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北京大學暑期實踐報告
二、參觀后的幾點感受
此次參觀,北京大學給我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充滿朝氣和人文底蘊的校園文化
初到北京大學校門口,就感受到一種莊重之感。體現了做學問更應莊重待,從未名湖畔到湖心島亭、石舫、鐘亭到處都洋溢著和諧之美,校園內的花草樹木,名勝古跡,亭臺樓閣都把文化品味演繹的淋漓盡致。處處匠心獨運,每一寸土地都仿佛是一幅畫,每一朵花都含情,每一個石頭都是一首詩。那一塔湖圖下的美景使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在這樣的環境學習又怎能不舒適。再到蔡元培銅像、斯諾墓和那包含五四運動精神的校訓。處處都是人文精神,處處都能催人奮發。正如他們品味高雅校園文化所反映出來的,好的學校的“文化場”。通過“場”的引力凝聚智慧;通過“場”的勢能約束行為;通過“場”的輻射激勵師生;通過“場”的影響促進學校發展。加之北京大學的各種社團高達267個,每個學生完全可以找到與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社團。這樣每個人都可以有豐富的課余生活。育學于樂,這樣更能體驗到學習生活的樂趣。加之北京大學本身就是群英薈萃,里面充滿了競爭,競爭的學習氛圍是孕育頂尖人才的搖籃。你追我趕,大家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進步。真正的讓校園生活成為師生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引人入畫的校園美景、催人上進文化精神,養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就構成了北京大學充滿朝氣和人文底蘊的校園文化。
(二)、完善的教學設備和優良的學習資源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北京大學作為中國最優秀的高等學府,不乏經濟支持。在充沛的經濟支持下學校各項教學設備、實驗儀器等都比較齊全和先進。北京大學作為國內藏書量最多的大學。到XX年底,紙質文獻館藏總量近800萬冊(件),電子圖書達到276萬種,外文數據庫500個,另有音像資料5.6萬余件。可謂是“書山”、“智海”。 北京大學的師資力量更是不用說,在如此優良的學習資源環境下,怎能不暢游“書海”,與師暢談學術問題,與友討論時事政策、人生理想,在學習生活的道路上奮發激進。好一派“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景象。
(三)、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
理念是學校工作的靈魂,目標是學校的工作方向。此行我們所總結的北京大學理念應該為: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養人才、繁榮學術、服務人民、造福社會。也許有的不盡完善的地方,但這些也足以體現北京大學的胸懷之廣。北京大學對外交流中心近幾年接待了近千個團體的約數萬名來訪客,并與國外和港澳臺許多大學和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每年接待多批學生/學者團隊。每年的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試題中都有時代的影子,在校園內更是時代氣息濃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訓”正是北京大學與時俱進辦學理念的源泉。北京大學校訓的校訓一直存在爭論,比較盛傳的有兩個:一個是“愛國進步 民主 科學”,另一個就是“思想包容,兼容并包”。沒有校訓仿佛有點遺憾,但是,作為北京大學,仿佛沒有校訓便是最好的校訓——充分的個人發展空間,或許你可以選擇“格物致知”,也可以選擇“修身齊家”,更可以選擇“治國平天下”,這正體現了北京大學的包容和與時俱進。在如此的辦學理念下才使得北京大學充滿生機與希望。
此次,參觀北大。也許我們并沒有像其他同學實踐時間之長,短短的兩天我們也沒有盡善的了解北大。但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收獲:本次參觀全當旅游,北大的風景令人陶醉,陶醉之余我們緩解了上學期學習的壓力,領略了異校的風采,增長了個人見識。我們也深深的被北大精神所折服;“愛國進步 民主 科學”讓我們明白追求什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去追求。也許這些收獲不算什么,但我們想說的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