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實習報告(精選3篇)
農業生產實習報告 篇1
本人于xx年XX月底在xx省xx集團有限公司農業研究所實習至今,通過實習,對我國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對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一、實習單位簡介
xx省xx集團是一家以xx名優產品為龍頭,骨干企業為主體,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綜合經營的國有大型企業.而其領導下的農業研究所是一家集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專業研究所,創建于1956年,是我國一家研究所,集科研與生產經營于一體,為我國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有在職人員62人,其中科技干部6人,管理人員3人,試驗輔助工10人,生產工43人;大專及本科學歷6人、中專學歷2人、高級工程師1名、助師6名、技術員1名.擁有耕地面積2567畝,其中試驗基地和生產示范基地分別為240畝和2170畝,其它200畝.
科研主要從事選育種、高產栽培、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及生產專用機械的研究(研制)、創新、示范與應用推廣。近年來每年承擔國家農業部或省項目多個,并先后與等多家高等院校院所合作攻關,如開展粉蚧蟲生物學特性、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技術(包括天敵、生物多樣性等一系列防治技術)、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技術、選育種等項目的試驗研究,特別是20xx年來在麻類體系及專家的支持和指導下,本所加大對產業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攻關,已取得一定成效.
二、實習內容
(1)認識階段
初來單位那幾天,什么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工作環境也不是很好,大家都知道,像農業研究所這種單位一般都是在小地方的,而且還有點偏僻,呈現在眼前的一幕幕讓我有些迷茫,沒有了以往的激情.但經過幾天與領導和同事們的談話,我更好的認識了我實習的這個單位,原來它曾經有這么輝煌的時候,還是全國一家研究所.了解到這些之后,我又有了原來的干勁——要在這里好好做,學習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來單位的前兩個星期,我都是以學習為主,跟著有經驗的同事去基地調查與記錄,慢慢的認識了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龍舌蘭麻,屬多年生單子葉、異花授粉植物.目前我國大規模種植的主要品種為H·11648,正常生產情況下,從大田種植到開花死亡,全生育周期為14~15年,即其采葉期平均為12年年均可采葉量為50片左右.一個月的學習之后,單位領導對我們進行了考核,主要通過試卷進行評分,一個月的學習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
(2)學習摸索階段
通過一個月的學習,我掌握了不少知識,也熟悉了工作的內容,單位領導也放心交待一些事讓我去做,但主要還是跟著其他同事學習.這個階段我也慢慢開始摸索著去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遇到有些與自己所學專業有關的問題,我會試著去解決,確實不能自己解決的,我會虛心的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或者向學校的老師請教.在這個階段,我慢慢學會了自己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掌握了一些獨立解決事情的能力.
(3)獨立解決問題階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查,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單位領導的肯定,他們也愿意把一些事情交給我去做,特別是與我所學專業相關的.在我實習這段時間,我們單位協助國營農場完成了20xx年測土配方施肥的工作,我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充分運用到工作中去,實際操作了如何采集植物樣品和土壤樣品.在工作期間,我還遇到了不少問題,例如“3414”肥料試驗中的數據處理問題我不是很明白,致使此試驗總結一度擱淺,但在我不懈努力,以及詢問相關老師和通過網上學習后,我還是把這個問題弄明白了,最后還得到了領導的肯定.
此外,在實習期間,本研究所正式成為了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湛江試驗站,在某種意義上說,研究所肩負的責任將更加艱巨.
三、實習總結與感想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感觸頗深.首先,我發現自己很多專業知識都不是很明白,以至于很多事情都很難開展.例如,在進行試驗總結的時候會遇到很多數據處理問題,像用SAS、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的時候我都有很多不明白,所以,在領導和同事面前都很不好意思.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我會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把該掌握的知識弄明白.其次,我學會了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要勤思考,多動手.最后,這段時間與領導和同事們的相處中,我懂得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去處理與上級領導和基地工人的關系,工作積極負責,得到了多數人的肯定.
