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范大學實習報告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切實貫徹實踐性原則,把培養(yǎng)學生言語實踐能力與語言知識相結合起來。為了貫徹好實踐性原則,教師們都精心挑選和設計練習,正確處理記憶性練習與運用性練習兩者的關系,為學生提供多層次的言語實踐條件。同時把語言、知識有機地融合在實際言語操練之中,這就使活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得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fā),保證了學生在每節(jié)課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時間進行言語訓練,讓全班學生都有機會和條件,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二>、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學法指導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從心理上來說有朦朧的成人感,他們有獨立與創(chuàng)造的愿望,對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趨上升。但在外語學習方面,雖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礎,掌握了一定的詞匯與基礎語法,但由于缺乏外語的實踐能力與自學能力,很多學生還停留在跟在老師后面跑,他們學習方法仍然停留在較簡單的重復階段。這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師大第二附屬中學更為典型。因此,該校的老師們也意識到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學法指導已必不可少。其中有效的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制定計劃。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因為有計劃就不會打亂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有計劃就有了學習目標,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努力方向。師大第二附屬中學高二年級組的英語教師們根據(jù)這一特點指導學生們在學期開始制定了一個“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長遠目標,還讓學生學會根據(jù)不同課型確定每節(jié)課或每一個單元認知小目標,讓學生不斷受到目標的激勵,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