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測量實習心得范文(通用3篇)
土木測量實習心得范文 篇1
土木工程測量作為專業的一項基本功,是我們學習土木專業學生必須很好掌握的一項技能。在大一學習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在學院的組織下,在校內開展了為期10天的土木測量工程測量實習。
“這實習怎么比軍訓還辛苦啊?”,當幾天之后,我們習慣了早上5點起床,扛著測量儀器外出測量的生活時,我們不再聽到之前的牢騷。為了保證測量的精確度和測量的時間進度,我們總是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起床,帶上“家伙”到了主一、主二與公一交界處的測量場地開工了!當學院其他專業同學八點走向教學樓進行實踐周學習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早上工作結束收工的時候。早上回到宿舍,我們并不能清閑下來,一張張原本的空白數據表等著我們去計算、校驗。要是數據滿足條件還好,如果像我們小組第一天測量后的那超出容許范圍外的角度閉合差,只好準備第二天更好起床,重新測量原本屬于第一天的工作。在下午短暫的補充睡眠之后,當其他專業同學下午下課,準備享受豐盛晚餐之時,我們再次扛著儀器,在太陽下山之前再次出工測量。在夏天的傍晚,每當太陽下山,天色暗下之時,已是晚上7點多了。放回儀器,學校食堂已不可能再有飯吃,走出校門來到小店,抬頭一看,簡直就是班級聚會的景象,大家都在小店狼吞虎咽了。原本以為晚上的可以放松下來休息了,可事實并不是這樣,我們還需對一整天的工作進行一番總結,并制定好第二天的,提高小組工作效率,確保進度的完成。
實踐總能發現許多問題,在這次測量實習中也同樣存在。首先,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在于我們對儀器的使用上,課本上介紹儀器使用的知識都比較抽象,到了真正實踐中的時候,我們未能很好把書本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還需要老師再次進行指導。其次,我們在實地測量的時候高效地完成測量。我們在第一天測量的時候,角度閉合差居然和容許值差距大于3倍。這個問題的出現就說明我們的能力還很有待于提高,我們忽略對中的要求要點,沒有盡量對中點位,而尋求方便直接對中花桿,同時我們對天氣對測量的影響沒有重視。這些問題的發現也說明了我們的經驗還較欠缺。最后在制圖的時候,我們對陌生的地形圖的繪制非常生疏,沒有很好地把土木工程制圖中的一些技巧方法運用到地形圖的繪制中。這個也需要老師在今后教學中對我們更多的指導,促進我們水平的提高。
再來說說這次實習心得吧,通過本次的測量實習,我覺得最大的收獲在于將書本上那些抽象的知識與現實的測量很好的結合了起來。不再是我們單純看書本上的文字內容,而實際確不能很好弄懂在今后實踐中的操作。測量儀器的使用和實地的測量實習工作的開展,讓我們更直觀接觸到了土木工程測量這個學科,也為我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后,更好更快地使用儀器、控制測量發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我們明白了,土木工程專業的實際操作性強的特點,觸發我們今后要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并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從本質上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總之,這次10天的土木工程測量實習收獲是很大的。不僅在于我對專業的學習和儀器熟悉程度,同時在對自己做事的嚴謹、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也極大有促進作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會在今后求知的道路上繼續努力,為做一個合格的土木人而努力!
