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實習自我鑒定范文最新(精選4篇)
專業實習自我鑒定范文最新 篇1
2月13日至3月10日,我進行了為期4周的實習。在實習期間,我受益匪淺,不僅熟悉了報社工作的各個環節,掌握了記者采寫的工作方法,而且實習期間,我的突出表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稱贊和肯定。
實習期間,我被安排到機動部跟__老師和__老師跑突發(社會)新聞。從此,我開始了和大學生活迥異的記者生活:每天早上7點就要擠公交車往報社趕;有時上午在賓館采集會議新聞,但下午已經在農村采訪斗毆的雙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有時候晚上10點鐘還有采訪任務……
由于我們平時在學校只進行理論課的學習,所以初到記者的職位上,很多東西都不很熟悉,對社會知識缺乏一定的了解。但是,每次有新聞線索時,我的指導老師都帶我到現場,回來后讓我自己寫稿子,然后耐心給我修改稿件,并且告訴我應該注意的問題。到后來,老師就讓我自己去采寫新聞,自己找新聞點。我的實習指導老師高立也經常幫我分析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有付出便有回報,實習期間,我發表各類稿件共計52篇,同時我的新聞敏感性、職業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的素質。
在報社,我一直記著我來自武漢體院,我告訴自己不能夠給母校丟臉。liu_ 為此,每天早上都是我第一個來到報社,幫老師擦好辦公桌,準備好采訪本、錄音筆等設備;每天晚上,記者都已經回家了,我還在報社反復比較自己寫的稿子與編輯修改后的稿子,尋找其中的差距;有突發事件時,我立即從租住處出發在第一時間趕至新聞現場……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報社的一位記者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宋,你不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實習生,但你是我見過的最努力的實習生。”我把這句話當作報社對我最大的肯定。
實習的一個月很短暫,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我開始親身體會到做一個好記者究竟該需要哪些素質。
第一,做一個好記者必須要有職業道德。做一個記者不難,難得是做一個好記者。在報社實習期間,常常有群眾到讀者接待室找我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他們總是十分熱心卻極其無奈。很多老百姓辦不了的事情,比如說包工頭廠拖欠工資,消費者權益沒有得到保障,記者只要一句話一個電話就能給他們解決。我發現,為老百姓說話就會得罪很多單位,但是,記者是個需要愛心的工作,只讓小部分人說好不是好,只有讓老百姓說好才算好。
第二,做好記者需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尤其是機動記者。當有緊急事件發生時,如果你的節奏很慢,那么當你到達現場也許已經人去樓空,一無所獲。這樣,一條重要新聞的現場性就會變得很淡。甚至,報社會在和同城對手的競爭中落在下風。
第三,實習時要給自己定好位。在實習中,在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請教;但是在做新聞時,一定要把自己當成報社一員,愛崗敬業,嚴于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第四,在以后的學習中要拓展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由于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識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專業的新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為將來投身新聞業做好準備。
專業實習自我鑒定范文最新 篇2
我所學習的是,在大學的幾年當中我已把理論知識牢記在心了,為將理論知識實踐到工作中,從今年開始,我在某工程公司附屬單位ab公司進行了工程管理實習工作。在實習的過程中我不斷總結自己,我將我所獲得的成果寫下了自我鑒定。
在實習中,我在公司指導老師的熱心指導下,我展開了自己的工作計劃。積極參與公司日常管理相關工作,注意把書本上學到的工程管理理論知識對照實際工作,用理論知識加深對實際工作的認識,用實踐驗證所學的工程管理理論,探求日常管理工作的本質與規律。簡短的實習生活,既緊張,又新奇,收獲也很多。通過實習,使我對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層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我所實習的ab公司,隸屬于某工程公司。該工程公司是以水工、市政、工民建、路橋、安裝工程等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國有大型骨干建筑施工企業,具有航務工程總承包一級、房建二級、市政、水利水電三級、地基與基礎一級、鋼結構一級、機電設備安裝一級、商砼與預制構件二級、勘察設計甲級、計量二級、建筑材料試驗甲級等資質。公司現有正式職工3000余名,先進的工程技術裝備千余臺;擁有2.6萬平方米的高層辦公樓和30多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近700米的工作船碼頭和4萬余平方米的海域,固定資產達3億多元。公司于1998年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1999年通過了iso10012國際標準認證,取得了"計量保證確認合格證書";20__年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回顧我的實習生活,我進行了深刻的實習工作總結,感觸是很深的,收獲是豐碩的。實習中,我采用了看、問等方式,對ab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分析了公司業務開展的特點、方式、運作規律。同時,對公司的服務品牌、企業使命以及企業精神都有了初步了解。
專業實習自我鑒定范文最新 篇3
在實習期間,我先后在呼吸消化內分泌科,急診科,泌尿外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實習工作,在這些科室里,我見到了很多病人,見識到了很多疾病,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呼吸消化內分泌科,帶教我的老師是一名糖尿病專家,跟著她,我了解了有關糖尿病的概念,癥狀,診斷,治療措施,預后以及糖尿病的預防等。通過其他老師,我還學到了肺結核,肺氣腫,肺癌,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肝炎,肝硬化,
在醫院實習期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體健康,疾病轉歸為目的,我們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所有操作都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我們在內、外、婦、兒各個科室里,都是認真細心的做好各項工作,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對各種常見病,多發病能較正確地進行預防、診斷和處理。比較熟練的掌握了臨床常用診療技能。本著三基、三嚴的精神,培養和提高了我們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在這段短暫的實習時間里,我們的收獲很多很多,如果用簡單的詞匯來概括就顯得言語的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們受益匪淺。因為我們知道實習期間的收獲將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好的體現,所以我們用某些點線來代替面,用特殊代表個別。總之在感謝一附院培養我們點點滴滴收獲時,我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對護理事業盡心盡責!