實習這段時間,我迷茫過,累過,但最多的還是欣慰,為學到了這么多知識而欣慰,為自己慢慢的成熟而欣慰.在此,本人對給我提供這次實習機會的老師和單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農業生產實習報告 篇2
1.實習過程。
5月13日往壽光蔬菜展覽會,參觀蔬菜新品種和先進的種植治理技術。
5月16日往的城陽上馬的蔬菜基地,參觀有機蔬菜大棚,并才會了很多病蟲害的標本。
5月17日在校園主樓后的花園、農學與植保試驗田和園藝試驗田中采集病蟲害的標本。
5月18日到5月25日在病理實驗室整理采集的病蟲害標本。
2.主要作物農事季節(小麥、桃、蘋果)。
2.1小麥
小麥的物候期與地區、品種、及環境條件和農業栽培技術有密切關系。在不同年份,因受天氣影響也有變化。根據器官形成將小麥生養期分為三個階段:種子萌發到幼穗開始分化之前為營養生長階段,主要是生根、長葉、分蘗、營養器官建成;幼穗分化到抽穗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階段,幼穗分化發育與根葉蘗莖的生長;抽穗至成熟是生殖生長階段,為開花授粉形成籽粒和灌漿成熟的階段。
我省所在的北方冬小麥種植區將小麥生養期劃分為播種期、出苗期、分蘗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挑旗期、抽穗期、開花期、灌漿期和成熟期等生養時期。播種期一般初,七天左右之后葉露出地面2厘米以上為出苗期,長至3片葉時開始在芽鞘上分蘗,當分蘗露出分蘗鞘1.5厘米時達分蘗期。在12月份左右小麥有六片葉左右氣溫在零攝氏度時進進越冬期。次年三月上旬氣溫回升,新葉長出2厘米,小麥由匍匐生長開始向上生長。一般三月中下旬,長第二片春生葉時小麥開始起身。四月中旬,莖高五至七厘米時雌雄開始分化為拔節期。長第六片春葉時達挑旗期,又稱孕穗期。四月下旬,不含芒高出2厘米時為抽穗期。抽穗后二至五天開花,一般在五月上旬,由中部小穗先行開花至百分之五十時稱開花期,可持續一周。從多半仁經過頂滿倉到蠟熟前成為灌漿期,歷時二十天左右。六月上旬達成熟期,一般在七天左釉冬包括最適宜收獲的蠟熟期和完熟期。
2.2桃
桃樹的物候期與地區、品種、樹齡及環境條件和農業栽培技術有著密切關系。在不同年份,因受天氣影響也有變化。
2.2.1萌芽和新梢生長
桃樹的葉芽萌發早于花芽,而抽芽卻在開花之后。桃樹新梢生長需經歷開始生長期、迅速生長期、緩慢生長期和停止生長期。當均勻氣溫在15攝氏度以上時,新梢開始生長,但較為緩慢。一般迅速生長期有1~3個高峰,而整個生長期共為3~5個月。
2.2.2開花
當氣溫穩定在10攝氏度以上,桃樹即要開花。桃樹的開花期南北地區差異較大,總的趨勢是由南向北漸次延遲。
2.2.3落花落果
花期結束以后,沒有受精的花開始脫落。受精不良或營養條件不充分的果實,多數在硬核前脫落。正常落花落果有三次。落花落果的程度品種間差異明顯,有些品種也有采前落果現象。
2.2.4果實的生長與成熟
受精的果實生長從花期結束開始,直至果實成熟。果實生長期的是非因品種而異。果實成熟是指第三期發育過程中,水解過程占上風,淀粉轉換為糖,粘結細胞的中粘層轉變為可溶狀態,果實軟化,葉綠素分解,同時也合成一些黃色素、紅色素、各種纖維素及脂類物質等。從而成熟的果實表現出固有的大小、光彩和風味。
2.2.5落葉
桃樹的落葉期和營養關系很大,而品種間差異較小。生長弱較生長強的早落葉。落葉過早不利于后期的養分積累,影響越冬,樹勢朽邁也快。
2.3蘋果
蘋果為薔薇科蘋果屬植物,落葉喬木。
蘋果的一生分為五個齡期,即為幼年期、結果初期、盛果期、結果后期和朽邁期。各齡期的是非受品種、砧木、土壤、天氣和耕作技術的影響。在山東半島地區,幼樹生長2~3年后即可結果,進進結果初期,7~8年后進進結果盛期,可維持20年左釉冬在結果后期產量下降,到經濟壽命結束時,樹體開始朽邁,直至死亡。
在山東當春季日均勻氣溫在10℃以上時,蘋果陸續開始萌動(3月中旬),一個月左右后萌芽生長,當秋末均勻氣溫低于15℃,日照短于12小時,蘋果開始預備落葉(11月中),隨后進進自然休眠階段。
蘋果的年周期分為生長期和休眠期。生長期包括萌芽期、花期、新梢生長期、果實發育期、果實著色成熟期和落葉期;休眠則由自然休眠和休眠組成。生長期的是非與當地的天氣條件有關,山東為240天左釉冬西南高地可達300天。據調查紅富士蘋果在山東萊陽3月20日萌芽,初花期4月19日,盛花期4月23日,終花期4月27日,花期持續9天,果實發育日數約180天,落葉期11月20日。
農業生產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時間:
20xx年7月5日7月14日
二、實習地點:信電樓電子工藝試驗室
三、實習目的:
創新精神和實踐力量是對新時期高素養人才的根本要求,隨著學問經濟的深入和信息技術的飛速進展,實踐環節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電子工藝實習是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其目的是穩固和加深所學電子技術的學問,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一兩種電子產品,了解并把握電子產品設計、制作的根本方法、根本技能和工藝學問。培育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力量和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力量,為學習后續課程,完成畢業設計以及從事電子技術工作奠定根底。(以上的試驗目的是摘錄于教師上課課件)
