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世界各國國慶節趣聞大總結
世界各國國慶節趣聞
澳大利亞——國慶日:1月26日
澳大利亞原為土著人居住地區。17世紀初,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人抵達這里。1642年,荷蘭水手埃貝爾。塔斯曼繪制了塔斯馬尼亞部分海岸的航海圖。英國人威廉。丹皮爾在1688年和1699年先后兩次在西海岸登陸。1770年,英國皇家海軍的詹姆斯。庫克船長乘“努力號”到南太平洋進行科學考察性航行,打算繪制曾被稱為“新荷蘭”的東海岸圖,并宣布這地方為不列顛的土地。1788年1月26日,亞瑟。菲利浦率“第一艦隊”的11只小船駛抵悉尼市的杰克森港。這些船只載著780名放逐犯人、海軍及其家屬約1200人。這些白人踏上澳大利亞的土地,菲利浦成了首任總督。
現在這一天被定為澳大利亞國慶日。在隨后的80年間,總共有15。9萬英國犯人被流放到澳大利亞,所以這個國家也被戲稱為“囚犯創造的國家”。而1月26日成為了澳大利亞建國紀念日,也被人們稱作“澳大利亞日”。
最奢侈的國慶節
美國——國慶日:7月4日
獨立日是美國政府花銷最多的節假日之一,xx年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
聯邦政府雇員放假一天,損失的工時和額外的加班費開支約達1800萬美元;而各州公務員放假一天的平均成本在50萬至150萬美元之間,視涉及人數而定。從損失的工時和額外的保安成本算,美國慶祝一次獨立日大約要付出7700萬美元的代價。而開心過節的美國納稅人,也通過平時交納的聯邦稅和州稅,間接為慶典活動埋了單。
法國——國慶日:7月14日
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每年的這一天,都會有數以十萬計的法國民眾和游客把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兩旁圍得水泄不通,觀看盛大的閱兵式。法國國慶日又叫“巴士底日”,以紀念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革命。但18xx年封建王朝復辟時,曾宣布這一天為“國恥日”和“殺人犯的節日”。直到共和制恢復xx年后的1880年6月,法國議會才正式通過法令,將7月14日定為國慶節。法國每年的巴士底日慶典要用掉50噸火藥,10億支煙花;僅半個小時的焰火就要花費約350萬美元,整個節慶的成本可想而知。
最另類的國慶節
英國——國慶日:不定
英國國慶日期與天氣有關。按歷史慣例,英王的生日為英國國慶日,現伊麗莎白二世的生日為4月21日,但由于倫敦4月氣候欠佳,因此將每年的6月第二個星期六定為“女王官方誕辰日”。因為每年的這個時候,一向有“霧都”之稱的倫敦天氣也比較好。和美國的獨立日相比,英國國慶不免有王室“一己之私”的意味,所以英國的國慶低調得多,不像美國那么隆重鋪張。女王賀壽活動中很重要的一項是為國內外名流封爵授勛。受嘉獎者名單分別由政府和王室擬定,并在女王的官方生日公布。由于在英國星期六本來就不是工作日,因而這一天也不在假日之列。
阿根廷——國慶日:5月25日
阿根廷國慶不放焰火而是要敲鍋盆。18xx年5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反對西班牙統治的“五月革命”,推翻了總督并且成立第一個政府委員會。1816年7月9日阿根廷獨立后,5月25日被規定為“18xx年5月革命紀念日”,即國慶日。
最平淡的國慶節
日本——國慶日:12月23日
日本的國慶節始終都是很平淡的。日本雖然有個“建國紀念日”——2月11日,因為據傳說,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的這一天統一日本(舊稱紀元年,戰后一度廢止,1966年又恢復),但日本的“國慶日”卻和英國一樣,也是以立憲君主明仁天皇的生日12月23日作為國家的節日。
日本皇室慶祝天皇生日的傳統做法是,當天天皇和皇后在皇宮接受國民進宮朝賀。至于民間活動就很難說了。日本的節日名目繁多,連企業也可以自己規定一個公司慶祝日,而在民間最受重視的當數元旦和盂蘭會。對日本人來說,國慶日只是意味著一天的假期,很少有人會想到去慶祝它。
德國——國慶日:10月3日
德國的國慶是由各州首府輪流舉辦慶祝活動的。德國把10月3日稱之為“統一日”,以紀念分裂40多年的東西兩德在1990年10月3日正式統一,來自德國各地的民眾會聚集在德國統一象征的勃蘭登堡門前隆重慶祝。按照1990年統一以來的規矩,各個州的首府輪流舉辦慶;顒樱鐇x年輪到了德累斯頓,盡管是“逢十”的大慶之日,但首都也不舉辦隆重莊嚴的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