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分景區國慶門票降價
部分景區國慶門票降價 范圍幅度難滿公共預期
記者:近日,各地價格主管部門紛紛按照國家發改委部署,在國慶節期間推動景區實行門票價格優惠,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景區平均優惠幅度約20%。不過這種降價并沒有贏得輿論叫好,因為降價幅度非常有限,根本抵不過票價近年的上漲幅度,不過是一種應付行政指令的象征性姿態。您怎么看?
肖丹:部分國有性質景區,能夠在國慶優惠,是盡社會責任的表現。因為普通公眾在國慶出游是剛需,這種讓利能真正讓大眾受益,這種引導效應值得肯定。這種行政指令也是對于假日經濟的一種糾偏,不過范圍和幅度往往難以滿足公眾預期。
莊偉光:旅游惠民是一項基本政策。尤其是一些大眾觀光型景區,其基礎是公共性的自然資源,應該回饋公眾。不過,現在多數景區淡旺季差別太大,假日經濟效應一時難以糾偏。除了行政指令之外,還需景區通過市場化手段,降低大眾出游門檻,只有杜絕虛高門票,將優惠增長讓利給散客,才能增加客流和收入。
記者:不少游客認為,“國慶降價”,只能管得了一時。這些臨時性、約束力弱的行政指令無法真正馴服隨時想漲的景點,一時之后的漲價反彈會把矛盾以更尖銳的方式暴露出來,不少景區會反彈性提價。其實,進入9月以來,國內多家景區紛紛上調門票價格。景區價格的漲跌,如何形成更合理的制度性、法治化機制?
肖丹:景區門票最合理的制度性、法治化機制就是充分市場化,這如同當年放開航空公司機票定價權。景區如果無序漲價,或者漲價后讓游客覺得性價比不夠,大家會用腳投票選擇不去。景區應該讓市場充分定價;而現實情況是不少景區由于缺乏特色、同質化嚴重,采取惡性競爭的辦法,往往潛規則沒底線一味降價,給電商等特別低的價格,而將負擔轉嫁給普通游客。
莊偉光:要想景區門票定價合理化,前提是需要給景區分類,哪些是公益型的,哪些是市場導向的,哪些是兩者兼有的。對于不同的類型,采取對癥下藥的辦法。如今,門票價格讓消費者和景區“兩頭叫苦”,更需要機制化的溝通渠道。
記者: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在部署開展今年中秋國慶期間市場價格監管工作中強調,組織開展旅游市場價格檢查,加強對旅游景點門票價格及旅游景區周邊停車收費行為的監管。其實,除了直接指令監管門票之外,如今還有哪些是需要消費者特別留意和專門監管的?
肖丹:就目前的旅游景區停車場來說,在旺季是永遠不夠用的。除了在規劃設計時,要有超前意識。景區還需與周邊協商來疏導游客,而不是通過漲價等手段來限客。只有真正從游客體驗的角度出發,才能玩得舒心,而不是添堵。
莊偉光:旅游基礎設施,例如停車場等,需要景區和有關部門共同設計,共同投資。對于黃金周期間的情況,更應該準備好應急預案,做好信息發布,以及臨時停車場設置。
莊偉光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所所長
肖丹廣州萬頃沙經濟發展總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