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內科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護士內科實習心得體會范文 篇1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呼吸消化內科。
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開拓創新意識,在護士長領導下,在帶教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經常換位思考別人的苦處。我向老護士學習科室文件書寫規范,認真書寫一般護理記錄,危重護理記錄及搶救記錄。遵守規章制度,牢記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嚴(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護理部為了提高每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每月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和培訓,對于自己的工作要求嚴標準。端正工作態度,“醫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計解除病人的疾苦為己任。
護士內科實習心得體會范文 篇2
過去的一個月,我主要在心內科學習,它是臨床實習的重點。需要我們了解內科常見疾病的病因及易患因素、各專業特殊儀器的應用及專科檢測、治療方法,如:肺功能測定、心電監護、心臟起搏除顫器、心導管、各種內窺鏡檢查、腹膜透析、各種穿刺術等。熟悉內科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及毒副作用、臨床化驗正常值及臨床意義、能識別常見的異常心電圖,各系統疾病的功能試驗及檢查方法。
剛去內科時我還不適應,但我服從領導安排,不怕麻煩,向老師請教、向同事學習、自己摸索實踐,在短時間內便比熟悉了內科的工作,了解了各班的職責,明確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體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夠順利的開展工作并熟練圓滿地完成本職工作。
護士內科實習心得體會范文 篇3
20xx年12月,在老師們的組織和領導下,我帶著新奇與緊張的心情再次來到了大港醫院,首先我非常感謝帶教老師們的辛勤講解和傳授知識,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實踐上,都還需要倍加努力,讓我對知識的渴望更加強烈,并提前對自己未來的崗位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盡管時間見習時間很短,但我卻收獲甚多。
這次我去的主要是內科科室,包括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消化與內分泌科。每次老師都冒著嚴寒來樓下接我們――這讓我非常感動。進入科室后,對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有威嚴和魄力的——護士長,護士長將我們分配給了相應的帶教老師,帶教老師熱情的接待和問候讓我們感到倍加溫暖,緊張、忐忑、迷茫的心情漸漸被積極的求學欲望給打壓下去了。
首先,我知道了科室各崗位護士的相應職責。帶教老師們基本上一共都是分為總務班護士、主班護士、責任護士、主管護士、護士長,還有就是護士。她們集體分開著輪流交替的引導著我們。總務班護士老師告訴我們:'總務班就相當于科室的后勤部,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定期定時的整理、清點、檢查、歸納和處理物品以及物品的準備齊全'。主班護士老師告訴我們:主班護士就是科室里繼護士長之后的第二把手,在整個科室的護理治療過程中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不僅僅是處理、核對、查證醫囑,更主要的是自身具備扎實的理論醫學知識。責任護士老師告訴我們:責任護士是跟病人來往最密切的朋友,送去的不僅僅只是來自朋友的關心,更是一個家人的個股,最主要的
是疾病的護理。主班護士老師告訴我們:主班護士在科室里擔任著相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角色,是決定護理治療有效開始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影響護理治療效果的關鍵性因素。主班護士的工作就是要做到護理信息及醫囑處理的及時,準確,完整,有效。然后就是護士長老師,在每一次見習快要結束的時候,護士長老師都會引導著我們在一
個房間里進行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從最基礎的科室上下班的日程安排,護士的交接班,每日的物品清點、整理,對病人相關的基礎護理和相關的不同疾病的不同護理模式,以及針對科室當時不同病人的病歷,督導我們分析和理解,引導我們舉一反三。對于護理的具體工作,我們還處于陌生而熟悉的狀態,看著護士們忙碌的身影,有著老師熟練準確的操作技能及優秀的各種護理工作能力,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護理工作,更具體而詳盡的了解這個行業。其實,護士的工作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我們只有不段的去學習去思考去操作去鍛煉,才能擁有牢固的技能!這應該算是第一個收獲!
