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裝實習報告(精選7篇)
電裝實習報告 篇1
電話控制燈延時開關的工作情況:
這種開關是可直接接在電話機旁的臺燈、壁燈或其他照明電燈開關的兩端,在不影響電燈正常照明的前提下,使其具有電話控制自動延時點亮功能,給夜晚人接電話帶來方便。當電話鈴響起或拿起聽筒撥打電話時,這種開光便自動點亮:鈴停或掛機后,經過約1040s,電燈自動熄滅。另外該燈還增設了一個清觸按鈕開關,只要觸動開關,也能使被控電燈點亮延時50s左右。設計制作過程:
開關電路圖與電路板圖的制作,實習材料中已經給出了我們所需要的電路圖,利用protel我們很輕松的就可以把電路圖給畫出來了。但是,在畫電路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軟件里面會找不到那幾個比較特別的元件,所以,我得觀察其引腳布局,用其他引腳布局類似的元件代替。在這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某些元件的引腳布局與正負,由于之前不是很認真,在畫電路板圖的時候我就吃了苦頭,由于一兩個元件的錯誤,就使得快要做好的電路板圖給浪費了。在弄電路板圖的時候也要注意,拿到元件,用元件與電路板圖對比,引腳與封裝對了才算成功,之后就可以打印了。
電路板的制作,用打印好的電路板圖印在電路板后,就可以用氧化劑腐蝕了,在腐蝕過程中,要隨時在旁邊看著,有些同學不注意,板子在氧化劑里面久了,使得整個板子的銅都沒了,制作就失敗了。之后就是打孔了。孔打好后就開始焊接,由于在去年我們就接觸過焊接,所以在這一步是很快給弄好了。但我們還是要注意,不能再焊接的使不該連的地方給連起來了。
調試,整個電路板制作完成,下面就開始調試,我們班有同學自己制作了調試工具,我拿過去接上電路,電路一接上燈就亮了,看來不成功,仔細分析了,發現是一個三管給接錯了,自己回去重新接好,再接上電路不亮,按下開關,燈亮了,成功了一半。在把光敏電阻遮擋起來,燈也亮了。最后是只把光敏電阻的大部分遮起來,這才不亮,用一塊電池給電路通一下電,這時燈亮了。
實習總結;
這次實習給了一給我們自己畫電路圖自己手工制作電路板的機會,以前沒自己親手做過電路板都覺得很難很難,但是,當自己做過后,感覺自己還是有能力完成一塊簡單電路板的制作的。在實習過程中我們應該具有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失敗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找出問題所在,然后把問題解決。
電裝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內容:
1)了解規范操作及安全用電的常識,學習識別簡單電子線路,學習正確的焊接方法,認識收音機的組成。
2)了解收音機的種類和工作原理以及設計電子器件的工作流程,了解收音機元器件的類別、型號、使用范圍和方法,掌握如何正確選擇電元器件。
3)學習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練習并掌握電子焊接技術。
4)分發與清點電子器件,學習使用工具測試電子器件,檢測器件是否正常工作。
5)學習讀解電路圖,完成電路板的焊接,調試收音機正常工作。
二、實習器材及介紹:
1、舊電話一個:
a)二極管11個,三極管9個,發光二極管3個
b)電容:10n電容2個,100n電容4個,22n電容3個,100μF容1個,10μF電容1個,4、7μF電容3個,1μF電容1個
c)電阻:18Ω,75Ω,150Ω,120Ω,560Ω,470K,1K,5K,2K,10K電阻各三個470Ω,7K,200K,9K,4K,15K,6K,20K,27K電阻各一個,33K,100K,820K,100Ω電阻各兩個;
d)集成塊:HM91710A(IC2)一個,GL6840A(IC1)一個;
