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實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當老師實習心得體會 篇1
今天上午第一節我們迎來了河北師大的巡回指導老師——姚老師,以及寬城諸多特聘名師對我的英語課進行了指導。
這節課我準備了很長時間,并且指導老師劉老師給了很多指導和改進的建議。每次指導后我都會有新的收獲,這次也不例外。
實習以來,我對口語疏于練習,口語退步了不少,這直接導致了我的課堂指令不夠準確,課堂問題盡量全用英語。說話力度不夠,盡管聽課的人很多講課也要足夠投入,這樣自己能減少緊張,學生看到老師能放得開也不會緊張。
我設計的閱讀課教研員給我的建議是,整篇文章讀4遍就足夠了,任務也不要設計特別多,每節課至少有10分鐘的情感提升的時間。
我進步的地方,我設計的課越開越成熟了,設計思路環節新穎,實用性強,而且每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比較流暢,這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與學生的互動變多了,閱讀課不單單只有閱讀的環節,還有讀的環節,讀寫結合,這節課針對學生考試的閱讀題,針對性強。
我的收獲,每節課教師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學生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可以給學生展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對每節課要學的內容提前做到心中有數。板書十分重要,盡管英語的知識零碎,但它是需要教師準確清晰的板書的,每節課的板書都是重點內容,一節課講得再好,沒有板書,學生沒有動筆寫下東西,這節課的效果絕對不會很好。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英語課的評價可以適當用漢語,鼓勵教育是長期性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不要輕視學生在課堂上對單詞讀音的不熟悉,這背后反映出學生對單詞的沒記住,不熟悉,教師必須把單詞落實,這是迎客最基礎的部分。閱讀課設計到的語法,教師可以適當講解,不用特別詳細,留在專門的語法課,否則學生會感到混亂與疲勞。英語課說到底就是學生說話的課,我以后要放開手沒讓學生多說多做,真正做到”老師搭臺,學生唱戲”,為話題創造情景無論是語法課,聽說課還是閱讀課,教師只有為學生營造情境,學生才能長久掌握。
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對我的指導以及提出的寶貴建議。
當老師實習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思維訓練課上,老師傳授給了我們奧數中找規律的方法,還布置了一個回家作業:出幾道題今天學的題目,考考父母,看他們怎么做。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把題目給爸媽做
媽媽一看到題紙就傻了眼,連連擺手,“這,這題太難了,我還是知難兒退好,把這題留給你老爸吧!”她不懷好意地說。
爸爸明顯比媽媽要沉著冷靜多了。只見他苦思冥想了一會兒便脫口兒出:“48個三角形!”“錯了!”我略帶得意地喊了一聲。頓時,老爸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垂頭喪氣。
就在這時,鬼靈精怪的老媽出了個“餿”主意:“既然我們都不會,那你就當一會小老師,給我們上堂課吧!”
哦,原來老媽想倒將我一軍。哼!我才不上當呢,當就當,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心想。
“嗯吭”我清了清嗓子,“這題的答案是52個三角形。是這樣算的……”
最后,我終于把他們兩位“學生”給教懂了……爸爸開玩笑地說:“‘錢老師’教得真不錯!”“想不到我們家蕙蕙還是個當老師的料嘛!”媽媽也夸獎道。
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得到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給爸媽當老師,真有趣!
當老師實習心得體會 篇3
清晨,陽光里帶著一縷微風。像往常一樣走進陽光語言矯正學校,像往常一樣去飲水機那里打一杯清水。生活基本在重復,卻也不完全相同,不時有意外的驚喜。
家長帶著孩子們在飲水機旁的一排坐位上坐著,一個四五歲大的小女孩就站在飲水機旁。
當我拿著杯子走到飲水機前,小女孩主動幫我打開了飲水機的小門,我把水杯放到出水口下,她又搶著伸手幫我按出水的按扭。接滿水,我轉頭看向小女孩,小女孩卻沒看我,低著頭,我親切地說了聲謝謝,小女孩卻沒有回應。
我對這種情況并不奇怪,因為來到學校的都是語言障礙的患者,特別是青少年,因為長期與人交流困難,會造成害怕與人交流,甚至不交流,從而在心理上也造成嚴重的影響,很容易產生內向自閉的性格。
但就像這個可愛的小女孩,表面上也許很沉默,實際上卻擁有一顆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只是客觀條件不利于表達而已。在陽光工作了這么久,親眼看到那么多有語言障礙的人來到陽光后,與專家老師們一起克服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礙,說話變清楚了,發音變準確,性格變得也開朗樂觀和積極向上。
寶劍鋒從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也許經歷挫折的人擺脫阻礙之后,會釋放出更燦爛的光芒,而作為陽光語言矯正學校的一員,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那些有語言障礙的人擺脫阻礙,活出新生命,讓他們釋放出心中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