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心得體會(通用3篇)
助教心得體會 篇1
上個星期五,我參加了小魚幼兒園開展的家長助教活動,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也謝謝老師及同學們的信任。現在我來說說這次助教的的心得及助教過程吧。
上午九點,我帶著小魚到了小二班,一起參加這次助教的還有另外兩位家長,一開始,我們幫著兩位老師帶著小朋友們帶著小朋友們到下面教室集合做操,整個做操的過程小二班的小朋友都還算積極參與,雖然動作不一定標準,但是小朋友們也在盡力的活動筋骨,左蹦亂跳。
做完操,我們組織小朋友們回到了教室,開始帶小朋友洗手,上廁所,喝水,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小朋友上廁所還不大會穿脫褲子,開始我們是鼓勵小朋友盡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實在不能完成的情況下,我們再幫忙,最后,所有的小朋友順利的完成任務。
然后,開始上第一堂課,這堂課是由文文的媽媽講故事,從文文媽媽講故事開始,小朋友們就很認真的聽著,聽到精彩的地方還會歡呼雀躍,故事講完后,我們小朋友一起唱了幾首兒歌,小朋友們也高興的跟著唱啊跳啊,現場氛圍特別的輕松。第一堂課畢,又開始督促小朋友們上廁所,洗手喝水,另一位家長幫著給感冒的小朋友泡藥,喂藥。
第二堂課結束活動后,開始組織小朋友上廁所,洗手,喝水,然后準備吃午飯,老師把飯菜剩到碗里。由我們分給每一位小朋友,吃飯的過程中,大部分小朋友自己吃的很好,有些小朋友吃完了還要加菜,吃完飯以后,小朋友都是自己把碗送到桌子上,然后用毛巾擦干凈臉和手,都做得很好,很熟練。
飯后,組織小朋友到走廊散步,到了十二點就開始上床午睡,小朋友都很自覺的找到自己的床位,脫下鞋子上床,兩位老師就開始輪流哄著小朋友睡覺,個別小朋友需要陪著才能入睡,老師就一直耐心的陪著,整個睡覺過程也很繁瑣,最后小朋友還是都安然入睡,老師們才松了口氣。
一上午的體驗結束了,讓我體驗到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的辛苦,整個過程寫的比較細和繁瑣。因為兩位老師每天的工作任務很重,都一直重復著同樣的工作,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兩位老師都很有愛心和責任心,他們每天都要面對這么多的孩子,每個孩子的差異都要很注意對待和處理。真的是辛苦兩位老師了,我的孩子鄧仕榮從入學到現在,有了飛躍的進步,每次從學校回來,各方面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每天都在進步。
我是經濟管理學院20級碩士研究生,本學期擔任本科非經管專業必修課程“經濟管理概論”助教,主要任務隨堂協助主講老師授課、批改平時作業、學生答疑以及試卷批閱等工作。依稀記得,由于是第一次擔任助教一職,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怕自己不能勝任的情形,如今,為期四個月的助教工作就要劃上句號了,其間有付出,有收獲,也算是一個成長的過程。為此,寫下一篇助教心得感想,闡述作為一名助教應有的價值體現。
助教,顧名思義,是輔助性的工作職位,其工作內涵強調配合與協調。配合即充分配合任課老師的工作,任課老師教務繁重,對于很多基礎性的工作,如制作完善教學PPT、批改學生平時作業等,可能應接不暇,這時,助教必須能夠積極主動為老師分攤,從而讓老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授課上;協調則是針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由于能夠申請助教的課程基本都是學生人數多的課程,任課老師1對n的溝通有時會出現障礙,所以助教有義務成為老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如向學生傳達老師規定的學習要求與計劃、向老師反映學生學習上遇到的困惑即學生的意見與建議。
當然,作為助教,還應有的一項任務即是學生的學習答疑,由于老師精力有限,而學生眾多,助教有必要就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問題幫助老師答疑。助教工作容不得半點放松和不負責任,在我的想法里,助教相當于半個“老師”,我們應該以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助教工作有其重要的意義,所以具有一定資歷和條件才能更好擔任助教一職。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助教對于所帶課程必須有較深的了解,是相關領域,這樣不僅是為了更好地應對學生答疑工作,更是為了清楚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把握的重點及可能遇到的難點和疑惑,從而更好地與學生溝通,協助老師安排學習計劃。對于“經濟管理概論”一課,由于我本科及研究生階段一直在經濟管理學院學習,所以,應對本門課程,還算游刃有余,整個助教工作比較順利。其次,助教還應有一定的溝通能力,作為聯結任課老師與學生的紐帶,助教需要在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傳遞最準確及時的教學信息。最后,助教必須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由于助教大部分是高年級的學生,平時課業繁重,而助教一職又是一項花費精力、傾注責任心的工作,所以助教必須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時間,不能顧此失彼。
