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車間測控技術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范文
使他們的工作時間錯開,不會產生沖突。一般一個標準層下來的進度如下所示:
柱筋立焊與柱箍安裝用
1
天→柱模與梁板模安裝用
3
天→柱混凝土澆筑用一天→梁板鋼筋綁
扎用
2
天→澆注梁板砼用
1
天。
其中涉及混凝土的澆筑一般要加班,
甚至通宵。
以上的進度
差不多以四套(
500
平方米)的商品房為例,共用
8
天。
施工員要做的事,
就是要調合好三個班主的工作時間,
不能出現一方停工的現象。
比如一天
內兩棟樓一幢要澆筑柱砼,
一幢要澆筑砼,
應先安排澆筑哪一幢才不會使進度慢下來。
只有
先澆柱砼的方案會好一點,其實本應避開兩幢樓一起澆混凝土的。
實習了
40
天,幾乎天天去查進度,自己在進度的控制方面應該會強一點,至少也會潛移默
化。在進度控制這方面我還學會了如何繪制進度橫向圖以及進度網絡圖。
(
3
)現場采用的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
高壓接樁:
斷樁處理的方法有兩種,一種為人工挖孔接樁,另一種則為高壓水泥灌蕊樁。
人工挖孔樁則針對樁已斷得很明顯的接樁方法。
高壓水泥灌蕊樁是針對樁已斷但是末出現偏
差的樁。所以無需采用高成本的人工挖孔樁接樁。
高壓水泥灌蕊樁的步驟大體有以下幾步:
一、若樁在-
4.00m
處斷,則我們必須做一個
6.50m
左右的鋼筋籠,直徑小于樁的孔徑,插
入樁的深度為
6.00m
左右,一般為大于斷的位置
2m
。
二、往樁的孔徑填入石料,直到滿為止。
三、砂漿用高壓機往樁蕊里面灌,直至充滿整根樁,差不多就能將樁斷的地方接好了。
但此過程也有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例如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露漿,
怎么灌都無法灌滿,
而且流
到隔壁的斷樁,
待凝固之后,
將在隔壁斷樁的周圍形成一道混凝土暗墻,
從而導致隔壁在人
工挖孔處理斷樁時無法將鋼護壁壓入。
(
4
)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意見:
安全問題:
安全問題永遠是工地的第一次重中之重的問題,
對本工程的安全問題,
則是我參加了第一次
工地上的會議,這會議是總公司領導過來檢查安全問題的總結大會。
會議上主要提出了以下幾點:
1
、臨電問題:攪拌機、鋼筋加工廠的電箱配置不夠完備,存在著漏電的危險,以及碰電的
危險性。
2
、部分七層幢號用的腳手架都是毛竹,班主都沒對毛竹的質量進行挑選就使用,這樣隨著
層數的增高,荷載的加大,存在的危險性也就越大,特別是小橫桿,領導還指出雖改成鐵桿
腳手架已不可能,但底層最好要挑選性的用料。
3
、腳手架的、支模架的基礎不是很穩,存在塌倒的可能性,特別是下雨天。
4
、木頭房太多,而且不規范,工人隨處搭房住人,這使得工人的生命存在威脅,且使工地
不能規范化管理。
以上的安全問題不僅是我所實習的這個工地存在的問題,
很多工程都存在著這些問題,
所以
施工現場安全仍需進一步改進,有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督的力度。
地下室施工技術:
本工程地下室由三幢樓組成,
形成一個地連體,
規模較大,
其建筑功能為停車場以及戰時人
防備用。
這個地連體的承臺與地梁是用磚墻砌成的模板(簡稱磚胎模)
。而而且用
800mm
寬的后澆
帶分成五塊分別澆筑以防止產生不均勻沉降。且設置了多個截水溝,因此工程量相當龐大,
整個
40
天的實習都未見其在進度上有太大的改變。
由于受第四號強熱帶風暴的影響,
地下室上部的土出現了塌方現象,
磚砌模板被土給推倒了,
一群工人正在重新修筑以及挖土。
由于地下室的施工技術水平有限,
且機械化程度不高,
安全措施不到位,
也直接反映了我國
地下室的施工水平,
因此我們有必要提高其施工水平以及機械化程度,
應該多走出去向外國
先進水平學習,不能一味的閉門造車。
(
5
)著重說明實習的收獲和體會:
在中建七局三公司實習
40
天的期間里,對我來講是一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工地
現場施工員、
技術負責人的指導之下,
以及自已的努力積極參與工作,
讓自己對整個基礎的
做法,
標準層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與掌握。
而且對整個土木工程的各個方面也有了深刻的
理解和認識,
并且鞏固了書本上的知識,
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
從實際施工中豐富自已的
理論知識。
整個實習的過程時間雖短,
但讓自己知道了如何當一名好的施工員。
整個實習的
過程也讓自己發現了自己理論知識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