e)開關:壓簧開關一個,撥線開關一個,撥紐開關一個;
f)保護電阻一個,排線一根,按鍵板一個,電話機殼一個,電烙鐵,焊錫絲,鑷子,斜口嵌,螺絲刀等
2、新PCB板
3、電烙鐵
4、焊錫絲
5、工具箱
6、數字萬用表:用來測量電壓、電流、二極管、三極管及電容/
7、電話線一截,使用電話與交換機連接起來
三、原理簡述:
無線電原理
1)聲音信號都是一樣的,如果不處理就向空中發射,則所有電臺的聲音信號將混在一起,將互相干擾變成雜音而無法接收。因此必須利用調制將不同信號調制的不同頻段上。
2)低頻電磁波傳輸距離不如高頻電磁波,且要求較長的發射天線。通過調制可以將低頻信號變為高頻信號。
調頻調諧原理
1)AM工作原理:中波廣播信號520―1620KHZ,通過L3與CO―3組成的輸入回路選擇后,送到CXA1691BM集成電路(IC)10腳,與本振信號混頻。本振信號是有IC內電路5腳外接B1,C8,CO―4構成本振回路產生的。混頻后IC14腳輸出各種組合信號,有B2與CF1組成455KHZ中頻選頻回路,將高頻載波變為統一中頻載波(455KHZ),然后從IC23腳輸出,內經IC4腳外接音量電位器RV控制,送入IC24腳進行音頻放大和功率放大,再從IC27腳輸出,C23耦合到喇叭上。從IC23內輸出另一路與外接C16送入IC22腳內AGC電路,進行自動增益控制。
2)FM工作原理:調頻信號64―108KHZ從ANT拉桿天線輸入,經L1與C1送入Q1預選放大,又經C2耦合到L2與C3組成的輸入回路,得到64―108KHZ范圍的選擇,在竟C4到IC12腳。輸入高頻波得到高頻放大,有L4,CO―1組成高放回路,選擇接受FM電臺節目。FM本振回路有L5,CO―2組成。CO―1和C0―2是有同軸可變電容器,目的是本振信號頻率跟隨FM信號頻率變化而變化,始終相差10、7MHZ。本振信號與電臺信號的差頻組合陶瓷濾波器CF2選擇,使得FM高頻載波變成統一中頻載波。在輸入IC17腳進行中頻放大,又經過鑒頻回路和附加回路B3,將音頻信號解調下來,從IC23腳輸出。內經IC4腳外接音量電位器RV控制后,輸出到IC24腳經C23耦合到喇叭上。鑒頻輸出的10。7MHZ偏移,通過IC內部AFC回路,到IC21腳輸出,通過C15,R13,送入IC6腳來實現的。
四、實習步驟:
1、對照元件清單目錄表檢察元件是否齊全;
2、認識識別各種元器件以及認清起作用;
3、學習收音機調頻調幅的工作原理;
4、按照電路圖將元器件焊接在與之對應的位置處;
5、裝配完畢后,通電進行測試,若各項功能齊全則進行下一步,若存在缺陷則用萬用表進行檢查并糾正;
6、作一些基本的調試;
7、把應該固定的地方牢固的封住;
8、把焊接好的電路板與外殼組裝;
9、檢查驗收。
五、實習小結及心得:
1)對電子工藝的理論有了初步的系統了解。我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與電路元件的技巧、收音機的工作原理與組成元件的作用等。
2)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煉
3)了解整機安裝的一般步驟。
4)學習焊接成批元器件的操作程序。
技能目標:
1、學會用萬用表檢測印刷線路板和電阻。
2、掌握一批電阻在印刷板上的焊接六步操作。
3、完成所有電阻在印刷板上的焊接。
情感目標:
1、進一步培養和訓練學生良好的操作習慣。
2、激勵學生好學向上、追求科學、樹立理想。
電裝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內容:
將舊電話電路板上部件拆下裝到新電路板上,然后組裝成一個新的電話。
二、實習器材及介紹:
舊電話一部,新電路板一個,集成塊底座兩個,電裝實驗工具一套等。
三、原理簡述:
