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局長的述職報告
四、搶抓項目,奠定基矗要確保既封住山,又退耕還林,沒有強大的資金鍛造保證,是不可能的。封山禁伐以來,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我千方百計先后爭取國家投資項目7個,投資總額達6個多億。其中長防林工程252萬元(已完成),世行貸款造林300萬元(已完成),國債造林項目160萬元(已完成),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54萬元(在建),cef項目(全球環境基金資助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項目)100萬美金(開始啟動),生態公益林補助資金試點項目2億元(共20年,XX年開始啟動),國家退耕還林項目4.5億元(共12年,XX年啟動)。這些項目,為全縣的林業改革提供了強大的資金保障,也實實在在為全縣人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XX年,上級給我縣下達的退耕還林任務為7.5萬畝(其中第一批2.9萬畝,第二批4.6萬畝),XX年建設任務為7.5萬畝,均占全市退耕還林任務的50%以上。生態公益林試點項目于XX年在我縣實施,面積133 .05萬畝,占全市試點面積的65%。
五、維護穩定,勇于創新。封山禁伐以來,為了盡量消化林業內部的矛盾,我在全縣行政事業單位中率先開展了一系列內部改革。對木材公司花了近三年時間進行破產,200多人全部一次性買斷,實現了妥善安置;對兼有工業性質的洛浦寺林場成功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極大地激活了企業發展潛力;對幾個林場,大力精簡行管人員,減輕了縣財政經濟壓力,全面推行生產人員多種形式永久性承包,緩解了社會矛盾;對鄉鎮林業站的人員進行了大膽分流,由原164人一下子精簡到60名;對機關內部穩妥地實行了精簡和優化,由原19個股室精簡為11個,由118人精簡到61人。整個系統由原來的1200多人縮減到200多人,經濟包袱由每年700多萬元壓縮到180多萬元,部門經濟產值、利潤和稅金分別增長56.2%、15.4%和82.9%。白云山林場有機茶成為全省基地和名牌產品。全系統依托項目建設發展的種苗產業正在興起。
履行職責接受監督
我縣封山禁伐可以說是縣人大力排眾議、全力支持的一項重大林業改革。
所以,我始終把人大決議及代表的意見、建議和議案作為自己工作中的不竭動力,嚴格執行人大各項決議和認真辦理代表各項意見、建議和方案。1999年,縣人大常委會決定對全縣林業改革進行視察,從東到西,深入5個鄉鎮,我自始至終陪同了9天,虛心誠懇地接受基層代表的批評和建議,對代表們反映的少數林業站執法人員用收費發票代替采伐證亂砍林木行為進行了嚴肅查處,全縣清退了三名林業執法人員,有力地推進了封山禁餞工作。XX年5月,市、縣兩級人大代表視察石門林業建設,我專程從外地趕回來陪同,人困馬乏,在上南鎮途中,險些車翻人亡,自此和市人大高勇主任結下了生死交情。
在辦理人大代表鄧威特《關于解決壺瓶山人畜爭糧和壺瓶山保護工作的議案》中,我自己動手起草匯報材料,親自到漢壽上門征求意見,五次深入壺瓶山調查,三次和時任壺瓶山負責人的陳清泉上北京,在京遭到的冷遇和譏諷令我和陳清泉五尺漢子都傷心,但想到人大代表的殷切希望,我們不折不撓,三年奮戰終得回報。XX年國家林業局正式下達計劃,投資854萬元加強壺瓶山保護,XX年國家林業局又下達100萬美金的投資計劃,加強壺瓶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當初要是沒有鄧代表的議案,沒有侯彪主任的鼓勵,沒有我們高度負責的精神,或許壺瓶山至今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