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十一國慶節黑板報的相關資料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于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么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五、迎國慶對聯欣賞
一年一度的國慶節即將來臨,撫今思昔,過去的現在的一些吟詠國慶的佳聯,其中有頌揚國運昌盛的,也有針砭時弊的,讀來頗具韻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是歷史的在飛躍。這時年僅19歲的郭沫若,為慶賀勝利,揮毫作了兩副對聯,其中一聯云: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語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
鐵馬金戈回地軸,吟詩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難。
上聯用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之典,下聯則借唐代李白《蜀道難》之詩,歌頌時代變革,大地春回,革命前途無限廣闊。讀之令人歡欣鼓舞,催人奮進。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政治腐敗,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四川人劉師亮于民國XX年“雙十節”時,撰聯直刺反動軍閥:
你在拖,我也在拖,中華版圖竟此弄成兩塊;
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國幸福硬算飽受十年。
劉師亮還作了一幅四字聯:“民國萬稅(歲);天下太貧(平)!彼捎秒p關諧音,無情地揭露了反動政府橫征暴斂的罪惡行徑,看似歌頌,實則是辛辣諷刺和挖苦,可謂入木三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載歌載舞歡慶解放,并用對聯形式歌頌新中國的誕生:
物換星移,萬里山河盡歸人民所有:
眉開眼笑,五億人民共祝祖國新生。
此聯吟出了祖國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及人民群眾歡慶勝利的喜悅情懷,對仗工穩,詞情并茂。
自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現代化建設成績斐然,人民生活不斷改善,這些年每逢國慶,人們都愛用對聯形式,歌頌黨和祖國。如:
民富國強數今朝歡笑迎國慶;
山南海北贊改革歌舞頌黨恩。
今年“十·一”,是建國56周年的慶典,人們正積極吟誦佳聯妙句,以謳歌祖國華誕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最近已有人撰頌聯云:一步一歌五十二載,歌歌唱不盡山青水秀故園美;一朝一曲“三個代表”,曲曲道不完國富兵強萬民情。
(1上聯:一聊相識,再聊相知,相見更嘆恨晚,紅線巧牽姻緣<br>下聯:千里共月,萬里共網,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聯:滿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鄉 <br>下聯:半樽酒入腸,愁漫天,珍珠淚無語<br>一江水東流,幾多愁,相顧影自憐
。3上聯:千重遠山萬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br>下聯: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輪明月兩地心
4)上聯:碧海青天,嫦娥應悔偷靈藥 下聯:一身虎膽,后羿無懼射九日
5上聯:往事難回首,回首斷腸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獨飲苦 下聯:明朝奔圓月,圓月中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