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實習報告范本(精選3篇)
法務實習報告范本 篇1
法務的日常工作是審核各類合同,大到英文的客戶合同,小到購買辦公室用品的采購合同,這些工作需要法務熟悉合同法、公司法以及與業務相關的其他法律。審核合同時,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合同相對方的資質,此時我們一般會讓合同相對方提供其營業執照,20__年以來,工商系統也在一步步改革,現在多數企業已經辦理了三證合一,即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為一個營業執照,營業執照上有一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有些業務還需要合同相對方提供有關機關頒發的許可證。在審查完資質之后,需要認真研究合同,看的合同多了,就會發現合同的基本結構都是類似的。一般合同有主體,合同范圍,術語界定,有關雙方權利義務的約定,雙方責任,合同價款及付款方式,違約責任,不可抗力條款,爭議解決方式,適用法律,管轄,合同生效條款及一些其他約定。其中需要重點看的是權利義務的約定,責任條款,付款方式,站在我方的角度,當然希望自己承擔的責任盡可能地小,對方承擔更多的責任。對于明顯不利于我方的條款,必須提出修改意見或刪除,對于一些模糊不清的約定,則可以進一步細化。此外還需要審核一些條款是否與公司政策相符。為自己的一方爭取最大的利益,減輕我方的義務和責任,這是一名法務的本職工作,無可厚非。在法務的角度,利益最大化是目標,這與法官不同,法官追求的是公平和正義,需要“一碗水端平”,根據事實和法律做出判決,不能偏向任何一方。
在實習過程中,我意識到了自己所學知識的匱乏,很慚愧在校期間沒有認真讀幾本書,精力過多地分散到了其他地方。本科學習的知識顯然是不夠的,研究生期間也沒有認真地鞏固,導致遺忘了很多,在實際運用中,經常搞不清楚一些條文的規定,適用中也會出現疑惑。我覺得原因可能是學校里的學習太過一般,是從一般到具體,腦海里有大概一個印象,實際卻無法準確運用;在實習中,則是從具體到一般,一下子面臨的是具體的問題,有點手足無措。我覺得知識點非常重要,作專題性的學習要比一般性的更有用,這也算是自己總結的一點經驗吧。
此外,如果想做公司法務,一定要了解所要從事行業的情況,了解公司其他部門的業務,這對法務非常重要,尤其是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不能把視野僅僅局限在法律這一塊。法務在公司或者其他單位中,一般充當的是支持性部門,是對決策進行法律風險提示、分析和規避,控制風險,最終決策的不是法務部,是公司管理相關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法務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一般公司中,涉及訴訟的業務比較少,法務一般會將訴訟業務外包給律師事務所對接的律師,因為律師做訴訟更有經驗也更專業。一名優秀的法務,可以多學習公司業務知識、財務知識,稅務知識和政策。
法務實習報告范本 篇2
通過連日來的學習讓我有了一個深切的體會:
理論知識掌握得還遠遠不夠。很多理論上的問題都不是我目前就能夠理解的,往往碰到一個案子的具體問題就得去翻閱法條,另一方面,實踐技能也不牢,很多基本社會方面的能力仍欠缺錘煉。具體來講就是課堂上的教學側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對實踐方面卻很少涉及。這致使我們在實踐過程中經常捉襟見肘。很多情況下,一些司法操作過程中的小事對我們來說都很陌生,也經常使我們感到束手無策。后來跟法官們溝通中我逐漸明白,這次實習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任何法律工作者都必須在這些過程中點點滴滴地去積累。臨行前,法官還大發感嘆說我們實習時間偏短,要我們以后多找機會鍛煉。因為法律實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不斷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然后從實踐中得出新結論并重新指導實踐才能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法律工作者。
或許這次實習的收獲是我本人觀念的轉變。以前曾經認為法學這門學科暗淡無光,現在卻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豁然開朗的感覺。我愈來愈發現自己對法學有了興趣和信心。從法官們的身上,我感覺到了他們對法律工作的熱愛,而他們的行動也證明了這一點。正是這種強大的信仰力量使他們能夠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在如此壓力和強度之下始終保持勤奮踏實的狀態為社會為人民帶來公平與正義。我想,要達到這種境界我的路還很長。當下所能夠做的就只有用大量的理論知識武裝自己,培養法律思維和其他基本社會人文素養。
最后,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過幫助和指導的xx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以及我的指導老師致謝,感謝你們為我的順利實習所作的幫助和努力。實習雖然很短,但我從中感悟了很多,我相信它將有益于我的整個人生生涯。
法務實習報告范本 篇3
雖然這已不是我的初次實習,但是這次明顯感覺到自己投入工作的態度認真了許多,為人處世也流露著自信與沉著。這也許是大學三年來自己參與各種社會實踐,社團以及法律援助活動的結果。
在企業做法務感受的是,一線經營管理部門對法律事務多少都有些抵觸心理。因為這些部門要求的是效率!比如貿易部門追求的是如何盡快把糧食賣出去,一來為公司資金回籠爭取時間,二來也為公司提高利潤。如果合同條款規定的過于嚴謹,必然造成銷售過程減慢,所以他們就希望合同越簡單越好!還有,工程管理部門同樣是講究效率,因為施工進度是公司要求的硬指標!這種情況下就看法律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如何把握了。
法律部門要經常與一線部門打交道,溝通很關鍵!遇到效率與風險的矛盾,不能簡單地將合同打回去了事,需要進一步了解情況,視輕重緩急,決定是堅持原則,還是作靈活處理。法律部門是重要,法律風險要規避,但不能因為過于考慮風險而影響到一線部門的經營活動,否則,法律就可能阻礙經營的有效進行,這不是設置法律部門的初衷。所以,法律專業人員也要發揮一些主觀能動性,適時作出正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