四、實習內容(按時間挨次記錄)
1、7月5日上午在三教407鄭教師給我們上了一堂關于這次實習的理論根底課,課程的主要內容介紹電子電路設計的根本方法,學習電路方案的分析、論證和比擬、設計計算和選取元件、通過講解和觀看視頻得方式了解電子產品制作工藝,包括焊接技術、電子元器件的識別、選用和檢測,印刷電路板、裝配與連接技術、外表安裝技術、調試與檢測技術、電子技術文件等。在課上我們也了解了本次實習詳細時間安排。對這次實習有了一個相對全面的了解。
2、7月5日下午,我們集體到電子工藝試驗室聽何教師介紹試驗室的各種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我對試驗室各種儀器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特殊是對本次實習將會用的'到的試驗儀器教師進展了很仔細的講解。
3、7月6日在何教師的指導下,我們進展了電子元器件的焊接工作,主要是一般電阻和貼片電阻的焊接,在這個過程中,也進展了電路板的切割實習。我從一開頭不知道要怎么操作到第一個電阻被焊接在電路板上(雖然焊接的很不好),接著一個電阻一個電阻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焊接的作用。在實現過程中教師始終在給我們講解一些安全問題、并且不斷通過我們所犯的錯誤直接點出,是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
4、7月7日在鄭教師的指導下進展了脈搏測試儀的電路設計和電路搭接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了解了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方法,例如一個電容上寫著302意思是這電容的大小3000Pf,也知道開頭思索這樣樣在一個較小的空間內給電路板布線。學會查閱電子根底器件的使用方法。
5、7月8日在何教師的指導下,進展集成電子器件的拆卸和焊接的實習,在這個過程中知道這樣處理焊錫、使用了助焊劑、這是一個相對于焊接單個電阻來說要更細心、更有急躁的活。在焊接間隙教師還給我們講解和實踐了打孔的方法。
6、7月9日對脈搏測試儀電路進展了調試。主要是對時基信號產生電路進展調試,通過調解電位器是4060的第九管腳實現136Hz輸出。接下來對譯碼和顯示電路進展調試使其能正常計數。了解了很多電路調試的方法,電路檢查方法技巧。
7、7月10日早上鄭教師介紹FM收音機及無線電學問。下午進展了FM收音機在流焊、單元器件焊接和組裝。初步了解了FM收音機工作原理、再流焊的相關學問。
8、7月11日對脈搏測試儀電路進展了最終的調試。主要調試心律監測電路和信號放大電路。
9、7月12號開頭對收音機進展調試,并開頭對設計報告撰寫。設計報告的撰寫過程中了解了設計報告的撰寫規定,熟識了設計報告的撰寫模式。并對近期實習進展了辯論。
10、7月13號對FM收音機在地下室進展最終調試,并上交脈搏測試儀設計報告。
五、實習總結、感悟和收獲
對于個人來說這次實習可以簡潔的這樣概括學學問、長見識、增意識。
學學問。整個實習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從一開頭的理論學習,到后來在實踐過程中對每一個學問點的熟識和把握,都是自己不斷學習學問的過程。
長見識。當一個電阻被我焊接在綠色的電路板上時我,原來這樣就行了啊在焊接電路板的時候我有了這種感覺;面包板上的布線也可以成這樣啊,當看到好多同學把脈搏測試儀電路布線的很簡潔的是我再次張了見識;原來電子產品離我們這么近啊!當看著同學們自己安裝的FM收音機開頭承受到節目時。
增意識。在整個實習中深深的體會到書本學問的重要性,特殊是模電和數電學問,根底學問的重要性意識不斷加強。教師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始終通過我們所犯的錯誤,不斷給我講解很多很實實在在的安全問題,用電的安全,地磁波使用、電烙鐵使用等等,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安全意識,即使我們這種弱電專業,安全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實踐和理論學習原來就是相互促進的,就像哲學上所說的熟悉事物的過程:實踐總結成理論學問通過學習理論學問再實踐。把我每一個來之不易的時間時機,相對于理論學問的學習而言,實際操作的時機可以說是很少。這次實習讓我有了把握每一次實習時機的意識,并且應當去制造這種意識。
六、對電子工藝實習意見和建議
就像上面的實習目的上所寫那樣,其實我們真的學到了很多學問,十天的實習過程中,我有自己最這個課的一些看法,不知道對錯,僅是自己個人想法。
我覺得教師在引導我們思索的時候還是要考慮一下我們自身的學問儲藏,比方所焊接,在我們蓮一些根本東西都不了解的狀況下,叫我去思索創新,我覺得是有點不太現實。
可以提前告知我們實習內容,我們大多數同學都是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才知道我們小學期的內容,在布滿神奇顏色的通知好像有點不知所作,早介紹給我們我們可以早做一些學問上和心理上的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