接下來,我想說說,在這三次見習里,對我影響最大,印象最深刻的科室――神經內科和內分泌科。
神經內科――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大腦、脊髓及周圍各處神經血管的病變。在這里,我認識到了急救車――里面包括上層的急救藥物(大多都是注射類藥物,還有配合生理鹽水持續滴注類的搶救藥物),下層主要就是各類搶救簡易裝置(包括吸氧裝置;吸痰裝置;開口器;壓舌板;)。在這里,我明白了護患溝通的重要性。老師讓我們去和這位年齡五十幾歲的大伯聊天,去了才發現,大伯是那么的和藹可親。大伯跟我們講述著他自己的故事――他已經患有糖尿病二十幾年,前幾年突然出現心臟的問題,去醫院就診,結果被查出來是心肌缺血,其中有三條血管被堵塞,醫生建議做心臟搭橋手術,但是要花十幾萬元錢,大伯無可奈何,結果聽旁人說一家中醫院治療心肌缺血效果很好,于是就吃了好幾個療程,結果真的心臟供血緩解了很多。可是,這個方法畢竟是治標不治本,現在,大伯又出現了下肢血管栓塞,下肢麻木,跛足,并因為腦梗塞而入院治療。大伯的經歷讓我感受頗多,也有一種貌似曾經學習的知識都恍然大悟、迎刃而解了。在這里,我還收獲了幾個關于神經內科典型病例。
其一,是一位因為長期使用激素的中年婦女,她外在有著滿月臉,全身臃腫,皮膚薄而脆弱,有褥瘡。她因為長期使用激素,導致全身免疫力下降,誘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并發癥,最終危及至腦,出現腦栓塞。神經內科的疾病都是環環相扣,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其二,就是一位剛剛從急診做完溶拴治療后轉至ICU的患者,他是一位五十幾歲的大伯,聽家人敘述說在凌晨三點突感不舒服,凌晨五點患者已經意識不清,在這時,被家人緊急送去醫院急診掛號治療,到上午十點鐘,患者被確診為腦栓塞并已經做完溶拴治療,現已意識清醒。這是很成功的病例,對于這種腦栓塞的患者,我們需要把握住最佳的搶救時間,并在最佳的時間內做完溶栓治療,這樣子一般情況下,病人都不會留下后遺癥,否則,被搶救過來的病人大多也都是偏癱,癡呆等多功能障礙。其三,一直以來,我都認為神經學特別難學,但是去了神經內科,我就發現以前學的很多東西都其意自解了,這就應該是我的第二個收獲――對于醫學;我就應該多讀,多看,多想,多動手.珍惜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機會,這完全比得上自己臺下看書好幾天的效率。
內分泌科室――消化及內分泌科――各種消化系統疾病及各種激素分泌功能失調的疾病患者。因為這一次我們是下午去見習的。 首先就是百聞不如一見的餐后血糖檢測。老師首先就通過一位患者為我們演示了一遍采血,只不過臨床上的采血針不是用的采血筆,而都是一次性的采血針,這為我們剛剛學習的血糖操作又加深鞏固了一遍。接下來,就是老師推著一臺看上去很高大上的機器帶領著來到了病房,這是一個血糖血脂很高的患者,后來才發現這是要做一個操作――人體感覺閾值測試分析系統。
這是為了檢測患者的感覺神經功能,主要是通過雙足部感覺神經的測試和分析,該過程包括:10g尼龍絲觸覺,涼溫感覺,針刺疼痛,跟腱反射。接下來,是另一位老師為該病人做了一個動脈血流測試――主要是利用導電筆擦上耦合劑,通過一個小型儀器分別在左右上肢、左右足背尖、足踝先找到正確的動脈位置,然后再通過一個表,聽動脈血流的聲音判斷值的大小。然后,出病房后,老師帶我們看了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及護理的正規操作流程,其中老師介紹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分為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非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雙胍類,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人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我個人是對藥物不敏感,但是經過老師說了一遍,我一直都記憶猶新。接著,老師帶我們去治療室看了看胰島素筆,目前主要是分為胰島素筆4/5.唯一的區別是胰島素筆5比胰島素筆
多一個功能――就是在每一次注射前都可以看見上一次注射的胰島素劑量,另外就是一次性的胰島素筆。接著老師就給我示范了一遍胰島素注射的全過程,包括了胰島素筆、白蛋白均應放在零下4攝氏度的冰箱中,然后胰島素筆的安裝,檢查,排氣,調整劑量及注射部位的應用和選擇。臨床上為了方便患者的治療,又出現了一種胰島素泵,老師順便帶我們去看了一位婆婆的胰島素泵,跟我們平時用的Mp4.Mp5大小差不多,然后通過一根很細的管道與病人體內相連,通過醫囑調好劑量,時間,然后胰島素泵會在相應的時間內向患者體內注入相應劑量的胰島素。
最后,老師給我們講述了有關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平時患者自己使用胰島素時,使用劑量過高后患者會出現低血糖反應,而表現為頭暈,乏力,虛汗,饑餓感,視力模糊等癥狀,此時應立刻服用糖水或吃一塊糖或者靜脈注射葡萄糖,臥床休息。當胰島素劑量不足時,患者會出現極度口渴,口干舌燥,此時患者應該適當增加兩個劑量的胰島素,適當注意休息。我的第三個收獲,也是最深的體會,要想做一名優秀的護士,就得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優秀的護理技能,我還需要不斷學習,倍加努力,不斷實踐,學習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護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與雜亂的,雖然如此,可是我們發現,護士有著其獨特的魅
力。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瑣碎的工作,有著完整的體系,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發揮其獨到的作用,產生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也算第四個收獲:正確認識護理,樹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
在這段短暫的時間里,簡單的語言并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的受益匪淺。通過這次的了解,我更清晰地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只有努力學習且珍惜每天的學習機會才會活得精彩。我們應該在培養我們點點滴滴的收獲時,以更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慢慢融入以后的工作崗位,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對護理事業盡心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