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實習畢業自我鑒定(精選3篇)
護理實習畢業自我鑒定 篇1
時光飛逝!轉眼間實習生活已經過了四個月,回想自己離開學校的那一刻,期待中帶著一絲不安的心情,似乎還是昨天的事。近段實習時間里,自己感覺確實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感覺受益匪淺……
護士這個職業,看是一回事,親身做又是一回事。見習和實習中的感受是完整的不同,見習看的多,做的少;實習卻是做的多,看的少了。在實習中我們不像見習時那么有空詢問病人的情況,反而只是忙著做自己該做的事,做完后稍微喘口吻。而且剛下科室的我對于操作并不是很熟悉,一開始也只能做些生活護理以及跟在老師身邊看著。
一、對專業的認識
作為一名醫學護理人員,我們不能停留在學好本專業理論知識的層面上,護理最重要的還是操作以及能設身處地的為病人解除病痛。在臨床實習中,我真正看到了病人的疾苦,他們迫切的希望我們能幫助他們減輕病痛,治愈疾病。我們要用愛心來關懷他們,同時也要用恒心來對待他們。
二、我們要學會主動學習
臨床實習不像在學校里學習,有老師天天講課,有一大堆的作業,有源源不斷的考試,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動去學,去做。在臨床,學習的機會很多,所有的醫務人員都是你的老師,只要帶著問題去工作,我們每天都可以學到很多。常帶著一本小筆記本,把每天的問題寫上,問題解決后急時記錄答案,定期整理筆記本。這是一個使用而簡便的學習方法。
三、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不能帶著厭倦和不平衡的'心理對待實習。表面上我們是老師的小跟班,重復的做著跑腿的活兒,休息時間比老師少,累了也不被老師、護士長理解。但是付出與回報往往不是對等的,我們常常要付出更多才會得到回報。只有勤于動手才能學到更多臨床操作。每個老師都有她的性格,我們不能要求他們都能像我們期望中的那樣來進行教學,我們必須調整好心態,用不同的方式來向不同的老師學習,而不應該總是抱怨老師不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學到更多臨床方面的知識。
四、同學之間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互相學習
遠離我們熟悉的環境來到臨床實習,同學之間更應該互相關心和幫助,不管我們的性格有多么的格格不入,都要相互包容,人與人之間的小摩擦是難免的,最重要的是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彼此之間都是親人。學習上也要經常互相交流,把彼此的收獲分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輕松和愉快的氛圍中生活和學習。
護理實習畢業自我鑒定 篇2
有人說,生活有時就像一場雨,看似美麗,然而更多的時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濕,那些無奈與寂寞,但是沒有陽光時你自己便是陽光……每個人在漫漫人生路上都不會一帆風順,都會有失意的時候,但只要樂觀地面對,不輕言放棄,總會有云開見月明的一刻……
我畢業于xx省衛生學校,學習護理專業。在校時成績優異,每學期均獲“一等獎學金”,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實習期間我不怕臟、不怕累,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操作技術,表現優秀,深得帶教老師好評,是帶教老師眼中勤快、聽話的實習生;護理病人時,我用心去體貼病人,用熟練、輕柔的操作去減輕病人的痛苦,用真誠的微笑帶給病人一絲溫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委婉、溫和的音調為病人解決疑難,在病人眼中我是一名態度和藹的好護士。
畢業之后,對工作充滿著遐想的我,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可是現實并非如此,那時的我只好脫下白大褂、燕尾帽,加入到待業的隊伍。之后我做過幼兒保健員、營業員,但不管干什么,總感覺缺了點什么,自己熱愛的護理工作不能從事,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感慨……
之后的時間里,我曾一度消沉,曾經的天使夢被現實無情的擊碎,曾經那么自信的我,被生活壓得好累好累,夜深人靜時,我也曾抱怨自己,抱怨生活,曾不止一次地問自己:屬于我的路在何方?可是轉念想想下崗工人的再就業,與他們相比我豈不是幸運的多,我只不過是一時的失意,怎能如此消沉、輕言放棄呢?我應該做好準備,等待機遇,抓住機遇。
最終生活還是善待了我,我邁進了縣醫院的大門,干起了自己心愛的護理工作。重新穿上白大褂、戴上燕尾帽的那一刻,心中激動萬分。每天穿梭在病房中,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轉,一個個病愈出院,心中真是快樂,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生活是美好的,但偶爾也會和你開開玩笑,也許是對你成長的一種考驗吧?而只要經受住,才能真正從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護理實習畢業自我鑒定 篇3
我實習的科室是產房。產房工作節奏快,搶救病人多、精神高度集中,助產過程中既是高強度體力勞動,又是高精力的腦力勞動。產程是需要耐心去守的,觀察宮縮、宮口擴張、先露下降、胎心變化。對不夠配合的產婦進行耐心的說服和解釋。產房的工作需要極大的愛心,分娩的過程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時刻,在這時給予貼心關懷是產婦順利分娩的信心和動力。哪怕是一口水,一口飯,一雙支持的手。
工作嚴密觀察,細心發現異常情況極為重要。高度的責任心,每一個班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知道再好的服務態度,沒有過硬的.技術是萬萬不能的;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和豐富自己。每天的工作充實而又忙碌,一個班下來,感覺到沒有時間坐在哪兒休息一下,沒有醫生或護士在哪兒喝茶或聊天;只有在寫病歷,記錄單、微機錄入時才有時間坐。十月份出生的新生兒有六百多、十一月份出生的新生兒有五百多,工作量大;每個班只有三位護士加一個產科醫生,共同協作,工作時大家發揚主人翁的精神,內強自我,盡心盡責,認認真真地做事,處處規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對每一件事,進而將事情盡己所能地做好、做細。各班之間相互查漏補缺,超前服務,培養自身的預見性、思維、和超前意識。在產房除了主動干活,很多東西上手的做了,就會有手感、靈感、有經驗;經驗必須不斷總結、反思、理清思路,對實踐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常言道:孤帆一葉,難以穿汪洋;眾志成誠,勢必乘風破浪。
現今是一個合作共贏的時代,誰擁有了高效能的團隊,誰就擁有知識經濟時代的竟爭力與戰斗力。一個科室要想把閱歷、經歷、學歷、特長個性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需要一種“思想”來引導與融合,這種“思想”,也即團隊理念,它能使團隊的力量綜合最大化,能營造出積極向上、團結一致、群策群力、奮發努力、共赴目標的團隊家園。
兩個月的時間轉眼即過去,感謝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不求無所不能,但求竭盡所能”,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人員,只有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才是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