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習報告總結
做了輔導員的我體會到,輔導員實在是不好當的。不但要有學問,還要有耐心,還得要掌握學生心理。很多知識是輔導員這一行所特有的,沒有經驗是干不好的。要想成為一名專職的優秀輔導員,恐怕需要個三、五年功夫才可以入門啊。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初登思想政治輔導員這個崗位,考驗的是知識和能力。想起自己大一、大二的“自豪和迷惑”,大三的“沉淪和反省”,大四的“所謂的收獲與盲目的樂觀”。如今要畢業了,幾斤幾兩,盡亮在這群可愛的學生面前。有人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確,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和堅定的政治方向,不是十分簡單的事情。一是要收集這方面的材料,材料要好,要多,要全;二是要如演員般熟記臺詞以及面部表情和型體表情;三是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和知識結構,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等,求之學之,可謂慘淡經營。“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相互學習,方為上策”,作為自然的人,從生理上就有高、矮、胖、瘦之分,更何況作為一個社會意義上的人?在知識、能力、特長等方面,就更是千差萬別了。一方面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另一方面就吐故納新,不斷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初為人師的這段日子里,在34名“弟子”中,可為“師傅”多多。在師生同為的體育運動項目中、在優美動聽的歌曲中、情懷胸襟的文章里、在思如泉涌的英文對話中,我發現我的“弟子”們可謂是人才濟濟,每個學生都是一本書,這是最現實的書,是最好的教案。我想只有讀得懂他們,才能成為一名好的教師。我面對的是求知欲望強烈,來自“五湖四海”的,獨立、自強、自尊、自信的朝氣蓬勃的青年。而我是他們的輔導員老師,那句“為人師表”著實讓我感覺自己的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我曾期盼自己的師長即是良師又是益友,那么我是否也能成為自己學生的良師和益友呢?時間會去檢驗,學生會去評判。
總之,學生工作靈活多變,它要求輔導員必須在學中干,在干中學。要不斷深入到課堂、宿舍,和學生交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學生工作。我所要做的就是以更加飽滿的熱忱,腳踏實地的精神去工作,以真誠的心去對待學生。我相信,只要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學生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