電話通信中實現聲能與電能相互轉換的用戶設備。由送話器、受話器和發送、接收信號的部件等組成。發話時,由送話器把話音轉變成電信號,沿線路發送到對方;受話時,由受話器把接收的電信號還原成話音。電話機一般分為磁石式、共電式和自動式三類。電話通信是通過聲能與電能相互轉換、并利用“電”這個媒介來傳輸語言的一種通信技術。兩個用戶要進行通信,最簡單的形式就是將兩部電話機用一對線路連接起來。
a)當發話者拿起電話機對著送話器講話時,聲帶的振動激勵空氣振動,形成聲波。
b)聲波作用于送話器上,使之產生電流,稱為話音電流。
c)話音電流沿著線路傳送到對方電話機的受話器內,
d)而受話器作用與送話器剛好相反——把電流轉化為聲波,通過空氣傳至人的耳朵中。
這樣,就完成了最簡單的通話過程。通過互聯網能打電話到普通電話上,關鍵是服務供應商要在互聯網上建立一套完善的電話網關。所謂電話網關,是指可以將Internet和公共電話網連接在一起的電腦電話系統,其一端與Internet連接,另一端是可以打進打出的電話系統。當用戶上網后,使用專用的網絡電話軟件,可以通過麥克風和聲卡將語音進行數字化壓縮處理,并將信號傳輸到離目的地最近的電話網關,電話網關將數字信號轉換成可以在公共電話網上傳送的模擬信號,并接通對方電話號碼,雙方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話網關通話了。
四、實習步驟:
1、了解電話機的基本原理和組成部分,認識電路圖,學會如何認識元件,如三極管、二極管如何判斷好壞,還有元件的正常標準;
2、將元件從舊的PCB板上拆下,拆卸時應從高到低,從大到小,然后檢查各元件是否正常,若不正常應更換新的。將萬用表調到歐姆檔測量電阻看其是否與所給的參數相符,同樣將萬用表調到二極管檔測量二極管、三極管是否正常。
3、裝配并焊接電話機各元件,按從小到大、從低到高焊接元件,電解電容、二極管應注意正負極。焊接完成后,檢查是否有漏焊、錯焊、虛焊,若有及時補救;
4、將萬用表放在電壓檔上,接通交換機測量在摘機和掛機狀態下的電壓是否正常,若不正常應重新檢查電路是否有錯焊、虛焊;
5、電路檢查無誤后,讓同學撥打你的號碼,看振鈴、話筒是否正常,再給同學撥號,看按鍵、話筒是否有問題,若有問題,應檢查電路和元件,看元件是否壞了,是否有錯焊、虛焊;
6、檢查無誤后再通話,在接通狀態下測量振鈴的電壓并記錄。再分別測量各拐角的電壓并記錄,然后將電話機組裝好。
五、實習小結及心得:
有了前面組裝收音機的經驗,我和同伴合作裝起電話來就覺得比較得心應手了,但初裝成功后,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電話只時指示燈亮,而不能撥打,沒按鍵音等等,但在我們的反復修理過程中,學到了好多知識,對電話機的原理更加清楚,學會萬用表測量技術等等,這為以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次實訓為期不長,但內容豐富,包含了多種能力和技術的訓練,它將基本技能訓練,基本工藝知識和創新啟蒙有機結合,培養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元件識別能力、安裝焊接能力、萬用表測量能力等等。現在實訓已經結束,但它的影響卻留存長久,它讓我們自己動手,品嘗成功的喜悅,激發了我們對實踐的興趣與熱情,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們的學習決心,它讓我們做了一回成功的自己,有著一定的成就感,特別是通過我的檢查與修理,使許多的同學的電話機也能正常使用,增強了我們的自信心,讓我們以更大的勇氣面對以后的學習與人生,它給了我們開拓進取的動力。車床實習報告超市實習報告測量學實習報告
電裝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內容:
將舊電話電路板上部件拆下裝到新電路板上,然后組裝成一個新的電話。
二、實習器材及介紹:
舊電話一部,新電路板一個,集成塊底座兩個,電裝實驗工具一套等。
三、原理簡述:
