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市氣象局領導班子述職述廉報告
加強部門合作,不斷完善氣象災害防御聯動機制。我局和國土部門合作,適時發布氣象——地質災害預警;和農業部門合作,發布氣象——病蟲害警報;和環保部門合作,開展城市空氣質量監測預報業務。
二、著力加強氣象現代化建設,努力構建“四個一流”現代氣象業務體系
中國氣象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給氣象業務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市氣象部門緊緊抓住機遇,堅持氣象現代化建設不動搖,努力實現“一流裝備、一流技術、一流人才、一流臺站”的奮斗目標。
1、加強了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建設
市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工程已于4月15日開工建設。該中心的建成,將較大地提升我市氣象防災減災水平。
2、完善了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建設
全市已建成38個區域自動氣象站并投入使用,這些自動氣象站基本覆蓋了全市的每一個鄉鎮、中型水庫和地質災害多發地區,為各級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指揮防災減災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圍繞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我局已經建成了負離子、酸雨、閃電定位、紫外線、gps-met水汽監測等項目,為建設綠色生態提供科技支撐。
3、強化了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建設
建立了強對流天氣短時臨近預警業務平臺;完成了鄉鎮溫度精細化預報業務系統;強化了重要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氣象衛星接收系統成功接收風云2號—d星數據。
4、加強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
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XX年8月5日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我市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通知》(*府辦字XX126號)。
我局與市規劃局、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共同建立了保護全市大氣探測環境審核工作程序,確保氣象觀測 站探測環境不遭破壞,保證了氣象觀測資料的準確性。
三、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為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就要求氣象部門要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為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1、成績顯著的科技隊伍
我市的基礎業務工作連續多年在全省的目標考核中名列第一;貴溪市氣象局已連續五年奪得全省基準、基本站業務質量評比第一名,這在江西氣象部門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今年2月舉辦的全省地面氣象測報業務技能競賽中,我局奪得團體第二名,共獲得五個獎項,占全部獎項的三分之一。
XX年全市氣象部門共有2人次獲得中國氣象局“全國優秀測報員”稱號。
2、豐碩的科研成果
我局申報的《××市鄉鎮精細化天氣預報的研究》課題首次獲江西省科學技術廳“XX年科技支撐計劃”立項,這是全省設區市氣象部門的科研課題首次獲得省科技廳立項。
《××市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研究》獲市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這是我局科研項目連續三年獲此殊榮。
3、卓有成效的氣象科普
我局被省八個廳局命名為省級青少年科普活動基地,每年都采取定時和臨時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全社會免費開放。XX年5月以來在全市各大、中、小學共舉辦氣象科普講座5場,開展送氣象科技下鄉活動8次,散發防災減災知識等技術資料萬余份。
今年3月19日,為紀念“3.23”世界氣象日,解放軍南京軍區后勤某部官兵前來我局參觀,中央電視臺《軍事報道》節目、中國氣象報、中國氣象網對此進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