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后校長述職述廉工作報告
我們現有教職員工580多人,多數來自原宜春中學、宜春一中這兩所省級重點中學,也包括因規模擴大而引進的一些其它地市的教師。因此,學校內部出現教育觀念、價值觀念多元化是客觀的、必然的。近兩年,我們一直都在通過各種途徑努力統一教工的價值追求,反復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加強校區之間、學科之間教師的溝通與交流,以盡快使廣大教師的教育思想統一到學校整體發展的指導思想上來,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形成學校發展的巨大合力。
為了促進教師隊伍素質的進一步提高,我們通過加強行政聽課、隨機聽課等形式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過程進行監督,通過開展學生問卷、座談,收集家長意見等方式及時跟蹤學校師德師風現狀,通過演講、評測等方式展示教師良好的面貌,促進教師依法執教,嚴守職業道德規范。在教師專業成長上,我們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為教師接受新的理念,接觸新的教育手段,提高業務水平創造條件。我們還通過強化教研組、備課組的培訓功能,強化教師的教研意識,強化教師教研能力的培養,完善教師的考核評估機制,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特別是通過堅持“老帶新”和落實“十個一”工程,給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很多幫助,不少青年教師已逐漸成長為學校的教學骨干。
四、狠抓質量,大力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沒有質量就沒有品牌,宜春中學的名校建設就會落空,這是我們大家都深知的道理。一直以來,我們都把深入教改,提高質量作為中心工作,強化目標管理責任機制,強化教師的質量意識,強化教學基層單位建設,成功地實現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為了不斷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我們始終把“學生是否滿意、家長是否滿意、社會是否滿意”作為衡量自己教學管理、教學水平的標準。一個學年來,我們不斷夯實教學常規管理,完善教學常規執行情況的督導與檢查,把課堂作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鼓勵教師在完成常規的基礎上努力創新,構建自己富有個性魅力、富有特色的高效的課堂教學。高中新課程改革在全省鋪開后,我們緊緊抓住這個契機,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挖掘校本教育資源,全面開設校本課程,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認真開展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充分體現了樣本校應有的風采。為給教學提供不竭動力,我們十分重視教學研究工作,堅持“以教帶研,以研促教”的指導思想,全面推進學科研究,課題研究,課改研究,命題研究。上一學年我們有48個省級課題立項,100多篇文章在市以上評比中獲獎。為了使各項教學改革措施能有效地落到實處,我們高度重視教學基層單位的管理,全面推進學科組、備課組建設,使其成為“校本教研基地,教師專業成長基地,提高教學質量基地”。尖子生培養是教學中重點也是難點,這兩年我們都加大了尖子生培養力度,對素質突出的學生做到早發現,早培養,早跟蹤,集中優勢資源,跟蹤輔導,全面培養,使一批批尖子生脫穎而出,也使我們宜春中學最終走出了沒有清華、北大的困惑。
五、以人為本,努力構建校園和諧文化
構建和諧校園文化我們名校建設的重要任務,和諧的文化能夠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優越的硬環境和軟環境,能夠使學校充滿生機與活力,是一所名校必須具備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