制水工藝,變得越來越清澈,特別是當我們親身品嘗了可以直接飲用、且有點清甜的水廠自來水后,對自家平日飲用的優質自來水也感到更加放心了。
通過實習,我知道了學習的重點,增加了對本專業的感性認識,提高了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實習,增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彌補了課堂上的不足;通過實習,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自己畢業后走上社會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通過實習,培養了我吃苦耐勞的精神,更學到了如何與現場技術人員溝通的技巧。 我們這次實習內容相當豐富,增強了我的工程意識和創新意識,開闊了眼界,使自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煉。
自來水廠公司實習報告 篇2
自來水是指通過自來水處理廠凈化、消毒后生產出來的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它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經過沉淀、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后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
一、實習目的
1、熟悉本專業的工作性質,端正專業思想,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斷增強綜合素質。了解自來水廠的工作流程,加絮凝劑,沉淀,過濾,消毒等過程,弄清楚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來水是怎么出現的,理論結合實際,進一步加強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二、自來水廠概況
2、株洲自來水廠取水于湘江經過絮凝,反應,沉淀,過濾,消毒等過程,除去水中的雜質,如懸浮物、膠體、溶解物等后,供應給株洲居民。
三、自來水廠工藝流程
1.流程示意圖
2.處理步驟
1)湘江水源取水。
2)加藥。進水處加氯,去活氯化鋁,絮凝劑,作用是讓有機物和雜質形成較大的顆粒,沉淀下來,在經過混合槽和藥劑充分接觸反應。
3)沉淀。在沉淀池中形成比重較大的絮狀體,反應池中的藻類和活性基泥定期清洗,到沉淀池是可沉淀礬花。沉淀池分為沉淀部分和出水兩部分,流速很慢,便于雜質沉降。
4)過濾。除去細小雜質。過濾池底部有單層晶質石英砂,用來除去細小雜質,水中藻類定期打撈。濾池內含1m深的沙顆粒用于過濾,過濾52個小時后開始進行曝氣,懸浮雜物通過排水槽進入到回收泵房,曝氣一定時間后靜置一段時間,上層清液流入沉淀池進行二次過濾,下層污泥進入污泥處理系統,加聚丙烯酰胺,形成固體廢物,做成泥柄。
5)消毒。加氯分為前加氯、中加氯、后加氯。水出沉淀池后加氯,綠球能穿過細菌的細胞壁,破壞細菌內部的消化酶,使其不能正常消化,從而殺死細菌。由于液氯的體積小,容易保存,故一般才用液氯。加氯方法是液氯與少量水混合后,通過管道送入水中。要注意的是,氯氣劇毒,進行加氯操作時要注意安全。若有液氯沾到身上馬上進行清水沖洗,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四、實習心得
自來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紫外線消殺、膜法、氯氣、臭氧法等。我國水處理普遍采用氯化工藝。它具有成本低、設備簡單、運行管理方便等優點。但加氯可與水中有機物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有機囟化物,即所謂的“三致”物質,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危害。紫外線消殺,是通過內置紫外燈發生中心輻射波長為253、7nm的短波紫外線對流經反應室的水體進行殺菌消毒,從而解決飲用水細菌指標的超標問題,使被細菌污染的水質達到并超過國家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其缺點是設備成本高、運行成本和技術難度大,對水的濁度要求很高。臭氧法的原料易得易運輸,消殺效果好,缺點是效率低,耗電量的大。實習后我對水廠近期的工作情況,工作任務,水源問題,生產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原水進水泵澄清池過濾池加藥池沉淀池過濾池澄清池出水泵。首先從泵房將水打到水池,經過濾,再加沉淀劑聚合、過濾得到清水,加二氧化氯消毒,將水儲入清水池備用,再經高壓泵壓出供水。尤其是對水源的突變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持著謙虛的態度,抱著求學的思想,盡可能地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做到了勤于思,勤于學,勤于問。經過這次實地實習,我將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從理論認識到感性認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有關給水廠的工藝流程,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我了解了一些新技術和新工藝,還懂得一些工作時的技巧,這在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有很大的幫助。正所謂:理論必須結合實際,理論來自于實踐。
