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環保崗位述職報告(通用3篇)
公司環保崗位述職報告 篇1
尊敬的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按照會議安排,現將20xx年抓環保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位于榮縣西北方,與接壤,距縣城30公里,幅員66平方公里,現轄10個村、2個居民會,人口24524人。越溪河流經我鎮,長約17公里,涉及6個村,小井溝水庫大壩坐落于我鎮紅豆樹村與青桿坪村之間。全鎮共有企業4家,適度規模畜禽養殖戶83戶,場鎮污水處理廠一座。
二、履責履職情況及成效
(一)強化落實帶頭示范。全力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截至目前召開黨委會10次,召開環保工作專題會6次。積極發揮帶頭作用,帶頭開展“秸稈禁燒”、“河長制”、“集中排查”等活動,截至目前共開展加強環境保護隱患排查和治理活動200余次。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每周排查制度,今年以來共排查環保問題13項,制定了整改措施13條,一對一的目標、問題、任務、責任“四項”清單。
(二)強化落實嚴管班子責任。切實履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按照《榮縣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分工方案》要求,成立了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了鎮班子工作職責分工。特別是迎接中省市縣環保督查工作以來,我鎮大力營造環境保護工作氛圍,以會代訓的方式向全鎮黨員干部群眾宣傳環境保護2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懸掛宣傳標語50余副,還通過手機短信、微信、LED等渠道多方式的宣傳了環境保護政策法規。
(三)強化問題排查,整改治理到位。針對今年以來排查出的13項環保問題,我鎮整理歸納為7大項問題進行了整改。一是工業企業,經排查我鎮有三家企業環評手續不完善,自貢中潤陶瓷有限公司、自貢晶冠陶瓷釉料有限公司有環評登記竣工后未申請環保局驗收,榮縣貢陶陶業有限公司未批先建,現已責令其停產,并要求其9月底前依法辦理相關環評手續;二是畜禽養殖,經排查我鎮有14戶適度經營畜禽養殖戶存在問題,按照養殖場均達到“兩分離、三配套、零排放”要求,在7月底完成整改8戶,越溪河流域關停6戶;三是飲用水源保護,我鎮制定了本轄區飲用水源鎮、村兩級巡查制度,安排專人不定時進行巡查,對天宮壩安置點污水設施加強監管,加強污水管網維護,并對化糞池污染物定期農業灌溉消納,加強小井溝飲用水源保護;四是河長制,經排查小井溝庫區和下游河段飄浮物較多,有船只在小井溝庫區非法營運和捕魚作業。我鎮明確了總河長、村級河長、組級河長,河長制辦公室及相關單位、部門職責和獎懲措施,制定了定期巡查制度,到目前為止已對在庫區從事非法營運和捕撈的船只進行了聯合執法,勸止上岸船只5艘,認真開展河道漂浮物的打撈,沿河兩岸垃圾清理清運,安排資金18.5萬元,調集12名基干民兵,對因小井溝水庫放水,沖下來大量的竹木等漂浮物,集中在帥家橋、趙家橋進行了打撈,共打撈漂浮物約120噸,沿河兩岸垃圾、竹葉、樹枝約20噸;五是城鄉污水處理,我鎮污水處理廠于20xx年竣工投入使用,但收集污水管道鋪設不完善,污水收集率較低。禮佳社區地處偏遠,修建時間較早,當時城鎮規劃不夠完善,未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我鎮已組織人員對保華場鎮及禮佳社區進行了實地勘察測算,并向縣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領導小組遞交請示報告,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對我鎮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整治。計劃新增管網3320米,新增污水集中池7個,入戶管道15900米。待上級批復后,我鎮將立即組織實施新增管網、污水集中池、入戶管道等項目;六是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經排查我鎮禮佳社區垃圾填埋場填埋不規范,現已責令禮佳社區及周邊村民停止向禮佳垃圾填埋場傾倒垃圾,且鎮政府已組織車輛將禮佳社區垃圾轉運至縣黃荊溝垃圾填埋場,并對垃圾場進行封場處理,目已前整改完成;七是文化石非法開采,我鎮青桿坪村文化石非法開采是老大難問題,在6月底鎮政府以組織力量徹底制止了非法開采,并在7月中旬組織了大型機械進場進行復耕,由于開采面廣預計將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環保意識不高。一是鄉鎮對環境工作重視程度不高,“重經濟、輕環保”的觀念依然存在;二是企業經營者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不強,為了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對企業環評工作主動性不夠;三是群眾環境意識淡薄,特別是在農村,農民愛護環境并主動參與環保的積極性不夠,亂倒生活垃圾現象嚴重,特別是對于農業面源污染群眾根本沒有該意識。
(二)基礎設施條件落后,環保經費得不到保障。污水處理設施投入不夠導致污水處理廠收集不完善,撤鄉合鎮后原鄉建制社區還沒有投入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及轉運機制不完善,導致很多村民組內部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時清運。如聘請村民定期將生活垃圾運到主干道,那村級環保工作經費又得不到保障,給村集體經濟帶來壓力。
(三)執法瓶頸制約。鄉鎮環保部門由于人、財、物的制約,執法一定程度上受到約促,行政處罰往往落不到實處,如我鎮環保工作崗位無專業人員;另外,環境保護需要各級各部門、全社會共同努力的工作,然而,在對違法企業的整頓、非法企業的打擊過程中,由于部門聯動、部門配合不夠,致使執法行動收不到應有的效果。
四、下步思路及打算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繼續切實履行“一崗雙責、黨政同責”,不斷建立健全河長制、秸稈禁燒機制、畜禽養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機制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機制等,切實做到環境保護工作領導有力,機制建權,工作落實。
(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一是加大環境保護知識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比重,從娃娃抓起;二是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等重大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并充分發揮和利用新聞媒體、微信公眾平臺等手段加強宣傳和輿論監督作用,擴大宣傳面,力爭做到宣教形式多樣、社會各階層易于接受,為環保工作奠定廣泛、扎實的群眾基礎。