土木測量實習心得范文 篇2
大一學習生活即將結束的時候,在學院的組織下,在雁山和屏風兩個校區展開了為期兩個星期的土木工程測量實習。
測量實習要比我們想象的要辛苦的多,可是幾天下來,我們已習慣了早出晚歸的生活。甚至慢慢的喜歡上了它。在實習的前一天,我們組認真的制定了工作計劃,設想了將要遇到的問題,為了提高效率嘛!可是到了實地場地,真正動手去操作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之前的計劃只是紙上談兵,在實踐面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實習的第一天就下起了淋淋瀝瀝的雨,時大時小。面對這樣惡劣的天氣,我們沒有退縮,互相打氣,給予支持與鼓勵。可以說一上午,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量,可那只不過是我們在慢慢的摸索,去尋找工作技巧而已。一個練兵的過程而已。中午吃過飯后,我們商討了下午的工作計劃,并制作了數據表。短暫的休息后,我們信心滿滿的奔赴“前線“。下午的天氣好了一些,可是依舊下了蒙蒙的細雨。按照計劃就這樣的忙了起來,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雖然辛苦,但當我們看見一張張白紙填滿數據的時候,變欣慰了。天色漸漸的暗了下來,已是晚上七點鐘了,收工返回了校園,學校的食堂不在可能有什么吃的了,我們來到了校園旁的小吃部,點了酸菜魚,在火鍋還沒上來前,我們已經早把飯盛好了,準備大展身手了,菜來了,也不顧個人形象了,謙讓早已拋到九霄云外了,狼吞虎咽的吃的那是相當的香了。本以為可以回去好好休息了,可事實并不是這樣的,還要對當天的數據進行計算,檢核。檢核時問題就出現了,視距差超限了。大家面面相覷,很無奈的樣子,沒有辦法,只好準備第二天更早的起床,重新測量原本屬于第一天的工作。接下來,時建筑物放樣實習,與水準路線測量相比,相對沒呢么辛苦,輕松了好多。主要的時對經緯儀的操作,對中,整平。放樣前的數據處理很重要,直接影響放樣的準確性。
實踐總能發現許多問題,此次實習也同樣存在,與此同時,也體會到了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性。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時在儀器的使用上,課本上介紹的使用方法比較抽象,在實習中還要老師的再次指導。第一天的測量視距差超出容許范圍,這說明在能力上還有待提高。同時我們對天氣對測量的影響沒有重視,說明我們的經驗欠缺。
總之,在此次的測量實習中收獲了很多,不僅僅是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儀器的熟悉程度,測量的作業能力,同時在對自己的做事嚴謹,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面對困難的同時,所拿出來的忍耐與毅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后在求知的路上繼續努力,不驕不躁,為做一個合格的土木人而努力奮斗!
土木測量實習心得范文 篇3
一:實習目的,通過實習進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測繪中的應用,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熟練掌握GPS儀器的使用方法,學會GPS進行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數據處理軟件的使用方法.
二:實習地點,長春工程學院
三:實習內容:測量學校道路網平面圖.
五:實驗原理.GPS定位的原理是GPS衛星發射的測距信號和導航電文,導航電文中含有衛星位置的信息,用戶用GPS接收機在某一時刻接收三顆或三顆以上的GPS衛星,測出測站點(GPS天線中心)到衛星的距離并解算出該時刻衛星的空間位置根據距離,并解算出衛星的空間位置,根據距離交會法求測站點坐標.其基本思想為:在基準站上安置一臺GPS接收機,對所有可見衛星進行連續觀測并將其觀測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時地發送給用戶觀測站,用戶站在接收GPS衛星信號的同時,通過無線電接收機設備接收基準站傳輸的觀測數據,實時計算測站點的三維坐標.