電話通信中實現聲能與電能相互轉換的用戶設備。由送話器、受話器和發送、接收信號的部件等組成。發話時,由送話器把話音轉變成電信號,沿線路發送到對方;受話時,由受話器把接收的電信號還原成話音。電話機一般分為磁石式、共電式和自動式三類。電話通信是通過聲能與電能相互轉換、并利用“電”這個媒介來傳輸語言的一種通信技術。兩個用戶要進行通信,最簡單的形式就是將兩部電話機用一對線路連接起來。
a)當發話者拿起電話機對著送話器講話時,聲帶的振動激勵空氣振動,形成聲波。
b)聲波作用于送話器上,使之產生電流,稱為話音電流。
c)話音電流沿著線路傳送到對方電話機的受話器內,
d)而受話器作用與送話器剛好相反——把電流轉化為聲波,通過空氣傳至人的耳朵中。
這樣,就完成了最簡單的通話過程。通過互聯網能打電話到普通電話上,關鍵是服務供應商要在互聯網上建立一套完善的電話網關。所謂電話網關,是指可以將Internet和公共電話網連接在一起的電腦電話系統,其一端與Internet連接,另一端是可以打進打出的電話系統。當用戶上網后,使用專用的網絡電話軟件,可以通過麥克風和聲卡將語音進行數字化壓縮處理,并將信號傳輸到離目的地最近的電話網關,電話網關將數字信號轉換成可以在公共電話網上傳送的模擬信號,并接通對方電話號碼,雙方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話網關通話了。
四、實習步驟:
1、了解電話機的基本原理和組成部分,認識電路圖,學會如何認識元件,如三極管、二極管如何判斷好壞,還有元件的正常標準;
2、將元件從舊的PCB板上拆下,拆卸時應從高到低,從大到小,然后檢查各元件是否正常,若不正常應更換新的。將萬用表調到歐姆檔測量電阻看其是否與所給的參數相符,同樣將萬用表調到二極管檔測量二極管、三極管是否正常。
3、裝配并焊接電話機各元件,按從小到大、從低到高焊接元件,電解電容、二極管應注意正負極。焊接完成后,檢查是否有漏焊、錯焊、虛焊,若有及時補救;
4、將萬用表放在電壓檔上,接通交換機測量在摘機和掛機狀態下的電壓是否正常,若不正常應重新檢查電路是否有錯焊、虛焊;
5、電路檢查無誤后,讓同學撥打你的號碼,看振鈴、話筒是否正常,再給同學撥號,看按鍵、話筒是否有問題,若有問題,應檢查電路和元件,看元件是否壞了,是否有錯焊、虛焊;
6、檢查無誤后再通話,在接通狀態下測量振鈴的電壓并記錄。再分別測量各拐角的電壓并記錄,然后將電話機組裝好。
五、實習心得:
有了前面組裝收音機的經驗,我和同伴合作裝起電話來就覺得比較得心應手了,但初裝成功后,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電話只時指示燈亮,而不能撥打,沒按鍵音等等,但在我們的反復修理過程中,學到了好多知識,對電話機的原理更加清楚,學會萬用表測量技術等等,這為以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次實訓為期不長,但內容豐富,包含了多種能力和技術的訓練,它將基本技能訓練,基本工藝知識和創新啟蒙有機結合,培養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元件識別能力、安裝焊接能力、萬用表測量能力等等。現在實訓已經結束,但它的影響卻留存長久,它讓我們自己動手,品嘗成功的喜悅,激發了我們對實踐的興趣與熱情,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們的學習決心,它讓我們做了一回成功的自己,有著一定的成就感,特別是通過我的檢查與修理,使許多的同學的電話機也能正常使用,增強了我們的自信心,讓我們以更大的勇氣面對以后的學習與人生,它給了我們開拓進取的動力。
電裝實習報告 篇5
實習內容:
(1).了解電烙鐵的性質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2).熟練使用電烙鐵及焊錫絲在電路板上焊接銅絲
1、 實習器材及介紹:
