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師個人述職報告范文(精選3篇)
一年級教師個人述職報告范文 篇1
本學年,以學校實際出發,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爭取較高優秀率。下頭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里,我采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堅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教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經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并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資料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趣味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三、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趣味,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年級里、科組里的教師經常交流,并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我能讓學生學得簡便、學得扎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一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并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經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的心愿。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異常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教師,我更注重自我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學光盤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異常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堅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所以,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雖然本次期末考試學生成績較好,可是班上兩三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這還需要在下學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幫忙。
2、家長配合不夠。說明我一家長的溝通還不夠,這將是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之一。
一年級教師個人述職報告范文 篇2
一、心系瑤山,扎根瑤山教育。
一直以來,我都知道瑤山偏僻、落后,是我們害怕去的地方,我被分配在這里,開始也是迷茫、害怕的,但瑤山百姓的純樸,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讓我覺得這里更需要老師播灑陽光,在這里教了十幾年書了,一撥又一撥的老師調往縣城和嶺西,但我依然堅持著,因為我知道在哪教書都一樣,都是傳播文明、播灑希望,不如讓自己這點小小的光茫就照在瑤山的土地上,十幾年來,無論是把我分在村小還是調往完小,我都無怨無悔地揮灑著自己的汗水,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扎根瑤山,永不言棄。
二、傾收教育,為人師表。
多年來,我深沉認識到“教書育人”、“文明載道”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我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無論是什么情況,我都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書為己任,從不輕易請假、缺課、曠課,十幾年來,父母親的生日,我從來沒有回去陪過一次,就拿今年10月份父親60大壽,我都抽不出時間去陪他,因為學生沒回我不放心。在生活中熱愛關心他們,由于學生離校最近的有十幾里山路、遠的有三十幾里路,所以我們班只有一個通學生,其他的學生全部寄宿。對于這些遠離家庭,年紀又小的孩子,我們只有在生活中多關心他們,讓他們有家的感覺,他們才能安心學習。同時我對這些學生的教育基本上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與同事相處時,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個人服從集體,在學生和同事中具有一定的人緣和威信。
三、認真施教,狠抓教學質量,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首先,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為孩子們打好基礎,是我的責任。而這個基礎就是靠嚴格要求自己,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達到的。備課時,我都先把課文讀熟,參考資料,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才備課。上課時,盡量照顧潛能生,課后多輔導潛能生。教學時,能隨時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和狀態,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所任教的各科無論在協作片還是縣里抽卷中都能名列前茅。
其次,本人樂于學習,無論是自身的業務學習,還是自己的文化提升,本人都樂于參加,平時沒事就上網看看別人的教學實錄,看看別人寫的教學論文等等,因為學校缺英語專業教師,本人還邊學英語邊教英語。教育局要求老師參加各種培訓,我是積極參加了“國家中西部班主任”培訓,只有這樣不斷的學習,我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
最后,除了完成教學工作以外,我還盡心地完成學位安排的其他工作,如少先隊工作、工會工作等,這些工作也都比較繁瑣,也讓人操心,但為了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我是盡力去做,讓領導滿意,也讓老師學生滿意。
四、有苦有樂,有失有得。
人人都說教書苦、煩、累,這是實話,但世上也沒有什么工作是不累的,只要你抱一顆真心來對待,相信別人也是看得到的,認可你的。
為了扎根瑤山,我在這里結婚生子(丈夫是本地人),為了瑤山的教育,我從未想過調離,我雖然32歲,但我都教了13年書了,可以說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在了瑤山的三尺講臺上,我是自豪的。這十幾年來,一撥又一撥的學子在我的教育下走向更高的起點,開啟更好的人生。
一年級教師個人述職報告范文 篇3
這個學期我擔任一年級5班的數學教學工作,轉瞬間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反觀這個學期我走過的路,有許多的收獲,也有不少的遺憾,F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出總結。
一、備教材。
首先通讀教材,要做到“瞻前顧后”,一方面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以舊知識為切口,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新知。如冀教版下學期第四章的《認識圖形》和上學期的第三章《認識物體》同屬于空間與圖形的知識體系,為了讓學生將認識具體簡單的幾何體到認識抽象的平面圖形的過程更自然順暢,我找出上學期教學時幾何體教具和學生自制的學具,進行新舊知識對比教學。實際課堂反應很好,學生表現的很興奮,一下子找出了自己上學期制成的幾何體,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我心里暗喜,趕緊抓住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充分利用學生自己的小手工作品,動手、動腦,體會“面在體上”。這部分知識我在課前和教過一年級的教師們探討過,大家一致反應這部分由抽象到具體,學生學起來有些吃力,而我這節課下來知識傳授比較流暢,基本上將知識讓學生當堂理解,當堂鞏固運用,不用加班加點,增加學生的負擔。
二、備教法。
所謂教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方法得當,運用靈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感和求知的欲望,現在電視網絡等多媒體普及率非常高,時代感很強,要想讓學生配合你的教學,就要與童心牽手,用兒童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所以我在教學中會根據教學需求創設童話、游戲、故事、動畫等等,喚起學生心靈深處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講授《0的加減法》時,我講述了一個小貓釣魚的故事引入加減法的新知,又通過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八戒吃西瓜的故事鞏固新知,讓學生在童話故事中發現數學知識。在講順序時,我將家里用水晶珠子串的五個福娃的模型拿到課堂,讓學生輪流擺放順序,并說出誰在誰的什么方向,起初我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而班內有個孩子將福娃摞起來,并說出了上下的相對性,看來只要精心備課,孩子們總會有驚喜回報你的用心。
三、備學生。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從學生生活經驗中舉出例子,有助于他們將所學習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將知識內化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例如在講《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教材中設計的是超市購物的情境,由于我所在的學校是農村,學生可能對超市比較陌生,而對自己村子里面的小賣部更熟悉,所以我以課本為藍本進行加工,設計出更符合自己學生生活環境的情境,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