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算實習感受(精選3篇)
結算實習感受 篇1
當夢想照進現實,理想遭遇磨礪,我可以被磨去的是棱角與稚氣,不可以失去的是信仰和堅持。
實習,因為無法參與很多實際而有挑戰性的任務,很多大學生都會覺得單調而簡單,我也曾經“水土不服”,一度無法適應。但是若是因此而輕視和敷衍實習,大概也會錯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彩風景吧。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處世皆文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起,在學會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社會不歡迎只是活在象牙塔里面的人。下面是我的實習心得和所感。
公開數據顯示,外匯儲備從開始時候的零到1000億,中國大約用了20xx年時間(從1980年到1996年),而第二個1000億,則用了五年時間(從1996年到20xx年)。20xx年之后,每年的外匯儲備增加則都在20xx億以上。目前仍以每個月20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中國現在的外匯儲備管理問題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的其中一個頭號焦點問題。因為實行強制結售匯制,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央行被迫買入大量外匯,向市場釋放了大量基礎貨幣。難題又再出現,甚至可以說是進退兩難的窘迫之境,在沒有其他措施的情況下人民幣基礎貨幣流動量過剩會導致國內通貨膨脹和其他不穩定經濟因素。因此,央行又不得不發行央行票據,兩度加息,三調準備金率。但是這些措施又會吸引更加多的外匯資產流入中國市場。
在當前這種背景下,滿懷理想與憧憬,我走進了號稱“元老級”外匯專業銀行的 銀行國際結算部。
國際結算部和其他的銀行部門一樣,操作專業,分工明確。我第一個跟隨學習的師傅是進口匯款組的匯出匯款業務。那么多專業而熟悉的名詞,那么多未曾實際接觸過的概念:業務受理、內部審批、解付行的選擇,對于剛開始接觸它們的我,一切都那么新鮮而令人興奮。但是對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重復相同工作的銀行職員們呢?
早在上個世紀末,大學生就已經失去了“天之驕子”的光環和頭銜了,而如今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似乎在街上隨便可以拉回一大車。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人。究竟,大學畢業生如何在一個嶄新的社會舞臺上定位自己的角色和獨一無二的價值呢?
大規模的商業銀行往往已經發展成熟,分工精細,每個職員在他工作的領域也許只可以接觸到眾多業務流程中的其中一個業務環節的一部分工作。雖然每一個職員的工作都是大局中的一個小環節,但是任何一個環節如果出錯,都可能給客戶還有銀行帶來不可輕視的嚴重損失,輕則幾萬,重則上億。即使如此,每個小環節的工作有時候是很瑣碎和單調的,也許你每天都在審核進口付匯單據是不是齊全,也許你每天都在根據申請書上的數據資料輸入數據和代碼,也許每天都是在把頭寸報給上級銀行,再等上級銀行報給總部銀行。
結算實習感受 篇2
一下是我這次實習的心得和小結。
實習內容分為兩部分,匯票的制作和發票的制作。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學到了一些東西,明確了如何根據題目所給信息和要求制作相對應的匯票和發票。
但是在實習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首先的問題就是語言方面的障礙,由于題目所給都是英文形式,所以在制作票據之前把各個類目和內容閱讀清楚和準確是至關重要的,限于自身的外語水平,在這個環節遇到了一點困難。
其次還發現,由于對匯票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各個類目的準確含義沒有完全記住,所以這大大降低了實驗的效率,遇到不懂的類目還要查閱課本,可是由于匯票的格式并非完全一樣,導致有些類目查閱之后還是沒有把握,從這點而言,要學會制作匯票,把匯票的每一個類目都完全理解是必備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細節方面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所給題目所給的信息提取出來,按要求準確地把對應的信息填在票據當中。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之中我充分體會到了英語的重要性,題目所給信息全是英文的,匯票和發票的全部內容以及填制也需要用英文來完成,在閱讀相關內容的過程中,無疑我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這使我明白,我的外語水平還是遠遠不足以應付日后工作中的諸多困難。
因此,我們在加強專業課程和專業技能學習的同時,還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國際結算是國際貿易必不可少的一項業務,而匯票和發票的制作在國際貿易中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掌握好匯票和發票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第一次上機模擬操作,沒能完全學會如何制作,對整個實驗過程有點不知所措,但是通過這2次的實驗課,結合課本所學的理論知識,至少加深了對匯票和發票的認識,對其制作的過程和注意的問題也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我想這會對以后更進一步的相關學習和實踐帶來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學習這門課程中,在學習課本基礎理論知識之余,適當地開設實驗課,由我們學生自己上機操作模擬制作票據,對我們學習該門課程大有益處。
結算實習感受 篇3
在學校,主要是學習專業知識,利用每次活動的機會表現自己,增長自己的經驗。但我深知在學校學到的經驗遠不足以將來在社會上立足,所以我要利用寒假時間到社會中實習,積累更多的經驗,進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放假回到家除夕將至,雖然給予我的空閑時間不多,但是我不會浪費這些寶貴的時間。經朋友介紹,我來到了一家當地私人開的機械廠尋求機會,這個工廠是專門生產小四輪的。因為春節將至,廠里的工作都基本停止,若想進到他們的生產一線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我發現,這個工廠里的員工大部分都是男工。廠里的負責人知道我的來意后他自己為我的這種精神所感動,但是他不能安排我到一線的崗位上讓我體驗工人們的辛苦,但他可以帶我去參觀他們各個崗位的工作。雖說當時得知不能下到崗位上實踐心里是有點失落,但老板的熱情和幫助我又從新振奮起來。
來到生產車間,一眼望去都是清一色的男工,女工寥寥無幾。而且,車間里都是一股機油味,工人們都躺在車床下工作,身上的衣服都沾滿了黑漆漆的油漆和機油。我這下才明白為什么這個廠里男工居多。他們并沒注意到我們的到來,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聽負責人說,他們都是從離工廠比較遠的地方來的,最遠的有將近100公里。為了養家糊口,他們無從選擇,早上8點鐘上班,他們5、6點鐘就得從家里出發,從沒發現遲到現象。而晚上大概有8點鐘才回到家,他們從沒向廠里抱怨過。他們工作認真,不怕苦不怕累,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崗位。我聽完負責人的講述不禁對他們產生敬愛之情,他們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們憑借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畏艱辛,風里來雨里去,堅守自己的崗位,也許會有些迫不得已,但他們從不厭煩這種生活,厭煩這種工作。這正是我需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出了社會以后,一定要吃得苦,從一線開始做起,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
因為工廠還是在生產,所以我們不可以停留太久。我們便走出了生產基地,當時,負責人的話久久的在我的耳邊回蕩,腦海里浮現出他們風里來與離去的情形,他們給我的啟示實在很大。在準備離開的時候,負責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了一些話,他叫我努力學習,珍惜學習的機會,有了文化知識出來工作就相對輕松一些,一定要肯吃苦,能放得下自己的架子,勇敢的面對生活帶給我們的挑戰。
這次實習是我在學校里學習學不到的,我會牢記這一次實踐,記住勤勞的工人們,記住負責人的話,我會把他們的這種精神帶到學習中來,努力的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