電烙鐵:由烙鐵頭,加熱管,電源線和烙鐵架組成。我們使用的是內熱式電烙鐵,功率在20—30w之間,其優點是功率小,熱量集中,適于一般元件的焊接。握手柄的方式有正握,反握和握筆式三種。
(1). 鉗子、鑷子各一把,銅絲若干。
(2).焊錫絲:由37%的鉛和63%的錫組成的合金。焊錫絲有熔點低,易與銅、鐵等金屬結合,焊接強度合適,電阻率低等優點因此是用于焊接合適材料。
(3).印刷電路板(PCB板):硬制塑料板上印有銅制焊盤,可將一些電子元件焊在其上。
2、 原理簡述:
電烙鐵是加熱工具,將烙鐵頭加熱到250攝氏度左右,在此溫度下,焊錫便可融化為熔融狀態,此時便可將與錫相親的銅制元件與PCB板上銅制電路焊接在一起。
焊錫線為錫鉛合金,通常用于電子設備的錫焊,其錫鉛比為:60:40。它的熔點低,焊接時,焊錫能迅速散步在金屬表面焊接牢固,焊點光亮美觀。烙鐵頭在正常使用下氧化得很快,其清理辦法是:將烙鐵頭在有松香的烙鐵板或濕海綿上輕輕摩擦即可。
3、 實習步驟:
(1) 進行焊接實驗之前先插上電烙鐵的插頭,給電烙鐵進行預熱。
(2)焊接時,焊錫與電路板、電烙鐵與電路板的夾角最好成45度,這樣焊錫與電烙鐵夾角成90度,在這種角度下比較易于焊接,并且不易出現錯誤,照成焊接的失敗。
(3) 焊接時,焊錫與電烙鐵接觸時間不要太長,以免焊錫過多或是造成漏錫;也不要過短,以免造成虛焊。
(4) 元件的腿盡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長,以1毫米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5) 焊完時,焊錫最好呈圓滑的圓錐狀,而且還要有金屬光澤。
4、 實習心得:
焊接練習在電裝實習中可以說是最基礎最簡單當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仔細認真的練習,熟悉并掌握了焊接技術才能使下一步的實驗順利進行,否則將會給下一步的試驗造成更多的麻煩甚至無法完成。焊接練習看似簡單,實際上有著很高的技術要求,首先焊點必須光滑光亮,不能弄成虛焊,否則看似結實的焊點其實一晃就壞,得不償失;當然更不能和其它焊點連接,否則就會造成電路板的短路或開路,焊點分布密集。其次焊接的速度必須快,否則會使電路板損壞并造成工作速度緩慢。總體來說焊接實驗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焊接練習雖然很枯燥,但它對后面的試驗意義非常重大,所以這一環節必須認真對待,必須扎扎實實的練習才行。
通過兩天的焊接練習,讓我真正掌握了這一門技術,使我學會了電烙鐵使用及簡單電路的焊接,這對我后面試驗的順利完成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電裝實習報告 篇6
專業
班級
姓名學號電子信息工程電信科081
溫陽
08104100124
短短三天的電裝實習使我受益匪淺,通過本次的實習我深刻理解到理論基礎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作為一名電子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的專業基本常識和動手能力的必要性,同時經過仿真練習我看到了自己在軟件操作方面的嚴重不足等,總之,本次的電裝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實習的第一天,孫老師認真講解了收音機每一部分的工作原理,又介紹了一些相關的電學常識,同時又給我們說了焊接要求已經應該注意事項,
具有一定阻值、幾何形狀、技術性能,專在電路中起電阻作用的器件叫做電阻器(簡稱電阻)。電阻器所標注的阻值稱之為電阻器的標稱阻值。電阻器的實際阻值相對于標稱阻值的允許偏差范圍叫做電阻器的允許偏差(標志電阻器阻值精度),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常用電阻阻值的允許偏差有±1%、±2%、±5%等等
