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實習心得
我們收集調查了校園內各個垃圾的收集點,并進行了大概的種類調查。
對于一般垃圾,因為一般的學生生活垃圾內還有各種雜物所以需要作出清理后再做進一步處理。首先,將收集到的垃圾進行人工清理,清理出可以回收的塑料瓶或者鐵、鋁罐以及廢棄書籍、鐵器等,可以送至廢品收購站以換取一定經濟價值;剩余的垃圾可以再次進行人工篩選,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機械篩選一定大小的垃圾進行進一步分理;最后剩下的垃圾一般都直接集中送往指定地點填埋或焚燒。
對于資源垃圾,我們要盡可能的進行回收再利用。
處理的大致過程為: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了校園內的垃圾處理情況以及整個后期的處理情況。
。ㄈ 中水處理站
我們學校的中水處理站規模相對很小,處理的污水主要來自男生和女生公寓的生活污水、新圖書館的生活污水以及學校培訓中心的生活污水。處理后的中水部分回用于綠化澆花,部分回用于公寓宿舍的廁所用水。
學校中水處理的方法也較為簡單,整個參觀過程只用了大概15分鐘左右,整個中水處理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在這個中水處理工藝中,有幾個設備并沒有投入到日常的的水質處理運行中,比如膜反應器、接觸消毒池。這些都是因為設備運行所帶來的成本過于昂貴而不適于投入實際使用的。
。ㄋ模┪寮滋翝竦毓珗@
1、實習時間:6月10日上午8:00——下午14:30
2、實習地點:昆明市官渡區五甲鄉五甲塘人工濕地公園
3、實習內容:
五甲塘濕地公園,位于昆明市官渡區六甲鄉和小板橋境內,南至寶象河,北到五甲河,西接滇池。主要由水面、灘涂、沼澤組成,占地約1300畝。今年3月15日開始建設,是昆明市第一個濕地公園。昔日荒蕪灘涂再現了滇池“翠羽丹霞、三春楊柳、九夏芙蓉”的美景。
濕地對于污水的處理,與其他的速水處理技術相比有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濕地以其獨特的吸附、降解和排除水中污染物、懸浮物和營養物的功能,是潛在的污染物轉化為資源。這一轉化過程分別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種形式共同作用于生態循環系統。且濕地本身所帶來的美化環境、進化空氣的能力是其他處理技術所不能具備的。
對于濕地本省而言有著不同的分化:按照建造原理而言有人工濕地和天然濕地之分,但一般來說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
在國際濕地保護名錄中我國共有36個濕地被列入其保護名錄中,其中云南就占有4個。由此可見,在云南我們有著豐富的濕地資源以及隨著濕地的存在而帶來的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濕地,對于污水的凈化有很好的效果,對于環境保護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保護濕地資源,也成為我們環保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濕地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作用、化學作用、生物作用來對污水進行進化處理。物理作用主要是濕地的過濾、沉積和吸附作用;化學作用主要是吸附于濕地孔隙中的有機微生物提供酸性環境,轉化和降解水中的重金屬;生物作用包括微生物作用和植物作用,前者是指濕地土壤和根際土壤中的衛生如細菌對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后者是指大型植物如蘆薈、菖蒲及藻類在生長過程中從污水中汲取營養物質的作用,從而使凈化。生物作用是濕地環境凈化功能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