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會實踐工作計劃(通用3篇)
暑假社會實踐工作計劃 篇1
緊張、有序、愉悅的學校生活已經結束,為讓學生過一個充實、有收獲、平安快樂的假期生活,依據關工委假期活動的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引導學生以“參與、感悟、體驗”為主線,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區,接觸自然,了解社會,拓寬視野,在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加強對學生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同時,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
二、活動原則
安全第一,一區一組,分散與集中相結合。
三、活動主題
在黨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四、活動準備
1、由于部分教師的內退,在管理區居住的教師陸續遷往場部,學校關工委做好對個別社區的指導教師的調整和補充工作;
2、由于兩校合并,撤隊并點工作尚在繼續中,學生居住流動性較大,學校關工委將合并后各社區學生名單進行整理成冊、打印,發給社區關工委;
3、放假前對各社區活動指導教師進行針對性較強的培訓;
4、繼續堅持對孤兒、單親、留守兒童中重點對象的一一對應幫扶跟蹤工作。5制定操作性強的假期學生活動計劃。
五、活動內容
(一)上一堂法制安全教育課,學生安全放在首位。學生假期活動必須在安全有保障的情況下開展。活動前指導教師要對參與該次活動的學生進行相關安全內容的教育和要求。社區關工委邀請派出所干警為學生上一堂法制安全教育課,并做好安全教育簽字工作,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確保每一項活動安全、無事故。
(二)“頌歌獻給黨”主題讀書活動進家庭、進社區。1在家庭中開展親子共讀紅書活動,在社區開展頌歌獻給黨主題讀書演講比賽。四年級同學要有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開學后每班選出10份上交校關工委,參加展覽。三年級同學要寫讀書日記,每個社區評選出一名書香家庭。(500字的介紹,統一填表,此項工作由指導教師完成。)返校后學校關工委統一組織學生進行頌歌獻給黨知識問卷活動。2在二至四年級開展三代大荒人憶變化,頌黨恩活動。(搜集不同時代家庭照片,有文字注解,說明在什么時期在哪里拍照的)
(三)在觀光農業中弘揚北大荒精神,感恩黨。此項活動根據各管理區特色,指導教師和社區關工委聯合組織“五老”、學生進行參觀、學習,在田間、地頭、渠旁講發展,展未來。
(四)開展文明禮儀進社區,我為黨旗添光彩活動。1、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紅領巾”監督崗服務;2、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
(五)開展老少同樂頌黨恩活動。(唱紅歌、朗誦詩歌、舞蹈等)
暑假社會實踐工作計劃 篇2
一、活動主題
為祖國勤學修德以實踐明辨篤實
二、活動形式
堅持“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宗旨,以個人實踐和團隊實踐兩個類別進行,通過實施主題式分散實踐、項目式團隊實踐兩種形式,組織大學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服務活動。
三、活動內容
(一)主題式分散實踐活動
面向一年級學生開展“我的夢想與路徑選擇”主題實踐活動,結合自身職業生涯規劃,在生源地選擇合適的社區、企業、團體、單位等開展為期兩周以上的實踐活動,通過對市場、行業、用人單位、成功人士的調查與訪談,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和專業,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并勾畫發展路徑。
(二)項目式團隊實踐活動
1、理論政策宣講團。重點在人才學院、二級學院人才班、紅船先鋒營、理論學習型社團中招募組建實踐團隊,深入農村鄉鎮、城市社區、企業等,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黨的xx屆全會、省委xx屆五次全會精神,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活動。
2、深化改革觀察團。重點在全校不同專業背景的大學生、校園媒體記者等中招募組建,深入城鎮、鄉村及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等,特別是我省改革試驗區,實地觀察了解調查各領域變遷發展的歷史和現實,感受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國家深化改革的政策舉措。
3、美麗浙江實踐團。積極響應省委“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重要決策部署,重點結合“五水共治”活動,廣泛動員組織大學生到農村基層、縣域城鎮和城市社區,助力“五水共治”,圍繞環境污染、水資源保護、海洋漁場修復振興、垃圾處理、氣候異常、資源開發、自然災害預防等,開展科普知識宣講、社會調查研究、發展建言獻策等活動。
4、校友足跡尋訪團。以百年校慶為契機,圍繞“追憶大學時代、探尋成長足跡、祝福母校百年、重回嘉院熱土”等主題,根據學校、學院校慶工作安排,尋訪各年代的校友,加強與校友交流,了解校友成長足跡,傳遞母校牽念,積累校友資源,凝聚校友力量,激勵在校學生更加努力學習,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為學校下一個百年的建設貢獻力量。
暑假社會實踐工作計劃 篇3
為更好地貫徹“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方針,提高學生的自理自律能力,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培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高尚情操,增強學生的服務精神,建立文明的校風,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特實行學生社會實踐制度。
一、組織管理
1、 成立學生社會實踐領導小組,由學校領導任組長、辦公室主任任副組長、班主任組成。實踐學生日常工作,社會實踐班主任負責具體任務的實施落實。
2、 校內各班按順序輪流社會實踐,每月由一個班負責社會實踐工作。
3、由學校部分領導組成領導評價小組。
4、 實踐班班主任應在實踐前兩天根據本班實踐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制訂出社會實踐計劃及分組情況,上交。社會實踐后兩天內(節假日除外)寫出總結和考勤表、社會實踐評分表一起交。
社會實踐工作任務及職責
一日常規值周人員任務及職責
1、傳達室負責外來人員進出的登記,檢查、制止及時上報值周區域的學生違規違紀事件。
2、維護日常秩序,對不服從監督和態度惡劣者予以登記,并報德育處。
3、提高警惕,做好學校的防火、防盜工作,發現可疑情況要及時報告。
4、監督制止亂丟、亂吐、亂倒等不文明現象。
5、完成安排的臨時任務。
社會實踐要求
1、 社會實踐分工和人員安排經班主任確定后,學生應服從分配,聽從指揮。
2、 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必須嚴格按照值勤任務依時到位,做到不遲到、不早退。未經班主任、領隊教師的批準,不得隨意離開學校。對遲到、消極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同學,要進行批評教育。人員抽調或調換崗位需要經班主任或領導小組批準。因病因事不值勤的要經班主任,德育處批準,無故缺勤按曠課處理。
3、 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應嚴肅、認真對待值周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務,即使對工作任務有意見,也要先完成任務再提意見。不得借故不服從領導或拒不執行任務。
4、 實踐班班長和組長一般不固定值勤崗位,以便巡視和檢查全班學生的值勤情況。
5、 值勤時要集中精神、盡職盡責,不得談笑嬉戲、品茶、吃東西或進行各種文體活動。
6、未經班主任和德育處、批準不得提前返回宿舍。
7、實踐結束后寫出實踐報告。
獎勵與處罰
1、 社會實踐班工作結束后,由學德育處和班主任對其分別作出評分和鑒定意見,報領導小組備案。
2、 各班輪值結束,由領導小組進行綜合評定,每學年評比一次,獎勵先進集體和班主任、先進班、組長。
3、 因組織不當造成事故、在師生中引起較強烈反響的班級,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取消該班參加評選先進班級資格,并追究班主任責任。
4、 對嚴重違反社會實踐制度、不遵守紀律、工作不負責任的學生,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紀律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