額定功率:電阻器在規定的溫度下,長期連續工作所允許消耗的功率。色環標示法:棕,紅,橙,黃,綠,藍,紫,灰,白,黑誤差±5%的電阻器一般采用四個色環,左起第三個環倍乘,第四個環表示允許誤差。誤差±1%的電阻器大多采用五個色環,左起第四個環倍乘,第五個環表示允許誤差。
電阻引腳在出廠時都鍍了一層銀,方便在焊接時易于和焊劑發生浸潤。所以盡量不要用手去接觸,以免沾上汗漬油脂被污染。電容器
電容器簡稱電容,基本結構是由兩個金屬電極中間夾一層介質構成的電子元件。
電容器在電路中起隔直流、通交流、耦合等作用,一般用于振蕩、調諧、濾波電路。
單位:法拉(F)文字符號:C電路符號:
電容器的單位:
一個電極板所帶的電荷為1C,兩個電極板之間的電位差為1V,此時電容器的容量為1F。實際應用時,F這個單位太大,工程上常用它的導出單位:電容器的主要參數:
標稱容量和允許誤差:標稱容量是標志在電容器上的名義電容量。電容器的實際容量對于標稱容量的允許偏差范圍稱為允許誤差額定電壓:電容器在規定的工作溫度范圍內保證連續工作而不被擊穿,能加在其上的電壓電容器的主要分類:
按制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瓷介電容、滌綸電容、電解電容、鉭電容,還有先進的聚丙烯電容等晶體二極管
二極管最主要的特性是單向導電性。
二極管的電路符號:
二極管的外型:有色標的一端為負極2、焊接工藝
焊接的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有手工焊接、浸焊、波峰焊、自動化焊。錫焊實際是焊料、助焊劑、焊件(被焊物)在加熱的作用下,相互之間所發生的物理----化學過程。
焊接是熔融的焊料潤濕被焊金屬表面,即指融化的焊料在固體金屬表面的擴散,在接觸界面上形成合金屬,從而達到金屬間的牢固連接。焊接工具:電烙鐵(本實驗采用內熱式)焊接材料:
焊料:是易熔金屬及其合金,其作用是將焊件連接在一起。錫焊所用的焊料一般為錫鉛合金(稱為焊錫),一般常用的是有松香芯的焊錫絲。
焊劑:即助焊劑,其作用是凈化焊料和焊件表面,清除氧化層,減小焊料表面張力,提高焊料的流動性,使其焊接牢固美觀。本實驗采用松香作為焊劑。焊接質量評定(合格的焊點示意圖)
所示應是錫點光亮,圓滑而*刺,錫量適中。錫和被焊物融合牢固。不應有虛焊和假焊。
虛焊是焊點處只有少量錫焊住,造成接觸不良,時通時斷。假焊是指表面上好像焊住了,但實際上并沒有焊上,有時用手一拔,引線就可以從焊點中拔出。這兩種情況將給電子制作的調試和檢修帶來極大的困難。只有經過大量的、認真的焊接實踐,才能避免這兩種情況。焊接電路板時,一定要控制好時胡間太長,電路板將被燒焦,或造成銅箔脫落。從電路板上拆卸元件時,可將電烙鐵頭貼在焊點上,待焊點上的錫熔化后,將元件拔出。
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溫度和時間,要使電烙鐵的溫度高于焊錫,但是不能太高,以烙鐵接頭的松香剛剛冒煙為好,焊接的時間不能太短,因為那樣焊點的溫度太低,焊點融化不充分,焊點粗糙容易造成虛焊,而焊接時間長,焊錫容易
流淌,使元件過熱,容易損壞,還容易將印刷電路板燙壞,或者造成焊接短路現象。
三、焊接及裝配
為了方便焊接操作常采用尖嘴鉗、偏口鉗、鑷子和小刀等做為輔助工具。做好這些準備之后就可以開始焊接了。焊接前,電烙鐵要充分預熱。烙鐵頭上要吃錫,即帶上一定量焊錫。烙鐵頭在焊點處停留的時間控制在2~3秒鐘。待焊點處的錫冷卻凝固后,才可松開左手。
用鑷子轉動引線,確認不松動,然后可用偏口鉗剪去多余的引線。焊接完畢后檢查焊點是否光亮圓滑,有無假焊和虛焊。將不合格的焊點重新焊接。在焊接完后就可進行萬用表的調試:
1.在200mV量程輸入100mV直流電壓,調節VR1使顯示器顯示值在
99.9~100.1之間。
2.10A檔調節時輸入10A電流,當顯示值大時。在R9中間加錫使電阻值
