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環保局局長2012年述職述廉報告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盡管八年來,本人通過自省自勵,在本職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取得了些許成效,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不容忽視。主要是:
在工作方面,一是對環保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宣傳尚未督抓到位。由于自身對環保知識和法律法規掌握的程度不夠深,認識不夠到位,再加上宣傳手段落后,宣傳經費不足,導致宣傳工作存在欠缺,使得公眾的環保意識與當前的發展和要求存有一定差距,沒有形成一種良好而自覺的環境保護意識,不講環保公德、不守環保法規、置身于環保之外、隨意破壞環境的行為與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對環保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有待加強。由于編制總額的限制和進人機制的不科學性,環保局在人員配備方面,存在嚴重的“用得起的進不來,進得來的難用起”的問題。全局現有的26個在崗工作人員中,僅有2人是環保和與環保相關專業畢業的,環保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沒有一個;局機關12人中,50歲以上的有4人;環境監理站與環境監測站兩站14人當中,有7個是復退軍人,第一學歷是高中或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3人,基礎偏差,且好學精神欠缺。大部分工作人員對環保業務知識知之甚少,甚至連最基本的環保專業術語都不能掌握和理解,不能獨立開展業務工作,工作時講外行話的現象常有發生,從而大大影響了整體工作的推進。三是對環境執法工作的開展還欠大膽。具體表現在:對環保第一審批權制度的執行還不夠有力,為了發展本縣經濟,常存在對建設項目降低環保審批門檻或準許“先上車后補票”行為;對環境違法案件的查處缺乏嚴厲,有時存在執“人情法”、“面子法”現象,對個別領導打招呼或干預的行為,不敢大膽抵制,象該依法處罰的不敢處罰,該依法征收的排污費不敢理直氣壯地去征收等等,給工作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
在廉政建設和個性修養方面,一是學習不夠,理論水平有待提高。常以工作忙為借口,放松了對自己學習的加強;對員工則以為既有考核制度督促他們自學,又明確了分管領導和站所負責人負責指導和培訓,寄希望于自覺和各負其責,而輕視了督抓落實,所以,學習制度執行不夠正常,學習風氣不濃,影響了整體隊伍理論業務水平的提高;二是下基層服務、指導、調研不夠。本人作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自感深入基層、企業,特別是一些小型企業服務不夠;進企業的目的多般是為了完成某件工作任務,深入調研少,與企業加強聯系不夠密切,對企業關心不夠到位。三是對工作太過追求完美,把關過嚴,沒有很好地處理工作與人際關系,影響了工作積極性的調動。由于本人歷來養成了工作嚴謹的個性,在開展工作時,特別是在處理上級安排的工作時,總是要求部下,尤其是班子成員,必須認真及時辦理,不出差錯,不讓別人說閑話;有時在他們不能及時完成交辦工作的時候,還要親自去做,這樣一來,不但使自己多苦了累了許多,還給下屬帶來了壓力感,甚至使個別人產生了本人“管事太細”的誤解,影響了積極性的發揮。在財務管理方面,又因本人性格耿直,加之工作方法欠妥,一味只考慮單位的困難和發展建設,嚴格強調按制度原則辦事和一支筆審批,禁止特權,結果不僅被人誤解為“把權”太死,不會“做人”,還挫傷了部分人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