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實習總結2000字(精選3篇)
報社實習總結2000字 篇1
今年暑假蠻長的,為了不浪費光陰,我和一起從7月4號起在報社實習了兩周的時間。我曾在實習之前幻想過可能發生的一切事情:起得很早坐一個小時公交車到達報社,或是在辦公室電話采訪或是跟著美女記者姐姐們奔赴一線采訪,然后下班的時候再擠著公交車回到住處。兩周的時間過得很快,它們用實踐經驗告訴我一個作為一個記者首先需要知道的原則:身體力行方出真知。
問題不是等來的
實習期間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其實很簡單,第一天下午,張主任看我和只知道坐在那里看報紙,就把一個整合稿件的任務交給了我們。稿件內容比較平淡,就是一個關于東北打擊樂比賽的簡單消息,老實說這對于已經在記者團歷練了一個學期的人來說并不難,所以我和在整理完那篇稿件之后就得到了主任的同意離開了報社,結束了第一天的實習。
我想每一個和我們一樣擁有新聞理想的人都知道,機會和問題都不是等來的。正如同張主任經常跟我們說的,一定要自己去找題。如果我們只是一直坐在桌子前看報紙,可能寫出的永遠都只會是一篇400字的小消息,鍛煉不出什么能力。所以在第二天的定版會上,我也算是主動接了一個任務。
按照慣例文教部應該是每周五開例會,討論下周選題、總結問題等,但那天是周二,因為報社給文教部來了好幾個版面的任務,主任算是臨時組織大家到場開會。我和還有另外一個非記者團成員的實習生也參加了。第一次參加新聞一線記者們的例會,雖然報題環節和在記者團的時候一樣,他們的專業卻讓我們佩服。感觸最深的是每一個記者的新聞敏感度,比方說三伏天來了很多XX市民喜歡去浴場游泳,那么下海需要注意什么?身上涂抹的護膚品或者是飲食方面?下海的時間等等。這類話題是我們這些新聞菜鳥所想不出的。所以那天定版時我們也只是接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務——去采訪特色書吧。當例會上討論到“夜文化”這個專題時,主任說起了回聲書吧,我聽到了熟悉的名字,說大學生們對這些書吧都很熟悉,于是這個采訪幾家書吧的任務就交到了我們三個實習生的頭上。
總共采訪的六家書吧,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叫做“XX街60號”的特色書吧。當時店主比較忙,我們在里面耗了很久,只能等著客人沒有需要的間歇和店主聊聊?赡芤驗樘Γ曛鞅旧硗嘎兜牟⒉欢唷?粗P記本上尷尬的字樣,我還是決定在他給顧客調制飲品的時候再去多問問。這一問便問出了書吧每個月會舉行書友會以及書吧會定期向貧困學校捐衣捐物的信息;厝ブ蠛托』锇閭兛偨Y、成稿,最終見報于我和結束實習后的一周。這算是這次暑期實習給我上好的第一堂課:永遠不要坐以待斃。
想法新一些角度刁一些
張主任絕對是讓人點贊的好老師,不僅不會讓我們干太多的雜活、不拒絕每一個實習的學生,還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我們講新聞。除了在例會上我們可以體會到新聞一線的運作方式,其他的就是從這些前輩的口中得知做好新聞人之一二了。記得那是周五的例會,結束之后主任坐下來專門給我們幾個實習生講經驗!爸挥袑懙煤蛣e人不一樣的新聞才是好新聞”,主任說。她說道自己曾經采寫過的一篇新聞,大致是關于商家為修筑大連某道路投標的。其余記者可能只會機械式地寫這樣一個事件,但是張主任卻以拍賣會的方式寫出了這一事實,再加上她老師當年為她修改了題目,當年那篇新聞獲了獎(請原諒我沒有記住那個獎具體是什么)。
從她這里學到的這一課也被我直接運用到了后來實習期間我自己發過的一篇稿子上。那是小芳姐安排的任務,去海事大學和理工大學采訪科學營。由于兩個學校當天都有活動,所以我需要跟完一邊立馬去跟另一邊。科學營匯聚了來自全國很多省份的優秀高中生,當時我想起了張主任的話,就去分別采訪了來自香港以及來自本地的高中生,以凸顯此次海事和理工分營的性和精彩程度。
寫新聞要“對癥下藥”
非常感謝的一個人是秦姐姐,帶我出去采訪的路上就已經給我講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她告訴我她所負責的文化線其實和記者團平時所接觸到的新聞不一樣,所以寫法自然會“軟”一些。那天秦姐帶我去參加了愛一夏音樂節的新聞發布會,后來由我組織成稿。然后去聽了笑掌室的相聲,有幸見到了陳和王X老師,也算是我在實習期間見過牌的“婉兒”。相聲的稿子雖然不是我來寫,但是我有幸坐在第一排正中間拍照,這期間秦姐姐也指導了我很多:這種照片一定要露出演員的臉,哪怕被話筒擋了一點也不行;要拍出故事,不要僅僅拍他們站在那里表演,而是要抓精彩瞬間……