本學期通過擔任助教工作,我的責任心,協調和處理事務的能力、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組織小規模教學活動的能力均得到鍛煉。很感謝學院和任課老師能給我這樣一次擔任助教的機會,工作中有疏忽和不足之處,老師也及時給我指出,讓我改正。在擔任助教的過程中,可以向任課老師學習教學經驗,培養與學生的溝通能力,雖然以后可能并不從事教育事業,但老師傳到授業解惑的一言一行令我印象深刻,我想,通過助教這樣一種“非師非生”的形式走進課堂,可以讓我更好滴理解這一點。
助教心得體會 篇2
實習心得,就是把自己參加過的實習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檢查、總分析、總研究,分析成績、不足、經驗,做到揚長避短。心得體會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寫作模式沒有固定的方法,只要達到了有所思,有所悟,就算達到了目的。
二、基本要求
1、心得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工作的環境和基礎等進行分析。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中心。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質的,怎樣產生的,都應講清楚。
3、經驗和教訓。做過一件事,總會有經驗和教訓。為便于今后的工作,須對以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
4、今后的打算。根據今后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吸取前一時期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努力方向,提出改進措施等。
助教心得體會 篇3
安全行車知識之一,不要開快車。慢,也是第一個最簡單的安全行車知識。
作為才開車的朋友,對這方面相關的一些安全行車知識,同樣要了解清楚,如:夜晚不要開快車。下雨天不要開快車。駕齡幾年之內不要開快車。
怎樣小心
要談安全行車,也不過就是在慢和小心這兩點上做做文章,平時聽到最多的兩句話也就是:
慢點開!
小心點!
怎樣小心?
這就比如,當我們來到一個陌生在地方,前面有一張椅子,這時我們應該坐下來,坐之前,我們可以先觀察一下這個椅子的外觀情況,再用手按住椅子搖一下,那么,我們可以確定這把椅子是可以安安穩穩的坐下去了。這也只是一個很簡短,看起來很不在意的一個過程。如果我們什么也沒做,見到椅子直截了當的就坐下去,那就不能叫小心。
當我們小心時,我們是這樣開車的:
第一、今天安全意識很強。
第二、今天會稍許慢一點。
第三、今天開車特別認真負責。
第四、今天開車會小心謹慎,注意預防萬一。
第五、今天開車前不會喝酒,開車時也不會爭道搶行。
作為開車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這兩個問題:一、怎樣開車不出事故?二、出事故是因為什么原因?這兩個問題,說說你的看法,怎么樣?不同的觀點,這兩個問題,很簡單,也許可以這樣來回答:只要遵守交通法規,就不會發生交通事故。發生交通事故都是因為違章。
但正確的答案可能有好多種,還有兩種比較普遍的看法是:發生事故,都是因為麻痹大意(或者是叫疏忽大意)。發生事故,都是因為開得快(十次事故九次快)。
發生事故的原因找到了,那么只要我們開車時:一、好好小心一點(對付麻痹大意)。二、稍許慢一點(對付開得快)。三、再加上規規矩矩地遵守交通法規(對付違章)。這樣開車,是比較安全的吧。
還是來說說小心,“大人者,小心而已”。小心是福
開車時怎樣才算小心?開車時的小心,簡要如下。也就是開車時要:
一、慢一點。
二、用心開車。
三、及時全面仔細觀察路面情況。
四、提前處理路面情況.
五、不作任何危險不安全的判斷和決定。
六、注意與周圍所有的路面情況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七、禮讓三先。
八、好好小心預防。
九、遵守交通規則。
十、保持良好車況。
再簡單一點的話,最起碼做到兩點:
一、觀察路面情況時要小心周到。
二、開車時要小心預防。能做到這兩點才是落到實處的小心。
這也是小心和緊張的不同之處。緊張會令人覺得不知所措,不知怎樣做才好,或者是說什么也沒有做。而小心不同,小心是指我們做好了我們該做的事情,該認真觀察的我們都觀察了,該慢一點的時候我們都提前慢下來了,該響喇叭小心預防的我們都小心預防了。做好了才算是開車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