變小,當顯示值小時,可在R9上刻槽使電阻值變大,使顯示值在說明書范圍內。
3.200mA檔,輸入100mA當顯示值大時,可并一適當阻值的R34,使顯
示值在說明書范圍內。
4.裝配前要擦干凈PCB量程開關沒蓋綠油的圓環。調試完成后,裝好外殼,清理工具打掃試驗臺。
四、實習心得
在一周的實習過程中最挑戰我動手能力的一項訓練就是焊接。焊接是金屬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看似容易,實則需要長時間練習才能掌握。剛開始的焊點只能用“丑不忍睹”這四個字來形容,但焊接考核逼迫我們用僅僅一天的時間完成考核目標,可以說是必須要有質的飛躍。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驕戒躁,慢慢來。在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中,我拿著烙鐵的手不抖了,送焊錫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術日趨成熟。當我終于能用最短時間完成一個合格焊點時,對焊接的恐懼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自己動手能力的信心。在這一過程當中深深的感覺到,看似簡單的,實際上可能并非如此。在對焊接實習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以前我不知道的東西,比如,像實習前我只知道有電烙鐵,不知道它還有好多種類,有單用式、兩用式、調溫式、恒溫式、直熱式、感應式、內熱式和外熱式,種類這么多。還有就是在掛錫以前不能用松香去擦拭電烙鐵,這樣會加快它的腐蝕并且減少空氣污染等;
在這次實驗中,我收獲的最多的是合作、共同探討、共同前進的精神。因為我對電路知識不是很清楚,可以說是模糊。但是當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去向其他同學請教時,即使他們正在忙于思考,也會停下來幫助我,消除我得盲點。當我有什么想法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會不因為我的無知而不采納我得建議。在這個實習整個過程中,我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學之間友誼的真摯。
電裝實習報告 篇7
實驗:焊接練習
一、實習內容:
使用電烙鐵和焊錫絲在電路板上焊接元件。實習目的:初步掌握焊接技能,為后續實習打下扎實基礎。實習要求:焊點要成型牢固可靠、圓滑光亮,成半球形,元件排列整齊。
二、實習器材及介紹:
1、電烙鐵:由烙鐵頭。加熱管。電源線和烙鐵架組成我們使用的是內熱式電烙鐵,功率在20—30w之間,其優點是功率小,熱量集中,適于一般元件的焊接。由于焊接的元件多,烙鐵頭是銅制。
2、鉗子、鑷子各一把。
3、焊錫絲:由37%的鉛和63%的錫組成的合金。焊錫絲有熔點低,易與銅、鐵等金屬結合,焊接強度合適,電阻率低等優點因此是用于焊接合適材料。由于錫它的熔點低,焊接時,焊錫能迅速散步在金屬表面焊接牢固,焊點光亮美觀
4、印刷電路板(pcb板):硬制塑料板上印有鋼制電路,可將一些電子元件焊在其上。印刷線路板的原料主要是銅箔,粘結劑,極板。
5、細銅絲。
三、原理簡述:
電烙鐵是加熱工具,可將烙鐵頭加熱到250攝氏度左右,在此溫度下,焊錫便可融化為熔融狀態,此時便可將與錫相親的銅制元件與pcb板上銅制電路焊接在一起。
焊錫線為錫鉛合金,通常用于電子設備的錫焊,其錫鉛比為:60:40它的熔點低,焊接時,焊錫能迅速散步在金屬表面焊接牢固,焊點光亮美觀。
烙鐵頭在正常使用下氧化得很快,清理辦法是:將烙鐵頭在有松香的烙鐵板上輕輕摩擦。
四、實習步驟:
步驟1:準備焊接將烙鐵頭和焊接物靠近焊接物
步驟2:焊接物加熱將烙鐵頭接觸焊接物
步驟3:焊接溶解將焊絲接近焊接物使之溶解
