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心得體會800字范文(精選3篇)
我和我的祖國心得體會800字范文 篇1
又是一個金色的秋天,又是一個x月x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已匆匆走過了xx個年頭。為了紀念這個勝利的日子,我們懷著虔誠之心觀看了紀念抗戰勝利xx周年閱兵。“咚——咚——咚”這是解放軍前進的腳步聲,他們正踏著雄壯的步伐,沿著長安街的*廣場前進。“咚——咚——咚”多么有勁,多么鏘鏘有力的步伐聲啊!這不是普通的腳步聲,這是我們國家邁向世界民族之林的聲音,是祖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喜悅之聲,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腳步聲。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在戰場上與敵人頑強搏斗,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來保衛祖國的邊疆,無私地向自己的崗位奉獻自己的青春,就是因為有這一群“威武之師、文明之市、勝利之師”為祖國做后盾,才有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社會的安定,民族的團結。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漸漸變成了文字,文字漸漸變成了概念,概念漸漸地模糊了。歷史,就是這樣被人們遺忘的。但抗戰是一段不應被后人忘記的歷史!那是一段悲慘的歷史,凝結著中華民族曾經遭受的人類歷罕見的苦難;那是一段光榮的歷史,凝結著一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遠遜于對手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歷史奇跡和民族榮耀!抗戰的歷史給后人留下了一種民族精神,這種精神給予我們自尊、自信和面向未來的勇氣,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忘記日本侵華和中國抗戰這段不尋常的歷史,不能忘記那屈辱和榮譽交織的“昨天”。
勿忘“昨天”,勿忘那曾經的傷痛;勿忘“昨天”,牢記那可貴的覺醒;勿忘“昨天”,把握那難得的堅毅;勿忘“昨天”,繼承那令人敬仰的中國魂。但勿忘“昨天”,不是讓我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和驕傲中不知前進的方向,而是為了讓我們正視今天,是為了讓我們挑戰明天,是為了讓我們將“昨天”勝利的輝煌重現…………
短短的一天一晃而過,但這一天卻讓我收獲了許多,思索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蛟S平日的我們并不會將那段難忘的歷史特意拿出來宣揚一番,但只要我們將那個七十年前的日子熔入到自己的腦海,它便能像警鐘一樣時時鞭策我們保持警醒、踏實前進,讓我們的后代在將來的某個日子里驕傲的向全世界宣布:“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有著無數個榮耀的‘昨天’,我們還要創造更輝煌的未來!”
我和我的祖國心得體會800字范文 篇2
偉大的祖國母親,歷經六十八年風雨和滄桑,如今猶如屹立于東方的一條巨龍。千萬個風雨的日子里,因為有了萬千甘于奉獻、勇于奉獻的人民才換來了今天的安定、繁華。“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說的那句感動人心的話讓我們印象深刻:“一個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沒有什么能倒,只要脊梁不彎,就沒有扛不起的山!” 讓無數國人心中燃起了熾熱的火焰,萌生拼搏的雄心。是的,沒有任何困難能夠將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從意志上徹底崩潰,前提是你要相信自己!
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相連,生命因奉獻而美麗。叢飛是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他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奉獻之歌,揚起一面面鮮艷的奉獻之旗。在人類精神的崇山峻嶺間,叢飛登上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峰。有人說,上天是不失公允的,它給了你姣好的容貌,便配給你低劣的智慧;你有了過人的思維,必將是丑陋的匹夫。但老天爺又實在太不公平了,他殘忍地奪去了叢飛年輕的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企求尋找出一片溫馨與寂寥、覓得一份安詳與豁達的感覺,品味叢飛,讀懂叢飛,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是什么讓他如此偉大?是什么讓他如此執著?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杖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縱然,守候在幸福道路上的人已很多,只要人們秉持著一種勇于奉獻的精神,幸福的大門同樣會樂意敞開,祖國的雄姿絢采同樣能夠展現出來!
我和我的祖國心得體會800字范文 篇3
夜里,燈下?磿x書,與古人一起順著時間長流,感悟一份有愛國的情懷。
讀屈原,一位兩千年前的愛國詩人,抱著愛國的熱情,盡自己的能力使國家富強,使人民生活安定,盡管他受奸佞排擠、受昏庸的楚懷王猜疑,最終沉溺汩羅江水中,但他的愛國熱情卻有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精神。這像江水一樣流動不息,流進人心;叵氍F實,我們想到屈原,也許在端午節,也許在讀《離騷》時,但又有多少人想過他的愛國情懷,有多少人能感悟他的愛國苦心。
閱讀,細細地感悟書中的真諦,讀一本歷史,講述過去,有不同的情感在書里,而一種愛國情懷則是情感的血脈。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的詩一直跳動著真摯的愛國心。讀杜甫,讀他的苦難、他的傷感和讀他的詩,都沉浸于一種濃烈而不淺露的愛國情感。有“劍外忽傳收薊北”的喜樂,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憤。杜甫的喜樂悲憤與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愛國憂民,但又矛盾,對政府的殘暴而憤,對人民深重的苦難而憂郁。這種情感貫穿他的人生。讀他,一種傷感、一種惜懷無奈,他的愛國情感是高尚的、是真誠的。
當有一天,再次讀來時,也許所感悟的情感是不同的,但再讀杜甫,卻不是這樣,始終不變的情感,深深地感悟。
讀史使人知理、明辨。其實,這是心靈上的一次冼禮,感悟一種愛國情懷,而愛國是人思想的根基,它能延身不同的情感,都是積極向上奮發情感,我們讀史,讀的是愛國情懷,雖不是讓自己一讀就能讀出情感,但可以記著,可以細細體悟。
如果說屈原無法報國,便沉弱江下是懦夫的行為是不值得學習,那么請大家想想,屈原那個時代時否容許他的愛國熱情“開花”,歷史的答案是不能的。也許屈原在我們的時代生活,相信會有用武之地,因為在我們這個時代,愛國是高尚的。
我們能在這個時代去好好愛國,我們的祖國需要愛,需要大家的愛,但這都有回歸一點,好好學習,了解過去,預知未來,做好自己應做的事,這也是愛國。
也許我們在讀史中,認認真真,去感悟一下愛國情懷,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