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的實習自我鑒定(精選3篇)
數學教師的實習自我鑒定 篇1
畢業之際每個人都要選擇一份工作實習,我在大學期間就已經獲得了教師資格證,也因為這樣,我選擇成為一名老師,去教導學生。很快,到了學校我被分配教導三年級數學課程,這是一次挑戰。
做為一個數學老師,就必須要熟讀數學課本,上課前,做好課程準備,我喜歡備課,提前準備上課也不至于不知道講什么,所以我每次都比較忙碌,我花費很多時間去琢磨如何讓學生可以融入課堂,如何跟上我的節奏。第一階段教學,就是我與學生相互適應,相互了解的過程,在實習期內,我嘗試了多種教學方式,速度也不同,然后在從中選擇學生能夠接受的課程,因為有目的,也比較符合實際的工作,我在一周內就找到了教導的方式。
那就是教課的節奏不能過快,但是也不能慢,比如周一和周五,這兩天上課的積極性不高,一個是經過周末的放假休息,學生需要時間收心。另一個是周五馬上就要放假,學生的心也開始向著課外飄,尤其是最后幾節課很多學生神游天外,這時候需要減慢節奏,讓學生學習不至于因為一時的失神跟不上課程的節奏。所以我們必須要把握好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周二到周四這段時間,可以適當的加快教學的速度,因為這段時間才是最好的學習時間,學生的學習更加認真,我也希望學生在學習中掌握這個度。我不會強迫學生去學習,因為學生就如同彈簧,如果太過壓迫造成學生厭學,數學是一個需要積累和練習的課程所以興趣是主導,培養信心也是同理。
我不能保證讓任何一個學生跟上我的講課速度,因為在班級里面有一些學生比較調皮,經常給我添麻煩,想要規勸也耗費時間,但是卻從沒有放棄他們,在如何差也是我的學生,他們到了學校我就必須為他們負責,他們學不好,在我看來更多的還是我教導的課程不夠吸引人,我曾經多次與學生溝通,他們都說數學課非?菰,這讓我明白興趣需要及時建立起來。
因此我用故事的形態站看講課,比如用一個搞笑的笑話讓學生喜歡聽,然后又讓學生去思考學習,這樣不至于讓學生忘記學習的目標,也沒有讓他們感到枯燥,我喜歡那些成績優秀又努力的學生,為了表彰他們的學習勤奮,我一般都會做一個小紅花,或者其他的獎勵作為他們努力學習的獎品激勵其他學生向他們看齊,讓他們明白只要努力學習的同學,都是能夠有獎勵可拿,而且小學的課程也不是非常難,正合適激勵他們勤奮學習。
數學教師的實習自我鑒定 篇2
在大學里面積攢了不少的教學經驗,這段時間總算是得到了發揮的機會啊,這一次實習,我來到了xx地區的xx小學,在這里我負責了幾個班級的數學教學工作,這也是我第一次給孩子們上課,所以我心里即激動又緊張啊,我怕自己講的課不被孩子們所接受,也怕孩子們如果不喜歡我的話,那我該怎么去處理呢。不過緊張歸緊張,這次實習的機會還是很寶貴的,我也想多積攢一些工作經驗,這對于以后的教學有著不小的啟示作用,F在,我已經在這個小學里當了幾個月的數學老師了,孩子們也基本上認同了我,我對于這個學校也是越來越了解了,雖然這個學校的基礎設施并不是很好,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我的教學積極性。
想要當好一名小學老師,那自然就得先和學校里面的老師和學生弄好關系,我這個人在大學里就是挺樂觀開朗的,所以這種性格讓我很容易就和大家打成一片,而且我也喜歡用一種比較幽默風趣的方式進行教學,這讓孩子們對我的教學產生了不小的興趣。自從我正式開始教學之后啊,我覺得自己的性格其實也改變了不少,原本我并不是特別喜歡孩子的,因為越小的孩子就越難照顧,很多時候你和他們講道理是沒用的,可是當我上了一段時間的課后,我發現孩子們的想法很天真,說話也很直白,這讓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教學感受,我自此決心要讓孩子們都把我當朋友,而不是把我認成一個嚴肅的老師。
為孩子們進行備課其實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因為準備的教學資料要讓孩子們容易接受才行,如果太難太深奧的話,孩子們根本就堅持不下去,可能沒上幾分鐘的課就會開始走神了,尤其是數學,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對于這種計算是很排斥的,他們更加愿意上一些音樂、美術之類的可能,因為這能讓孩子們感覺放松一點,所以我也是吸取了其他老師的一些經驗,讓自己的課程看上去盡量要簡單一些。給孩子們上課也在慢慢地改變著自己,有時候在上課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孩子們搗亂或者是不聽課的情況,這時候就得采取合適的方式去勸導了,該引導的引導,該批評的批評,另外對于那些表現好的同學做出適當的獎勵,這會勾起大家的學習勝負心,相信隨著時間的磨練,我會掌握更多的教學技巧和經驗,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
數學教師的實習自我鑒定 篇3
本學期我擔任了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工作,已有18年沒有教小學一年級了,因今年我校教師減員,這屆入學兒童中有幾個素質較差的學生,因為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等諸多原因,教師們都不敢理解這個班,我自這班的語文教學任務承擔下來,作為我的“試驗田”進行細心耕耘,下頭做一個鑒定:
一、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理念,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經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了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于理性,對于外界事物,側重于主觀認識。為此,在教學中,我一向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理解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伙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關懷,明白教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習慣養成重于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所以,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
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里,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為、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能夠補充自我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我沒有關系似的。
5.教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教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我的不一樣見解,但要舉手,獲得教師的同意后,才能發言。
6.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范,不敷衍教師。
7.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教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
8.每學完一課,要做好復習,有疑必問,要到達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頭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于嚴肅,筆者認為: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我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明白教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教師和藹可親,易于接近。我經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此刻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字量和認識問題、理解問題的本事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忙學生提高識字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忙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么?n想什么?在識字時,運用古代的造字法幫忙學生識字。提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
學完拼音后,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么寫什么?拼音、漢字都能夠。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字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四、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后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為“小教師”,讓他們發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督、幫忙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我開始摸索到了一點兒低年級教學的方法,期末語文綜合考試,學生的成績到達了計劃的目標。下學期繼續探索、實驗,鑒定出適合自我特點的教學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