自來水廠公司實習報告 篇3
(一).水廠簡介:
自貢市第一水廠(長土水廠)座落在貢井區長土鎮,始建于1958年,設計日處理水能力為0.3萬噸/日規模。水廠的水源主要為雙溪水庫水,通過20多公里渠道和后端8公里管道輸送到廠,最大輸水能力為5萬噸/日單管輸水;旭水河重灘堰為該廠的安全備用水源。水源水質達到國家集中式取水地面水源水質標準。水廠主供貢井城區和匯東部分城區。水廠環境優美,為省級園林式綠化單位。一水廠水處理生產工藝為:根據源水水質情況,在引水管道上進行前加氯,源水進入反應池后,在反應池中添加混凝劑進行混凝反應,隨后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反應,沉淀之后的水進入濾池過濾,濾后水經過加氯消毒后進入清水池。清水池的水經過送水泵站送到城市管網。該廠目前在加氯和投藥兩個工藝實行了自動化管理,生產過程實現適時監控。確保出廠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二).實習內容:
1.了解城市水資源情況,水廠水源情況,水廠廠址選擇原則,出水水質要求。
自貢市水資源情況:自貢市屬缺水城市,存在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的特點,缺水原因:1.不傍大江大河,境內缺乏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水資源總量及工程調控能力有限。2.工業企業污染嚴重,城區過境的威遠河、釜溪河的部分河段水質已基本喪失使用功能。3.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旱災頻率高達58.3%。由于自貢市去年遭受80年難遇的特大旱災后,冬干、春旱接踵而至,致使現有的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尤其是作為自貢城區供水重要水源的雙溪水庫,蓄水量嚴重不足。使得城區生活、生產用水矛盾突出。
水廠地址:在旭水河的上游土丘處,距河岸較近,便于修建岸邊式的取水泵站。地距供水區:貢井區、自流井區的位置相對較近,且方便來水從榮縣的雙溪水庫重力自流到自貢市的長土鎮。距公路較近,交通方便。
水廠水源情況:主要水源是雙溪水庫的優質水,其備用水源為旭水河河水。
出水水質:采取遠程在線監控:原水水質控制點(在線濁度監控儀、原水水質采樣導管)、濾前水質控制點、濾后水質控制點(水質取樣、濁度、余氯量監測儀)、出水水質控制點、出水水量計、出水水壓表,嚴格控制出水水質。
2.了解水廠的規模,工藝流程,平面及豎向布置情況。
水廠規模:自貢市供排水公司第一水廠規模為10萬m3/d的老水廠
3.了解水廠使用凈水藥劑(混凝劑、助凝劑)的品種、投量和投加方式方式;消毒方法、投加量及投加設備。
4.熟悉和了解各單項構筑物的型式、構造、工作過程、基本設計參數以及運行管理的內容、方法和經驗。
1)取水構筑物:設計原則及位置選擇,形式和構造,操作管理的內容和方法,取水泵房的布置,給水水泵的選擇及附屬設備的選擇。
2) 混合、反應設備(絮凝池):混合設備類型,設計運行參數。反應池形式、構造及設計要點,設計運行參數(流量、停留時間、g、gt)。
3) 斜管沉淀池:構造、工作特點、設計運行參數和附屬設備情況。
4) 重力無閥濾池:構造,工藝尺寸,配水系統形式,濾料種類,級配及層數,沖洗方式、強度及歷時,膨脹度,沖洗水的供給及排除,管廊布置,自動控制設備,濾池運行操作程序,處理效果等。
5) 消毒設備:消毒方法,加氯量,加氯間及氯瓶庫布置。
6) 清水池及送水泵站:清水池容積、構造及尺寸,送水泵站的工作特點,水泵布置和調度方式。
5、了解水廠自動化設施及運行情況。
6、了解水廠的組織管理及運行的指標,包括人員編制、漏失水量和水廠自用水量,每噸水的電耗、藥劑消耗量、制水成本和水價等。
(三)實習體會:
通過到水廠實地參觀學習,首先對水廠近期的工作情況,工作任務,水源問題,生產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對水源的突變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實地觀察制水工藝,這是一座的傳統工藝,60年代建成時產水幾千噸,后由于城市的發展需要,經改造擴建后變成2萬噸、3萬噸、8萬噸,其中無閥重力式濾池老系統是95年建成投產,新系統是99年建成投產,逐漸完成生產能力增大的改變,對處理工藝:絮凝—沉淀—過濾的工藝流程,以及其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將理論聯系實際,從理論認識到感性認識,更加深刻地掌握了以往所學的知識,理論指導實踐,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理論認識不完善、不全面的地方,更發現了一些自己錯誤的認識,再結合書本,進一步糾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以此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