秦姐教給我的,可以說是我出了記者團,走在新聞一線的收獲之一。兩周時間,從剛開始只能呆坐在辦公室看報紙到后來也可以單獨接任務出去采訪、寫稿直到最后發稿,時間很短,收獲很大。眾所周知記者是一個需要奔波的行業,所以其實平時在辦公室除了開例會很難看到大家都在的時候,多數時間是我們實習生、主任以及于老師在辦公室。想感謝XX日報文教新聞部的每一位老師,把多年所學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得傳授給我們。因為我和是記者團的成員,所以在這期間尤其承蒙照顧,小芳姐、麗霞姐和秦姐給我們安排了很多任務,反而倒是我們自己報的題因為自己錯過了時效性而沒有最終見報。未來,當我走在實現夢想的路上,我可以驕傲地說:我在XX日報學習過。
也祝愿依舊在報社實習的同胞們可以抓住機會,努力進步。
報社實習總結2000字 篇2
從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日報社進行了為期十五天的實習。短短的實習期雖然出去采訪的次數并不多,但閱歷倒是增加不少,應該說留心處處皆學問,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很多學問。發覺書本所講的理論與實踐多少是有距離的,我們學生要在實踐中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起來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經歷過親身感受過才知道其中所蘊含的道理。而經過了四次的外出采訪,有順利接受采訪的,有被拒絕采訪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淺的。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總結: 書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學校就知道做記者人際很重要,一個良好的人際網,以及相關的新聞素質是很重要的,但運用到實際,要做到得心應手就不容易了。
遵循新聞的事實性,客觀性,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進行換位思考。
吳記者把我和另外一個實習生叫到他面前,在網上隨手找了一篇報道讓我倆看,我們睜大眼睛看,是關于學校的一篇研究報道,看完了新聞我倆面面相覷卻不懂有什么看頭。吳記者就說你們要盡力利用周圍身邊的所有資源獲取新聞,做自己熟悉的領域。就像現在從你們的學校出發,從自己的最方便的出發?催@新聞你們覺得有什么可以做?我們依然沉默。“你們首先必須遵循新聞的事實和客觀性,然后想想我們這份報紙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們自己還想從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想想他們還想知道什么,進行這樣一個換位思考。”在吳記者的引導下,我們從這消息找出還可以報道的東西,然后聯系新聞當事人,開始著手實習的第一篇新聞。
做自己熟悉的領域,不斷提高自我交際能力,擴大交際圈
因為是放假時間聯系不到學校教授,我們的采訪一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報社吳記者意味深長地對我們說:“現在科技這么發達,電腦,電話,身邊的所有人都可以發生作用。再說你們是學生,本來就具有得天獨厚的便捷,發散人力去干吧,沒有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后來經過多方面真的就是聯系上了教授。 其實當記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際圈,有豐富的信息資源才可以盡快盡量準確