專業實習自我鑒定范文最新 篇4
廣電2班共有30名同學,全部參加了專業實習。從實習時間上來看,從春節前到今年5月、6月、7月、8月不等。最長的逾半年之外,最短的也達三個月。從實習地分布來看,北方集中在北京,南方集中在廣州、深圳兩市,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留在武漢,個別同學在上海、杭州等地。從媒體分布來看,近二十名同學選擇去了報紙,其余分別去了電視臺和廣播臺。無論是去報紙、電視臺和之聲,無論是去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還是留在武漢,我們的同學進入的都是在當地,乃至全國都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媒體。 在北京實習的單位主要是電視臺、報社、廣播之聲。其中,卜凡、沈俊霖、甄軍、陳禎、劉思維等同學在中央電視臺實習;姜和等同學在北京電視臺實習;王麗媛同學在中央人民廣播之聲實習;劉靖婷、黃冰清同學分別在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報紙實習。
在廣州實習的同學分布在三大媒介集團,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安插”在三大報業集團的各個角落,例如鄧喻靜等同學在《南方日報》實習;楊賽等同學在《南方都市報》實習;姜鏘同學在《南方周末》實習;王白石等人在《新快報》實習;陳陽等同學在《民營經濟報》實習。
在武漢實習的同學主集中在湖北日報報業集團和長江日報報業集團這兩大報業集團及湖北經視。陳臻等同學《楚天都市報》實習;楊金輝等同學在《長江日報》實習;謝建偉同學湖北經視實習。另外,還有部分同學自己聯系的實習單位,他們也在相應的實習單位表現相當突出,受到實習單位領導的表揚。www.liu_
經過刻苦努力的實習,絕大多數同學都帶回了豐厚的實習成果及實習單位鑒定,并撰寫了深入、深刻且獨具特色的個人實習總結。
成果方面,在《南方周末》實習的姜鏘同學,在六個月的實習期內獨立發表稿件14篇,合計5萬余字,參與編輯經濟封面面版17版財經專版20版。姜和同學在北京電視臺三個月實習期間100余條電視新聞;楊賽同學在《南方都市報》實習期間發表各類稿件104篇,近10萬字。
單位鑒定方面,實習單位都對同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例如,對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實習的譚菲菲同學的指導老師姚友霞評價說:“譚菲菲同學在三個月的實習期里,能很快適應電視的集體創作氛圍,合作意識較強,并能獨立完成一定的期采訪和后期制作,對電視節目的制作流程熟悉較快,虛心學習電視理論與業務,實踐能力大大提高,圓滿完成了《拖拉機之歌》的編導工作,并參與大型特別節目《愛上博物館》的制作。實習表現優秀!”還有,對在《新快報》實習的卜凡同學,其實習老師李國輝評價說:“該生在實習期間實習態度誠懇,積極主動協助報社老師完成了大量的新聞采寫工作。多次參與大的報道,在采訪中敢于沖鋒在前,表現出了極強的新聞悟性。上手快,基本上可以獨立完成一整套新聞采編工作,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準新聞人。”
個人總結方面,同學們普遍的反映是經過實習收獲很大。例如,鄧喻靜同學在個人總結中說:“在《周方日報》實習的這短短4個月,讓我成長為一名淮南方人,在這塊傳媒土上,一日一日地耳濡目染,南方人的擔當與使命感深入我心,作為領跑主流政經新聞的大報,它舉重若輕的大家風范提升了我看待問題的高度和廣度,其政治家辦報的特點更是訓練了我對政經事件的新聞敏感,通過向老師們的學習,我的采訪經驗日漸豐富,文風日趨老練。面對枯燥的會議新聞,我學會從中挖掘真正服務于民生,社會上熱議的焦點話題,使八股式的會議新聞變得生動、親民,面對因種.種例牌菜而一直沿襲下來的新聞套路,我也不拘泥于常規,善于捕捉大事件后的小人物、挖掘平凡人身后的不平凡。”還有的同學在總結中加入了自己對新聞傳播的新認識,姜鏘同學在個人總結集中論述了兩個問題——“什么是新聞”和“怎么做新聞”,表現出極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面對如此的實習成果,同學們如此可喜的變化,在最后的實習成績打分中,我們覺得頗為為難:一方面覺得大家的辛苦努力都應該得到肯定,實習成績對找作的、出國的同學都有這么很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優秀的名額也有限,并且還要保證我們成績的嚴肅性。最后經過多方衡量,我們最終選出了五名優秀實習生,他們分別是:在北京電視臺新聞中心實習的姜和同學、在《南方周末》實習的姜鏘同學,先后在中央電視臺及廣東《新快報》兩家媒體實習的卜凡和陳子棟同學及在《民營經濟報》實習的陳陽同學。可以說,他們代表了這一屆廣電2班專業大實習的最高水準。此餐,我們還推薦了姜鏘和卜凡同學作為廣電專業的代表在院里舉行的實習總結大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