(三)提高環保準入門檻。一是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切實落實建設項目環保第一審批權,從源頭上防止新污染源的產生。二是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即新、改、擴建項目的防治環境污染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三是認真開展建設項目專項檢查。對未批先建、不經審批擅自開工、沒有批準就投產、未履行“三同時”規定的項目依法嚴肅查處。
公司環保崗位述職報告 篇2
一、領導重視、保障有力
為確保順利完成20xx年環保工作,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的各項具體任務,鎮于年初成立了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與城鎮1個居委會、17個村簽訂了《鎮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將責任層層落實到了每個居委會和村,緊緊圍繞與政府簽訂的環保保護目標責任書開展工作,并結合鎮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環保工作方案,充分履行村(居委會)投入到環境保護工作中,通過對城鎮環境衛生的“監、管、控、查”使鎮環境衛生有了好轉,環境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注重調動各種力量,走家串戶宣傳愛國衛生和環境保護知識,使環境衛生治理和保護工作得到了廣大居民的認可和支持。
二、強化環保、提升知名度
每天均有車輛進行拖運垃圾,將人為對環境的破壞降到了最低點。為全面推進我鎮農村改廁工作進程,切實加強農村改廁的領導,預防和減少各類傳染病的爆發流行,根據縣環保局和愛衛辦的統一安排。在全鎮范圍內全面推行改水改廁工程。并制定出臺了配套措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改水改廁任務。
三、密切配合、加強管理
為改善我鎮環境質量、環境衛生和煙塵污染狀況,我鎮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大對兩個冶煉廠的監管力度。為強化對城鎮區環境衛生的治理力度,充分調動各種力量,在全鎮范圍內推行了垃圾袋裝化管理,使以往的衛生死角有了極大程度的改善,也方便了廣大居民的生活和出行。
四、強化宣傳、改善環境
各村(居)以橫幅、板報、電視、媒體等形式向廣大居民進行環境保護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提高環境保護意識,今年共懸掛橫幅10條,出板報8塊,發放“門前五包”責任書3000份,告農戶一封信3000份。
五、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
主要抓好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項目、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項目、歷史遺留的農村工礦污染治理項目。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六、打非工作徹底
今年從3月份在全縣范違內開展冶煉行業集中清理整治專項行動以來,4月份配合縣執法大隊切底鏟除了搖床,組織環保工作人員開展晚上巡邏,一年來共打擊非法冶煉行為20余起,有效防止了全鎮非法冶煉戶的反彈。
在今后的環保工作中,鎮將進一步加大環境保工作的力度,為確保我鎮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公司環保崗位述職報告 篇3
近年來,縣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進程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環保措施,把環境保護工作作為穩增長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把環境信訪調處工作作為解民憂、排民難、得民心的一項政治任務,注重從信訪中發現有傾向性和苗頭性的環境問題。
建立健全了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由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定期聽取信訪工作匯報,檢查信訪工作情況,對重要的信訪案件親自調度處理,狠抓工作落實,做到有信必督、有訪必督,使群眾來信來訪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結合實際,建立了信訪崗位責任追究制,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解決機制,完善群眾信訪調處流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加強環境監管,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
堅持實行專項治理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狠抓污染治理設施和減排工程的有效運行,對違法排污和治理設施建成而不運行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組織開展了專項檢查和監察行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對擅自停用污染治理設施、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要公開曝光,依法查處。
三是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大力吸引社會資金支持污染減排重點項目建設。
結合實際,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工業污染治理等重點減排工程給予適當補貼。強化工程減排,確保木里鎮、江鎮鎮垃圾填埋場和新源鎮污水處理廠等重點減排工程年內順利開工建設。
四是嚴格環境準入,從嚴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
新建項目按照最嚴格的環保要求建設治污設施。把總量指標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作為審查規劃環評的必要前提,作為環保驗收基本要求,對污染治理設施不能與主體工程同時投運的新建項目,一律不得投入試生產。
五是精心組織編撰了《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實施方案》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質量考核報告》。
積極申請中央、省級專項資金,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改善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六是加強環境政策、法規和環境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引導廣大農牧民參與環境保護。
加快保護公眾參與制度建設,完善公眾參與環境監督和環境決策機制,積極探索公眾參與模式,多渠道、多形式搭建公眾參與平臺。加強輿論引導,宣傳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方針政策,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