的辦好事情。就像一篇報道,你可以找到相關的新聞對象,根據“六人認識論”人傳人,以一傳十,十傳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對象。而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訪得心應手。我們就嘗試過,因為是記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訪拒絕,而老記者通過某個有點“權力”的朋友幫忙,我們最終還是可以進行采訪獲得了需要的新聞信息。當然人際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對于記者來說更加是重中之重。
擴展思維,從點延伸
主任拿起我身邊的報紙,沒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說發現有新的材料可以寫。他說報道說還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們可以補充這些消息作為新聞,還是會有很多讀者關注。這是關于湛江節能燈的同一篇新聞,我看完了就把報紙扔到一邊了。而主任卻看到了可以寫的新聞,就是新聞敏感,就是經驗?對于自己目光狹隘我真的無話可說,問了主任很笨的問題:“怎么發現新聞?”主任就說,“留心處處皆學問,我們就要做別人所沒有的。學會擴展思維,從點延伸。”
好一個處處留心,做別人所沒有,因為主任的仔細觀察,我是寫了兩篇跟蹤報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識珠”恐怕這消息就會隨著報紙一起沉默,成了沒有的東西。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這不只是經久“沙場”的老記者才可以做到的。問題在于自己有沒有去動腦,有沒有用實際行動去證明?催@新聞就要懂得從新聞找新聞,“查缺補漏”都可以派上用場。
生活精神:工作就是生活,細心一點記錄會發現生活里有很多學問。 急轉彎把握時機,改錯都可順帶新消息
因為是電話采訪的緣故,登出來的新聞人物的一些個人資料與實際有點出入,當事人的父親打來投訴電話,當時自己卻不知道如何解決心里生怕被罵。無奈硬著頭皮尋求老記者的幫忙,誰知老記者輕快的說:“沒事阿,用不著登什么更正消息,你應該再聯系當事人,希望獲取新的消息,然后在新的報道里重聲一下就行啦。”看到我緊張的樣子他還補充一句:“不用緊張,錯誤是有的,有時候可以將錯就錯,這不又可以有新聞出來了,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真的想不到可以通過這樣一個途徑去解決錯誤報道的問題,更加想不到還可以順帶出新聞。發覺解決問題只要用心去想,還是有很多辦法的。這是一堂很好的課。在接下來的報道我也幾乎是竭盡全力,盡力把這則“意外”的新聞寫好。
報社實習總結2000字 篇3
今年暑假,懷著期待的心情到我們市里的報社實習,在這寶貴的一個月的時間里,通過老師的幫助,我不僅對專業知識有了更為深刻地了解,同時也學到課本外的實踐經驗。這些收獲對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使我受益匪淺。
第一天到日報要聞部報到時,心里有點忐忑不安,看到編輯記者來來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該從哪里入手。隨手在桌上拿了份報紙看起來?墒菆蠹埧傆锌赐甑臅r候,無聊加透頂。指導我的老師可能因為有點親戚的關系對我還是比較熱情的,對我的鼓勵和幫助?赡苁且驗樽约盒愿竦脑,沒有跟其他老師進行很好的交流,其他老師的不冷不熱讓我有些壓不過氣來。在這方面,回家后我有過深刻的反省,但總好像走不出這個關卡。
從自身方面,首先,實習不是被動的學習,在實習崗位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創造性的發揮,和實習單位多多交流,成功轉換角色的方法。二是要給自己定好位,在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求教;在新聞采訪時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工作人員,愛崗敬業,嚴于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三是要多動手寫,做記者必須腿勤,筆勤,一個新聞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組織稿件,同時自己要主動動鍵盤寫稿。四是工作要認真扎實,做要做到最好,讓讀者能夠更快更易得到最新的消息。
