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實習總結(通用3篇)
語文教學實習總結 篇1
20xx年10月24日至11月18日,我們xx級語文教育1班全體同學在呼和浩特第三十九中學進行了為期近一個月的教學實習。
一、 實習目的
1、培養、訓練學生掌握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和方法,增強其從事語文教學的能力與信心。
2、學習掌握幾種常用文體的特征,分析教材、明確教學內容、熟悉教學過程、掌握基本的教學方式方法。
3、為畢業后能更好的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二、實習內容和過程
。ㄒ唬⿲嵙晝热
本次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聽課見習、批改作業、課堂教學三個部分。
。ǘ⿲嵙曔^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再好,實習不可少。≡趯W校學習了兩年有余的教育理論,卻從未面對真正的中學生實際操作過。這次的實習,終于為我們提供了“躬行”的寶貴機會。
1、聽課
剛開始實習,根據學校要求,在指導老師的建議下,我們聽了一周課,聽老師講課主要是讓我在聽的過程中多學點教學經驗。所以在這一周中,我們不僅聽了我們指導老師的課,還聽了不同班級、不同年級語文老師的課,在這個聽課的過程中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真正的教師不是光有理論知識就行,真正站在講臺上,能給學生講課、講好課的老師不僅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通過聽課,我們還了解到,老師上課都是采用新課改的方法,她的課堂大半交給學生,課堂氣氛活躍。教與學的效果相當明顯和有效。通過一周的見習,我基本上明確了他們講課的基本流程與講課風格和方法,也從側面了解到了學生的一些情況。
2、批改作業
在聽課之余,我們還為學生批改部分作業。批改作業的過程,也是我們實習老師與學生溝通交流的一個過程,從作業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他們的思想傾向,這對我們以后走上講臺,講好一堂課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批改學生周記和作文的時候,我也對他們的寫作方法做了簡要評述。即使寫得不好的作文,我也經常鼓勵他們,要么是書面整潔,要么是字體漂亮,要么是修辭得體,要么是感情真摯實事求是......總之,對于寫的好的作文,固然要指出好在哪里,但是不好的作文,要強調改正缺點的重要性,也得給他們尋找亮點,以資鼓勵。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追求進步的意識。
3、課堂教學
在正式登上講臺之前,備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除了我們聽課之外,剩余時間就開始備課了。首先就是仔細的研究新教材、備好教案和進一步備學生,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積極試講,以期不斷完善和提高講課水平。指導老師因為工作繁忙,她很少教我具體該怎么分析課文、怎么調節課堂氣氛、怎么設計教案。她只給我們一個總的教學思路:我的教學主要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只要把學習的思路講述出來就可以了,接下來的任務就叫給學生,即把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一節課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在思考,都有說的,都能學到東西,這堂課就算成功了。這些可以說是她對我指導的核心,在后來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這些話也是我受益最多的,雖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卻勝過千言萬語。
利用見習課余時間我翻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并上網查看有價值的新穎的教學資料總的說來,從設問到析疑再到總結,設問析疑這一教學模式對老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師鉆研教材的程度、對課堂的駕御能力的高低、教學技巧的靈活處理等等都會影響整堂課的效果。當然我在這些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還需要認真學習和鉆研,所以,今后要講好一堂課,一定要深入鉆研教材,確定正確的目標,確立好重難點,找好切入口,設計好問題,對學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顧及所有學生而不單是那些積極的想發言的學生。對于積極發言的`學生,即使他們回答得不是很到位也要酌情給予肯定,尤其是對于一些有創意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回答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結合本班實際,完成了下一周的備課,并請老師給予指導和指正,而后再做修改和修補。設計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體力也耗腦力,但同時也是一件頗藝術的工作。經過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頭腦開竅,一個思路出來了,一個問題解決了,那種成就感、興奮感是不言而喻的。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后,到了后來的教學實踐,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體會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對上好一堂課的重要性。教案及多媒體課件的合理使用和講課是相輔相成的,但又是必須靈活變通的。我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參與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后是進入正式的課堂教學,在給初二12班講一堂語文課。
語文教學實習總結 篇2
我所帶的班級是學校尖子班,一開始我非常擔心自己不能勝任這個班的老師,認為他們是尖子生,而且是高二了,我一個未畢業的實習老師怎么能在他們那里建立威信呢?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后,我發覺自己的擔憂是多余的。因為全班學生都非常地自覺,他們能夠體會實習老師的艱辛,總把我當成姐姐來看待,除了尊敬之外還多了一份親切。和他們在一起,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尊敬學生,一視同仁。在實習期間,我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感情。我很尊敬他們,對他們一視同仁。學生都是勤奮好學的好學生,雖然有個別同學的成績不夠好,有時也不按時交作業,但是我能夠發現他們的亮點,對他們進行表揚,重拾他們的.自信心。學生都喜歡老師的表揚,畢竟他們還是個孩子,適時的贊揚能夠激勵他們向前走。由于我對他們一視同仁,很多學生對我都愛戴有加,他們都喜歡向我傾吐他們的苦悶,希望得到我的鼓勵。從學生的訴說中,我懂得了教師不但要充當指導者、的身份,也要充當他們的朋友,扮演父母的角色。要成為優秀的班主任,就要尊敬學生,維護他們的人格,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主題班會。主題班會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最后一周的實習中,我和令外四位實習老師一起籌劃了“我的大學,我的夢想”的主題班會。通過這次班會,學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奮斗目標。他們對這個主題班會很感興趣,積極地展開了夢想告白和夢想策劃,我覺得這次主題班會是很成功的,至少對學生起了激勵的作用。但愿他們努力朝著自己的大學奮勇前進!
