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貿易生產實習報告
幾天下來,我對公司的各方面業務漸漸熟悉了,和同事間也有了了解和溝通。我的認真和好學終于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主任開始交給我新的工作,去外勤作報稅申請等。雖然每天在路上的時間比在室內的時間長了很多,每天頂著烈日和桑那天穿梭于各辦事窗口,可是我依然工作得很開心,畢竟我得到了么多經驗:出現問題時如何與海關的工作人員溝通,如何獨立完成第一次接觸的工作。當然了,這些經驗除了我自己親身經歷的外,更多的是公司了前輩給予我的指導,有了他們的幫助我才能更順利更有信心的完成各種工作。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那次是我在代開信用證。跑了7次辦事處。可是當我到了辦事處領到申請表時,依然暈了。拿著表,看著單據,我一下子連購貨方與銷售方都分不出來了,銷售單位應填寫不含稅單價也忘了,甚至是稅率也搞不清了。當時心里急得要命,心想,填不出來就這樣回去問他們的話也太丟臉了。我拿著文件袋一個人在大廳里問來問去,海關的工作人員態度很差把我推來推去的,最后也沒問出答案。也許我的問題提得太小兒科了。沒辦法,我找了一個角落坐下來,拿著一堆表心平氣和起來,反復仔細地看了看這些表,回憶了一下腦海里星星點點的知識點,再與這些表格上要填寫的內容聯系立起來,終于,又算又寫又改把它們填好了。把填好的表格交上去,當看到工作人員陰轉晴的表情和蓋在上面的紅章時,我的一顆心落地了。
真正的麻煩出現在第二天,我去海關所取開好的增值稅單據,交了手續費,領導單據看也沒看得放進袋子就回去了。到公司把單據交給主管,主管接過單據當即說,不對,數打錯了。我一聽就傻了,主管怎么一下就能看出數不對呢,我卻一點也沒注意到,這個數還是我算出來我填的呢。當時我的心情只有沮喪這兩個字;氐焦,同事吳姐幫我看了一下說可能是由于計算的過程不一樣產生的數字誤差,只要把單價多保留幾位小數就可以了,增值稅專用單據可以保留6位小數。這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用吳姐的方法,我把數對上了,于是再一次返回海關所,終于把增值稅專用發片準確無誤地開出來了。對于我的失誤,總經理并沒有批評我,只是對我講,做事一定要細心,對于工作還要講方法,要學會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事情。這件事給了我很深的啟示,我在工作日記中寫道,今后的工作不只細心還要用心,不要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要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工作,提前想到會出現的問題。后來的工作一直很順利,無論是銀行,海關還是外匯局,我逐漸掌握了辦事的技巧,待人處事成熟多了,看上去不再像一個新人。
快到月底時,公司的代理記帳業務開始繁忙。主任對我說,多學,多看,財務公司會接觸不同類型企業的帳,如外資企業,高新企業,雙軟企業等。雖然我不能做真實務,但也會學到不少知識。我終于有機會看到真正的國貿實務了。我一有時間就泡在一個老國貿身邊,把握機會要求給她幫忙,于是便有了自己動手的機會。開始的時候我幫忙釘憑證,這個工作不難,但要是定得漂亮整齊就得下一番功夫了。每次釘完一個憑證我就翻閱一下看看里面的憑證內容,和以前學的知識結合起來,又不懂的地方就問他們,他們不會一一告訴我,但我回家后就把以前的書出來查閱,這樣既鞏固了舊知識又學會了新知識。由于每天上下班我要做將近5個小時的車,為了不浪費這么多寶貴的時間,我每天都在包里裝一本《國貿實務》,一上車就看書。一段時間下來,果然長進不少。其實國貿憑證的填制并不難,難的是分清哪些原始憑證,就是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單據。我除了公共汽車票外一個也不認識,什么機打單據,手寫單據,商業,餐飲,更別說支票和銀行進帳單了。連寫著禮品的單據我也不知道怎么走賬。想像平時我們學習的都是文字敘述的題,然后就寫出分錄,和實際工作有著天壤之別。大家都很忙,一天做幾家帳,沒有人有時間交我辨認,于是我就去圖書館找這方面的書,找到一本《單據知識問答》,看完以后,再區分那些票據,思路清晰多了,后來我自己也練習了登記帳憑證,做完后讓前輩幫我訂正,幾天下來,我的業務熟練了許多。
學習完制作憑證,學習編制報表,實習單位全部使用的是國貿電算化,使用的是用友軟件,于是在老國貿身邊也學了不少國貿交易術語的內容。如如何建賬,制憑證,審核,出報表等一系列流程。為了達到理論聯系實踐,我還在圖書館借了些鑒辨真假賬,籌稅,電算化的書,幫助我更容易地理解一些業務。很遺憾的是一個月的實習很快就結束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