六:實驗過程:
(一). 參考站要求
參考站的點位選擇必須嚴格。因為參考站接收機每次衛星信號失鎖將會影響網絡內所有流動站的正常工作。
1..周圍應視野開闊,截止高度角應超過15度,周圍無信號反射物(大面積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減少多路徑干擾。并要盡量避開交通要道、過往行人的干擾。
2.參考站應盡量設置于相對制高點上,以方便播發差分改正信號。
3.參考站要遠離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電磁發射源200米外,要遠離高壓輸電線路、通訊線路50米外。
4.RTK作業期間,參考站不允許移動或關機又重新啟動,若重啟動后必須重新校正。
根據以上要求在校園里選擇合適的已知點,將天線架設是該點做為基準站,連上電纜,注意正負極要正確(紅正黑負),確認無誤后,方可開機.打開主機和電臺,主機開始自動初始化和搜索衛星,當衛星數和衛星質量達到要求后(大約1分鐘),主機上的DL指示燈開始5秒鐘快閃2次,同時電臺上的RX指示燈開始每秒鐘閃1次。這表明基準站差分信號開始發射,整個基準站部分開始正常工作。
(二).移動站要求
1.將移動站主機接在碳纖對中桿上,并將接收天線接在主機頂部,同時將手簿夾在對中桿的適合位置。
2.打開主機,主機開始自動初始化和搜索衛星,當達到一定的條件后,主機上的DL指示燈開始1秒鐘閃1次(必須在基準站正常發射差分信號的前提下),表明已經收到基準站差分信號。
3.打開手簿,啟動工程之星軟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如手簿冷啟動后則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這時必須在Flashdisk中啟動原文件(我的電腦→Flashdisk→SETUP→ERTKPro2.0.exe)。
4.啟動軟件后,軟件一般會自動通過藍牙和主機連通。如果沒連通則首先需要進行設置藍牙(工具→連接儀器→選中“輸入端口:7”→點擊“連接”)。
5.軟件在和主機連通后,軟件首先會讓移動站主機自動去匹配基準站發射時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動搜頻成功,則軟件主界面左上角會有信號在閃動。如果自動搜頻不成功,則需要進行電臺設置(工具→電臺設置→在“切換通道號”后選擇與基準站電臺相同的通道→點擊“切換”)。
6.在確保藍牙連通和收到差分信號后,開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寫或選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稱、橢球系名稱、投影參數設置、四參數設置(未啟用可以不填寫)、七參數設置(未啟用可以不填寫)和高程擬合參數設置(未啟用可以不填寫),最后確定,工程新建完畢。
七進行校正:
利用控制點坐標庫(設置→控制點坐標庫)求四參數.
在控制點坐標庫界面中點擊“增加”,根據提示依次增加控制點的已知坐標和原始坐標,一般至少2個控制點,當所有的控制點都輸入以后察看確定無誤后,單擊“保存”,選擇參數文件的保存路徑并輸入文件名,建議將參數文件保存在當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夾里面,保存的文件名稱以當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后單擊“確定”。然后單擊“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參數已經計算并保存完畢。方可進行測量.
八實習總結:1實習中遇到的問題能分析,在測量過程中突然收不到衛星信號,這種情況可能是流動站或基準站的電源沒電或接收機的連線出現問題.在測量過程中突然顯示單點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衛星數量不夠而無法解算.在觀測過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終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動站的選點有問題,周圍可能有高壓輸電線,高大建筑物或在面積水域.
2誤差分析及減小誤差的方法:1衛星星歷誤差,衛星星歷誤差實際上就是衛星位置的確定誤差,其大小取決于衛星跟蹤的數量及空間分布,觀測值數量及精度.2接收機鐘誤差,減弱方法是的把每一個觀測時刻接收機差當作一個獨立未知參數在數據處理中與觀測站的位置參數一并求解.3衛星信號傳播誤差,包括電離層和對流層時廷誤差.4多路徑誤差,多路徑誤差是指衛星信號通過不同的路徑傳輸到接收機天線.多路徑效應不反與反射系數有關,也與反射物離測站的距離及衛星的信號方向有關,由于無法建立準確的誤差改正模型,只能恰當的選擇地點測量,避開信號反射物.5人差,儀器沒有完全對中,沒有絕對整平.
基線起點坐標不準確的判別
1影響GPS基線解算結果因素的判別
對于影響GPS基線解算結果因素,有些是較容易判別的,如衛星觀測時間太短、周跳太多、多路徑效應嚴重、對流層或電離層折射影響過大等;但對于另外一些因素卻不好判斷了,如起點坐標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