了解學生,溝通交流。作為班主任,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情況和思想情況,才能“因材施教”有的不矢地開展教育活動。實習期間,我積極主動地向原班主任了解班集體的基本情況,并通過語文老師的介紹初步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在整體了解的基礎上,再通過細心的觀察,熟悉每個學生的姓名,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思想情況。每天提前到學校,監督學生做操、晨讀、課間眼保健操和自修情況,確保班秩序有條不紊地進行。通過修改學生的周記、作文、試卷和課間跟學生的交流,我了解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和成績情況,并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和悉心指導,引導他們積極健康地成長。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我的實習班主任工作開展得很好,深得學生的喜愛和原班主任的贊揚。
語文教學實習總結 篇3
一個多月的實習,讓我在語文教學方面學到了很多,既提高了我的教學技能,又增加了我對語文教學問題的認識。這次總結,我就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方面談談我的體會。我教的是高一(4)班,這個班是高一年級的快班,語文老師是高一語文組的組長,我先細心聽了老師一個星期的課,再結合自己上課的感受,認識到了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這里說的情感教育,是指為了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情感內涵而運用的教育方法,我認為這是新課標的本質的體現。要實現這種情感教育,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是應該注意的:
一、教師對課文的思想內涵應有深入的理解。
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注意語文知識點的把握,最重要的還是深入理解課文的內涵。語文這一學科的性質帶有鮮明的`人文性,這就決定了它不能像理科那樣機械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點,語文教學應該有較強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首先體現在語文教學中情感因素方面。情感是一種難于把握的東西,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要求教師對課文的內涵和情感特征理解透徹。所以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這一點是應當加以重視的。
這里有一點是應該注意的,那就是一篇課文所體現出來的情感往往不只是一個方面的,這樣教師在把握它的情感因素時應該分清主次,從大的方面去把握其情感的主要內容即可,當然,在教學過程也應該兼顧小的情感因素,這樣才能細致深入地理解課文。例如在巴金的《小狗包弟》中所表現的情感,既有對小狗包弟的懷念之情,又有作者的懺悔之情,更有對時那種非人性的社會的控訴之情,但對控訴是整篇文章的主要情感,其它兩個方面的情感都是為了更好地為表現這種情感服務的,所以教師應注意把握主次,明確課文情感內涵的主體,這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營造恰當的課堂情感氛圍。
上課時,課堂的氣氛是決定教學成功的關鍵,但是對于語文課來說,我覺得并不是什么樣的課都是氣氛越活躍越好,那種能讓學生受到感染從而很好地課文情感的氛圍才是語文課所追求的。因此,怎樣才能營造出適當的課堂情感氛圍才是上好課的關鍵。
南油三中的多媒體應用已經十分普遍了,每間教室都有多媒體設備,普及率達100%,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必須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有利條件去營造課堂情感氣氛,很好地開展情感教學。教師在制作課件時,不單要顧及知識點全面性,還要注意課件內容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可以加進一些圖片、聲音和視頻,這樣就能使學生容易受到感染,把他們帶進課文的情感氛圍中。例如我在講短新聞兩則(《別了,“不列顛尼亞”》和《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時,頭一篇在課件中適當加入一些新聞評論和香港回歸的圖片,營造了喜慶活躍的氣氛,再在這種課堂氛圍中進行講解,學生就能很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民族自豪感。而后一篇則截然不同,我先通過一組南京大屠殺的圖片導入,讓學生們看到屠殺的慘象,營造了一種凝重悲憤的情感氛圍,這樣學生就能在聽講過程中更容易地領悟課文的思想內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達對情感氛圍的營造也是很重要的,這都是在備課中的情感把握和多媒體的輔助教學的前提下進行的。
三、進行課外的情感拓展教育。
新課標要求的課外拓展,一方面是知識拓展,另一方面則是情感的拓展,因而不應忽視課外拓展的情感因素和作用。語文教學是靈活的而不是死板的,走出課本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的前提下,進行情感的拓展教育。例如在講《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課文時,理解文章對德國的納粹暴行的深刻控訴這一思想內涵的同時,還可就德國戰后的殲悔與日本右派勢力的復燃作比較,發表自己的看法,討論其中的深層原因。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課文知識,還增加了他們課外知識量和提高其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加以重視。它不僅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還能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主性,使之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這是新課標的本質的體現,也是我在這次實習中對語文教學問題的一點點小小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