步驟4:焊絲離開見到焊錫中之助焊物流出時,將焊絲拿開
步驟5:烙鐵離開將烙鐵頭按照箭頭方向加速離開
五、實習小結及心得:
電烙鐵頭、焊錫絲尖與焊盤三點要接觸在一點上,焊接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焊錫之前應該先插上電烙鐵的插頭,給電烙鐵加熱。焊接時,焊錫與電路板、電烙鐵與電路板的夾角最好成45度,這樣焊錫與電烙鐵夾角成90度。焊接時,焊錫與電烙鐵接觸時間不要太長,以免焊錫過多或是造成漏錫;也不要過短,以免造成虛焊。元件的腿盡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長,以1毫米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焊完時,焊錫最好呈圓滑的圓錐狀,而且還要有金屬光澤。經過對焊接技術的實習,我們初步掌握了焊接方法與技術要點并對電路板的基本構造和電路元器件有了初步認識。聽了老師講的技術要點再經過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摸索,我們由不會到會,焊點從不均勻到均勻。整個過程持續的時間不宜太長,最多三秒而已。錫量也要進行控制,太多容易造成虛焊,而太少又有可能會容易折斷。并且在焊接結束時應先將錫絲拿開后再將烙鐵拿開,否則易使錫絲粘在集成板上。通過一上午的練習,我了解了焊接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實驗:簡單印制電路板設計
一、實習內容:
根據電路圖,自主繪制印制電路板圖。
二、設計要求
1、印制電路板圖的大小為100mm*100mm;
2、插孔直徑為1mm,焊盤直徑為-2mm,銅箔寬1mm;
3、根據通過電流的大小來確定印制電路板連線寬度(1mm寬導線可按2ma電流量計算);
4、設計印制電路圖形應考慮減少干擾,維修方便;
5、印制電路板四周要空出5mm-10mm的邊框;
6、電源線與接地線粗一些,布線密度大時可使用過渡線;
7、布線盡可能短,尤其是晶體管的極極,布線拐角一般為圓角;
8、輸入、輸出的印制導線應盡量避免平行,以免發生串繞;
9、高低電頻懸殊的信號線應盡可能短,且間隔大些;
10、公共地線盡量分布在板子的邊緣,盡可能保留銅箔做地線。
三、實習步驟:
1、認真了解電路圖的組成和結構,首先要了解電路原理,以及各個元器件的作用和大概的位置,并對照要求的電路板大小來確定大致的電路圖構成。同時要考慮到各個器件的性質以及相互之間的影響。
2、整體布局與印制板結構的確定。
3、根據電路圖先做簡單的.草圖設計,畫出相應的草圖。考慮到跨接線,元件焊接點,還有地線走位等因素,進行修改。最后觀察整體布局是否合理。
4、根據草圖在正式的圖紙上繪圖,這時可以根據坐標紙上的網格來確定具體的走線和元件位置。另外,畫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元件的實際尺寸,注意設計要求的規定,注意線與線不可以相交。
四、實習小結及心得:
本次實習的任務是在前兩次實習的基礎上根據電路圖繪制印制電路板圖,首先要求我們對電路圖有深刻的理解,然后在符合客觀實際的情況下,根據實驗設計要求的有關規定,完成印制電路板的設計。在初次完成之后再做進一步的處理,使其更科學,更方便,實用性更高。剛開始設計時,布線時過渡線太多影響實用性,通過思考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本次實習,我知道了怎么根據電路圖設計簡單印制電路板,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設計要求,為以后的社會實踐打下了牢靠的基礎;也懂得了在學習工作中不要急于求成,力求做到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