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述職報告
這一年,我不但獲得了區語文,思品的獎項,而且把班上一大票原本喜歡數學的學生變為語文課的擁躉。
第四年: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經歷了第三年激情歲月,第四年的我卻陷入迷惘。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漸漸地失去了創意,盡管我仍在努力,甚至我不知道該如何教,是該給學生以人文關懷,美的享受還是僅是知識的填充?如果把二者整合起來,這個尺度的把握又該怎樣?在學生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組織教學,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心?如何才能在兼顧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情況下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深深困惑包圍著我,在參加xx區第八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時,我在思索這些問題;在聆聽全國特級教師示范課時,我在思索這些問題;在每一節課的反思中我在思索這些問題……
最后,在各種教學理念中搖擺不定的我放棄了全校最好的班,申請參加新課標的學習。一切從頭開始,把自己當作新人。我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嘗試用新課標的理念去回答自己的困惑。
第五年: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我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我把語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語文課的工具性特點決定了這一門學科靠死記硬背是學不好的,它體現的并不是你明白了多少語文知識,而是一種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著重體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這種能力的提高,單單靠語文課堂教學又是不夠的。而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有決定了他們需要寓教于樂的教學,在此種理念下,我不斷地探索、嘗試新的教法、新的課型。在一個學期中,我不間斷地開設了諸如“識字大王”、“朗讀競賽”、“背書比賽”、“找錯別字比賽”、“iq游戲比賽”、“寫字比賽”、“講故事比賽”、“講笑話比賽”等等。這些生動有趣的課型的開展,不僅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更是激起了同學們對于語文這一門課程的熱愛,使他們對于語文這一門學科“愛學”、“樂學”,同時,他們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也在一種輕松活潑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提高。實踐證明,學生們很喜歡上這樣的課,同時,結合學校生本班的經驗作為科組長的我把活動擴大到學校語文科的活動中去。在這年,學校語文科的讀書活動獲得xx區的優秀獎。
五年的辛勞與付出,五年的收獲和進步,我知道自己離“游刃有余”的目標還很遠很遠,但我一直在努力,我堅信自己會一步一步走近自己心中的“圣境”!奥仿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