從新聞專業知識方面,我有幾點感觸:
一、對于新聞的敏感性
對于地方媒體記者而言,生活,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風平浪靜的,缺乏沖突的,在平常甚至庸常的生活中去做新聞,似乎是很多記者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在這種情況下,記者的新聞敏感性、新聞發現力、判斷力顯得特別重要。
新聞源于“發現”,“發現”源于“敏感”,沒有敏感,一切將無從談起。新聞敏感從何而來呢?一要提高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掌握各方面的豐富知識;二要廣泛接觸實際,了解實際工作中的情況;三要學會比較,有鑒別才有發現;四要隨時隨地處于采訪狀態之中。
二、關于新聞題目
簡練而貼切,要出彩。題目是新聞的臉面,倘若下一番功夫斟酌,推敲出一個精彩的題目,新聞將會更吸引人,更加具有傳播效果,每次寫完通訊、消息,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寫標題?偸窍雽懗鲆粋出彩的標題,以至于很多時候普通的題目也在思維之外。遇到這樣的麻煩,總是會把問題丟給老師。盡管已學過新聞標題的寫法。
為此,我查了一下網上的資料,標題的要求第一個是準確,第二個是簡約,如何做到新聞標題的準確與簡約呢?現在一般性的標題,消息標題主要是以主題和輔題。為了方便現在繁忙的人群,消息的主題一般以實題為主,讓讀者能夠很快的了解消息的主要信息。假若主題為虛題,也會加上個輔題,以提高消息標題的準確性。對于通訊一般也以實題為主,有時也會以虛題為主題。
三、關于通訊與消息的區別
在寫人物通訊周漢高時,經老師指點在通訊的開頭部分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誤將消息的導語強加到通訊上,寫成既不像通訊也不像消息的樣式,使得通訊的特點完全沒有突出出來。通訊不需要把它的每個點都舉出例子,要抓住重點來寫例子,例子要簡短而有力,將通訊的點歸納起來,抓住重點,將不重要的點結合到其他點上,事例要有針對性,且將事例簡要歸納,有些事例可以一筆帶過,有些事例用典型事例來寫。
四、 關于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把握重點,首先將會議內容重點講一下,接著是主要領導的講話,再其次人員的講話。主要領導的講話要比其次人員的講話詳細,突出重點。其次再會議內容方面,講清楚會議要求、會議目的。另外,關于會議的參與人員,如果是市領導,要講清楚召開會議的人員,如果不是市領導,可以一筆代過,甚至省略不寫,只要將出席人員、出席部門講清楚。
對于地方報紙報道省級電視電話會議,首先記錄的時候要抓住重點,誰的話比較重要就要主要記誰的話,對講話也要技巧性地記錄,抓住它的核心詞、關鍵詞。在寫作的時候,要把地方的內容突出出來,省級不必重點寫。
記者跑會議是不可避免的,但“泡會議”只能的來呆板的書面材料,“趕場子”也只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拿來材料,鼠標一點,新聞一篇,大名一簽,讀者愛看不看丟在一邊,有人形容這樣的記者為“會議記者”、“材料記者”,會議報道再多,也出不了精品杰作來。
會議新聞的報道既“易”又“難”,容易的是,對會議新聞的報道只要按照“模式”行事:會議程序+出席會議的重要人員名單+領導講話+會議主題的相關內容=會議新聞。這類模式會議新聞,審稿少麻煩,既輕松省事又有把握見報。然而這樣的會議新聞“往往千人一面,枯燥無味”,成為讀者不想看的新聞。要讓會議新聞的報道“出彩”,則是老大難問題。
在這次實習期間,我跟老師共同合作了 篇文章,這對我來說既是鼓勵也是鞭策。這次實習讓我增長了業務知識,體會到了新聞采寫的艱辛,提升了自己的新聞素養,而且增長了見聞,鍛煉了自我,為我接觸社會搭建了平臺。在新聞采寫方面,我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實習不過一個月,回頭看看,它幾乎等同于我大學兩年的寬度。我真心的感謝報社的每一位前輩,特別是手把手帶著我的亞軍老師。這段難得的經歷,讓我看到了今后的奮斗目標,必將充實我今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