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述職述廉報告:一路陽光汗水 一路坦坦蕩蕩
三、“綠道走出品質”——堅定走高品質素質教育之路。
教育局提出:“育全面發展新人”,就是向全區教育工作者發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前進號角。實驗小學在這強有力的發展的大背景支持下更堅定了學校堅持走“教育綠道”——高品質素質教育之路的信心,學校近年大膽創新,在素質教育的路上收獲滿滿。
1、強力推進“五要素導學教學法”,提升教學質量。
素質教育需要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支撐。根據xx區教育局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與學方式,構建自主課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有活力的高效課堂,促進教師教學專業技能的提高精神。我校統一老師們的思想,大刀闊斧進行課改實踐,通過課改實踐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校積極圍繞“五要素導學教學法”這一主題強力推進教與學方式轉變。為了切實有效的推進這項活動的開展,我校語、數、英科組分別組織學習研討“五要素道學教學法”的理論,進行各學科的課堂教學實驗課研討,本學期還組織全體教師分別上“五要素導學教學法”過關課,并請鮑當紅、嚴杏、容理誠等省市專家進行指導點評,通過認真而高強度的一系列系統學習、研討、實操,很好地轉變了教學觀念,新的教學理念引導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從而使學校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巨大的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狀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變,全校各項教學指標均呈現整體性攀升,今年全區檢測的五年級三科總平均分列全區大校第一,六年級語文成績列全區前列。
2、大膽推行課程改革,滿足學生全面、個性發展需要。
理想的課程必然是為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服務的,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全面發展、需要個性發展,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達成這樣的課程才能使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全面化結合個性化的課程能達成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育人目的。實驗小學為了滿足學生全面、個性發展需要,大膽推行課程改革。在整合開展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學校積極開展校本課程,學校的藝術類和綜合實踐類校本課程不斷完善,形成“全員參與、課程實施、課外拓展、課題發展”的科學發展體系,已成為全市校本課程的優秀推介項目。
同時實驗小學還創新地開設“社會大課堂”,學校一學期每個班安排一節課,共二十四節課。內容則是根據家長職業特點,興趣特長而定。家長提供課堂主題及講稿,學校進行篩選,再由家長進入課堂為學生上課,進行該特色課程的教學。課程選題非常豐富、有趣,《電影美術》、《做小吃》、《織圍巾》、《青春期教育》、《家庭裝飾小知識》、《交通安全》等等,都是平時學生在課堂上很難接觸到的。我校邀請社會上各類專家和有專長的家長走進學校課堂授課,既拓寬了教育資源,也借社會和家長之力,給學生以更寬泛的知識,讓學生的視野不再局限于校園,從‘小課堂走向大課程’,去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同時也讓社會和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既密切了學校與社會、家庭的聯系,又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同時還讓家長深深地感受到做老師的不容易,更加支持學校、老師的工作!為了保證該項課程長期有效地開展,我校建立了“社會大課堂”客座教師資源庫,將專家和家長的基本資料、課程選題錄入庫中,以便為今后長期開展“社會大課堂”提供資源共享。我校開設“社會大課堂”,是深化家校合作,促進社區參與學校教育的一個全新嘗試;更是拓展陽光課程,發展陽光教育、促進學生陽光全面發展的長效機制。
3、科學推動養成教育體系化,保證德育生動有效。
培養良好習慣是小學德育的主要抓手,養成教育體系化才能保證德育生動有效。實驗小學正科學推動養成教育體系化建設。一是確定養成教育體系化基本要求:“制度保障,管理到位,全員參與,立足課程,擴展社會家庭”。二是建構養成教育體系化的九育德育理念架構:“精細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書香育人、藝術育人、體育育人、生活育人、社會育人、文化育人”,學校的精細育人——講求育人的過程細致嚴格,每一時段有檢查,每天一總結,每周一評比讓育人工作全程保證精細;學校的實踐育人——突出活動和體驗式的教育方式;學校的環境育人——在綠色學校、文明班級的創建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來;學校的藝術育人——依托“人人都學葫蘆絲、剪紙”、“班班都演課本劇”,讓每一個學生在藝術教育和活動中得到藝術熏陶;學校文化育人——表現在學校確立“文化引領辦學”和“以藝術特色文化建設”引領學校向品牌學校方向發展的辦學思路上。學校的生活育人、社會育人——體現在“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德育實踐與創新上,學校的“文明禮儀、法制紀律和環保教育”已經成為了學校的德育品牌,實施了“校長助理、小村長、小廠長、小任人”的創新德育實踐。三是完善養成教育體系化組織實施:包括養成教育課程實施;現代化常規管理組織建設;多元發展性德育評價機制建設。在養成教育體系化建設的推動下,實驗小學的德育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本學期,市德育評估組到校檢查評估,高度評價學校德育工作,贊譽我校德育水平達到全省同類學校先進行列,XX年學校被評為“區德育示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